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版)从2011年开始推出“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旨在挖掘中国年轻一代的杰出创新者、价值缔造者和变革者,被业界称为“商业巨星摇篮”。自榜单推出伊始,“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已经将目光聚焦在年轻一代的中国商业领袖,十余年来,已有300多位商业领袖,成为了40 Under 40中的一份子。
7月29日,《财富》(中文版)在上海主办了“新时代领导力:创新. 重塑. 赋能”为主题的“40U40创想会”, 与上榜的商界精英共聚,开展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
以下为本次论坛部分精彩观点:
在《财富》 亚洲执行主编钱科雷主持的“小数据、大角色”环节中,谈到小公司如何和拥有海量数据的大公司竞争时 ,Landing.AI 创始人兼CEO吴恩达表示大数据的重要性有一点过度被估计了,数据的价值其实是非常多功能性的,一些新的公司可能更看重的是数据的量而不是数据的质。
谈及AI与数据时,吴恩达表示,目前他看到的一个有趣转变是以数据为中心的AI。过去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有许多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这也得益于过去几年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发展,但是缺少的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快速地获得足够好的数据以及在神经网络中输入恒定数据。
在“驾驭数字转型”环节中,谈及“摩尔定律已经在机器人行业里实现”时,梅卡曼德机器创始人兼CEO邵天兰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中国制造业每年要流失四五百万人,几年下来大概有三千多万人从制造业里面离开,去了外卖、滴滴这样的服务业。机器人替代人,至少每三年翻一倍,以前大家觉得黑科技的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现在几万元就可以买到,当机器人成本相当于人工两三年的工资时,很多行业的机器换人已经到了临界点。”
谈及“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时,行云集团创始人王维称,中国的标准化做的非常好,正在向海外输出经验。“产业互联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化:动作必须是标准的,是可被定义的。我们在帮助中国的品牌进入到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时,看到当地的很多设施是不标准的,导致商品流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把中国的经验输出,去帮助标准化欠缺的国家和地区,做标准化的事。”
在回答“投资一家公司,是优先考虑回报周期还是技术壁垒”这一问题时,创世伙伴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炜称,“赚钱能力和技术壁垒都要考虑。最理想的公司一定是技术壁垒非常高,可能商业化很远,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在中国这种公司目前还非常非常罕见。中国目前的技术领先型公司,基本上领先于对手就只有六个月左右,要产生一个大范围的领先是不太容易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美国不一样,中国企业的发展是用快速迭代的方式来发展,硅谷是一个技术95%以上完善了才出产品。但我们可以在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用人力和技术结合的方式,先把它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机器人和AI技术上面,可以在实际的运用场景下去训练它,最后就可以堆积它的经验的领先性,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回答“投资人怎么看数字化”这一问题时,他还称理工男靠技术帮大家赚钱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在2015年之前,投资机构投的都是模式类、模仿类的公司,最终这些公司并不是靠技术领先成功,而是靠规模效应成功。这几年我们终于看到机会,看到很多理工男终于靠技术帮大家赚钱了,这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
在“20 IN 20 演说分享会”这个环节,在讨论初创企业需要多长时间在细分领域取得领导地位,并能进一步将优势进行扩张时,卓镭激光创始人兼CEO王涛表示,激光技术的理论诞生已久,但是1960年工程上才造出来第一台激光器,在技术方面中国相对落后于欧美,而非站在同一起跑线。这样的产业,不敢肯定确切的获得优势的时间。“只能说,在我们的细分领域里,尽可能快地缩小与国际一线品牌、欧美企业之间的差距,这个就是当前我所做的企业,和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主旋律,其中在个别的细分小领域里,可能会冒点头。”
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逸凌在谈及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时表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增长,患有可能致死致残的关节疾病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长,骨科一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医疗健康领域,关节也是骨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术前彩排”(在术前用计算机的方式把手术先做一遍)在中国对于医生来说是刚需,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对临床有刚需,对患者有价值,自然就会被接受,并投入使用。
“做人工智能,我们与美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实是同步开始的,大概都是从2015年、2016年开始做起来的。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各种各样的复杂病例、复杂的数据,一些病例在美国是见不着的。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就能解决美国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骨科应用中,我们就很有机会弯道超车。” 张逸凌说。
在“人工智能的下一步”环节中,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两波红利,一是技术能够在“人的准确率”领域超过工业红线;二是通用模型能够触类旁通,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投建算力大装置,人工智能将经历范式的转换,通过实验来对未知的科学进行边界探索。
在谈到近期受关注的“元宇宙”话题时,徐立表示,话题火爆的原因,是“元宇宙”更接近于真实世界。人工智能扮演了连接真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两者的转换可以通过算力来完成。
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徐立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核心原则,演绎伦理及机器探索的边界,这些原则包括以人为本、技术可控、可持续等。人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工智能的伦理观,目标是推动社会的发展。不过,人工智能如果能够带来普世、普惠、公平,一定要大幅度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新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环节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张帏表示,从创业研究的原点来说,兴趣是一个原点,更重要的原点是初心,这也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点。一些企业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价值,在这过程中就是在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些年轻人想做社会型企业,但过分强调社会,缺乏商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就很难可持续地发展。
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表示,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传统的农药和化肥喷洒方式要浪费60%,目前国内化肥和农药市场规模大约1万亿,这意味着要浪费大约六千亿元。浪费主要来自于均匀喷洒,而作为一家机器人+AI的公司,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可以监测不同地块的差异来有区别地喷洒,从而减少浪费。同时,如果一台机器可以取代10个人的劳动力,就是另外一个社会责任,因为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缺失的问题。
“一部分重复劳动被取代是不可逆的趋势,农业也不例外。其实未来的农业不是要考虑机器会不会取代人力的问题,而是应该取代得更快一点,否则没人种地了。未来劳动力回流农村,也不是回来种地,而是来看护这些设备以及人机交互,确保这些设备长期服役。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农村会发生一场机器人的革命,AI和机器的结合会让机器更聪明,而人与机器的结合会让社会更和谐。”彭斌指出,企业越往后走,社会责任心就应该越强,否则就会受到阻力。因为不管什么商业模式,最好的模式都是提升了社会效益的某一个部分,企业从中拿走了百分之一或者五甚至十,有九十都是分享给了这个社会,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像顺水行舟一样,会跟着这个社会大的红利成长。
在“医疗新世界”环节中,在回答“与医疗有关的创新,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春雨医生首席执行官王羽潇说,医疗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围绕着生命问题来解决,但是它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不止是病症和身体的痛苦,医疗的未来,希望能够解决的痛点包括精神和身体两部分。有一句特别有趣、也很有名的话——医疗,偶尔治愈,总在安慰。医疗的创新,在于对人的身心双方面的关怀过程中起到的巨大的力量,用科技、医学和专业对生命和死亡的一种对抗。
在谈及“创新过程中的试错成本”时,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每天做的99%可能都是错的。但是这不重要,方向是最重要的,如果整个公司奔跑在一个错误的方向,就不是试错了。试错是寻找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最优的路线往正确的方向走。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走,路是对的,就没有错。
在谈及“医疗创新的内核”时,强生医疗心血管及专业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曦称,在医学的环境中间,真正的创新内核,还是科技本身,对于疾病的真实原因的了解。科学的无穷尽的追寻应该是往根里看的,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每两到三年,任何一个疾病的治疗,都会有下一代创新的技术被研发出来。“强生虽然已经135年了,我们认为自己还很年轻,要想探寻到健康的终极的真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小水滴、大风浪”这一环节,水滴保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沈鹏表示,创业公司最大的风险是能力建设相关的,就是拥抱变化的能力。其实这个社会的变化还是非常快的,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能够可持续发展,唯有不变的就是变化,它真正的商业本质是在持续的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么如何能够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得到用户的认可,那其实也是需要不停去洞察和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变化,以及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各种七七八八的变化。
数据安全方面,他表示第一重视的还是要合法合规,水滴公司运用这些数据都是要经过用户以及相关方的授权。“在这个前提下,数据是我们核心竞争力,因为我们的模式就决定了我们会产生大量与保险、医疗、医药相关的数据,不论是我们的水滴保险业务还是说水滴筹相关的业务。在严格的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在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我们合理地利用这个数据,来赋能于保险公司或者赋能于药企。”
在“监管风暴来临”环节,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蔺东升表示,中国的互联网监管趋势既可以说趋于严格,也可以说趋于正常。他认为,面对监管环境和气氛的变化,公共属性(例如能源、电力)比较强的企业的创业,因为涉及到基础设施比较多,需要提早进行考量;至于其他企业,建议在B轮融资时聘请专业的律师来进行个人信息保护或网络安全的评估。一旦有事件发生,可以帮助减轻责任。
蔺东升表示,企业需要提高警惕性,不要低估监管部门的决心和勇气。在创业初期或在业务开拓过程中,赛道要和国策结合起来,尽量不要去触碰一些国家不太鼓励的、甚至是可能需要整顿的一些行业。在回答关于数据权归属的问题时,他表示首先要确定数据是谁的,这个应该比较清晰,可以被划分。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博士表示,应该用更加理性的眼光、放在大背景中来看待当前的监管: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一向是“先发展、去追赶、再治理”,“大河有水小河满”的生态才是合理的。在世界上,中国这一点并不特殊,纳入监管是对数据安全的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应该要有一些规矩,不断有一些法规出台去规制,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欧美国家也同样经历过这些过程。如果做好了管制,即便暂时不知道使用方式,但不会让数据落入非法渠道。此外,国家现在也鼓励创新,监管是为了把赛道弄得更加平坦。松鼠Ai合伙人梁静表示,数据安全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既必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也要在发展人工智能时合理合规的利用去除个人隐私后的行为数据用于训练数据和让机器学习。
她认为,现有的监管力度是合理的,是行业发展必要的阶段。国家的双减政策为松鼠Ai提供了智能教育2B平台及公立学校合作的机会,也有利于教育行业的良性循环。未来不会是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而是科技及互联网驱动的教育模式。数据监管跟基于数据的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自身要做这样的规范,然后按照监控的架构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但是也强烈呼吁,数据在去除个人信息之后,应该被有效的再挖掘、分析、研究,让机器学习,这样才能助力整个行业和企业的创新。
松鼠Ai合伙人梁静表示,数据安全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既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也要在发展人工智能时合理利用个人行为数据。
她认为,现有的监管力度是合理的。国家的双减政策为松鼠提供了和2B平台合作的机会,也有利于教育行业的良性循环。未来不会是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而是科技及互联网驱动的教育模式。数据监管跟基于数据的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自身要做这样的规范,然后按照监控的架构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但是也强烈呼吁,数据在去除个人信息之后,应该被有效的再挖掘、分析、研究,让机器学习,这样才能助力整个行业和企业的创新。
在讨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有没有可能给社会的公平普善带来更大的改善?”这一问题时,科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思科技促进基金会理事长董洁林表示,“公平”是人的概念,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他是辅助人去实现一种理想的。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它会链接很多人,它会提升效率。链接和效率可以让公司做到很大规模,但是,同时也让企业家有很广泛的空间去收割“韭菜”。这样以来,这个贫富差距自然就会加大了。
另外,她表示,贫富差距不能仅仅看拥有多少钱,其实最主要是,花掉的钱才是真正属于这个人的。钱可能会变成税收,可能会变成遗产税被收掉,它也有可能以很多种方式转化成社会财富。
她说:“所以从财富消耗的角度来说,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人类财富增长非常剧烈的几百年,人类共同进步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马云也好,巴菲特也好,他们一顿只能吃一块牛排,一个晚上只能睡一张床,他们的财富最后还是会变成社会的财富。所以我想不能太悲观。”
“我们现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数字信息,特别是刚才我们说到的娱乐通信,这是不是一片干涸的海(‘干枯的海’概念出自刘慈欣的《黑暗森林》),干涸是不是因为我们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内卷的原因?如果是的话,下一片海在哪里?”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创世伙伴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炜,作为一名科幻迷,他表示认同。他这样回答:
“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为什么叫《黑暗森林》,因为太内卷了,没有新的世界让你扩张了。我觉得过去二十年,无论创业和投资,有十七八年的主题都是链接,用各种方法去链接,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各种IoT设备,链接了以后提升效率提升沟通。”
“确实这几年会看到链接带来的提升,使边际效应下降得非常快,很多领域链接已经不起作用了。比如说互联网医疗领域,从开始被投资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但是现在我认为,今天所有的医疗互联网公司没有哪一家起到了解决问题的作用,它只是加了连接而已。所以我觉得至少投资圈如今在这个上面是有共识的,大家都开始投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面。”
“投资界最近一年多已经有大量的人,开始投入一些真的基础技术,这些技术是可以改变所谓的基础平台硬件环境的,下一步可以改变很多上述这些问题。”(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