中国的科技公司们如何影响世界?
昨天,《财富》(中文版)首次发布了《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或许能在这份榜单里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从企业性质而言,中国民营公司的创新更富有活力与动力。上榜的50家公司里,有43家为民营企业。
诸如京东集团,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2023年收入为1532亿美元。早在2017年京东就宣布全面向技术公司转型,当时京东提出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商品等关键技术方向至今依旧是当下的创新主题。迄今京东已经投入13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让京东的供应链效率保持全球领先,今年二季度京东的存货周转天数继续保持低于30天。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依旧是中国的底色。
榜单中,分布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是“高端制造”领域,共有16家公司上榜。
比亚迪正是其中的代表公司。比亚迪的发展内核来自其创始人王传福的工程师基因,在2023年的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惊人的302万辆销量领跑,其研发投入也高达399亿元。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继续以超过160万辆的销量展现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在赛道分布上,排名第二的来自于“新能源及新材料”,共有10家公司上榜。在光伏等绿色新能源产业中,中国公司的力量不容忽视。有统计称,自2014年以来,中国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累计打破世界纪录四十余次,技术创新提高了全球光伏产品的转换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光伏行业在快速发展,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压力,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同时,光伏行业也面临着ESG发展的严格要求。
在电信赛道中,最重要的公司是华为。这家年收入超过7000亿元的公司在芯片、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均有布局。
也正是由于华为的科技创新,遭遇了美国的封锁:由于缺乏芯片,华为被迫出售旗下的主要智能手机品牌;富裕国家把华为排除在5G合同之外。《经济学人》指出,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打压已演变为全面战争,华为虽然在美国猛烈的攻击下受到重创,但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再次蓬勃发展。简单来说,华为想依靠国内供应链和自身对技术的研发来突破美国对它的制裁。
人工智能赛道是今年中国科技公司的亮点。月之暗面是中国科技公司中的新星,作为一家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它的核心产品是Kimi智能助手。今年3月,其公司宣布在大模型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Kimi智能助手已支持200万字超长无损上下文输入与输出。相比于百度、阿里巴巴等传统公司而言,月之暗面拥有更强的灵活性与更专注的创新能力。
在一些过去中国从未涉及的领域,这次榜单中亦有体现。时空道宇、东方空间两家公司分别代表了中国公司对太空探索的渴望。
时空道宇CEO王洋不久前就对媒体表示:全球94%的地方仍然没有网络信号,时空道宇正在往600公里的低空轨道发射72颗卫星,部署完成后,在全球除了南北极两点的任意位置,都可以提供卫星网络信号的覆盖。而东方空间作为卫星的运输者,其首型火箭“引力一号”于今年1月首飞成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5吨,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
尽管如此,从现实而言,中国科技公司依旧走在追赶全球科技公司的道路之上。在芯片、人工智能、航空技术等诸多领域,中国公司仍然是跟随者的角色。更多来自底层的技术与原始创新或许正是下一阶段中国科技公司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