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黑石集团终止对公司的收购要约。这意味着潘石屹本次对SOHO中国的出售与2020年的那次一样,以“失败”收场。
三个月前,黑石集团与SOHO 中国之间的出售价格为236亿港元的交易浮出水面,尽管这一价格与2020年中的那次黑石对SOHO中国的私有化交易相比已经大幅缩水,但其引起的舆论动荡却丝毫未见缓和。外界的质疑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腔调,焦点仍旧是“潘石屹要跑掉了”。
从2014年开始出售资产,2019年开始出售核心资产,2020年与黑石集团进行私有化谈判,到这次的要约收购,潘石屹一直被如此审视着,很明显这些审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基于市场原则,但是足以导致潘石屹出售计划的受阻、中断,以及破产。这就让SOHO中国从2019年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出售计划,从一开始就基本确定前途未卜和命运多舛,潘石屹能做到的也就是心存侥幸地放手一搏。
潘石屹当然希望出现奇迹,但奇迹并未对他青眼相加。在9月10日的公告中,SOHO中国将本次交易失败的原因,隐晦地描述为“目前满足先决条件的进展不足,各方一直认为无法在最后截止日当天或之前满足先决条件。”一个月之前,即8月6日,SOHO中国宣布公司于8月3日收到市场监管总局签发的通知,正式立案审查其与黑石集团的236亿港元的交易。
9月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透露,要约方已提供进一步文件及材料,以回应监管机构关于补充额外信息的要求,而要约方已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审查工作仍在进行。
显然,这一审查过程不如潘石屹和黑石集团期待的那样顺利,至少不如他期待的那样迅速,于是有了9月10日的风云丕变,双方宣布终止收购要约。
SOHO中国与黑石集团的交易必须通过中国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这是必须迈过的门槛。不幸的是,它们正是在这个地方“跌倒”了。
潘石屹张欣夫妇曾经是中国的明星企业家,潘石屹还曾经是微博上拥有千万以上关注者的“大V”用户。他在那里发布自己的经营理念,人生感悟和摄影作品,并通过与其他用户互动成为许多话题的创造者,并因此获得更多关注。
人们相信,潘石屹已经日渐成为他所创建的SOHO中国的吉祥物式的人物,而他笑容可掬的妻子,才是这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实际掌控者。尽管潘石屹至今仍然保持着他的出生地甘肃省的口音特征,但张欣在美留学和生活经历,让夫妇二人与美国的许多政商界人士关系良好。
根据公开报道的统计,2014年到2020年,SOHO中国总共卖出超过300亿人民币的资产,潘张夫妇向哈佛大学捐赠相当于1亿人民币的款项,并投资美国房地产,这些都在当时就引起中国国内舆论的讨论和批评。
潘石屹不停地为自己辩护,但并未获得“网民”认可。与之相应地,在SOHO中国遇到的历次舆论危机中,大多收获的是抨击和冷嘲热讽。
令人唏嘘的同时,或许还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论,以潘石屹和他的朋友们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房地产商人,已经到了退场时刻。他们曾经享受到的时代红利,令他们羽翼丰满;而他们为时代进步作出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最初野蛮生长,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中不断规范,最终也不得不接受“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历史必然。
在“万通六君子”中,潘石屹几乎是在地产行业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他最初的那些“闯海南”的伙伴,有的早已经转战创投领域,有的早就成为只谈人生的商业思想家,有的甚至在体育行业开辟了新天地。相较于潘石屹,他们至少看上去,更快乐。
地产行业不快乐的并不只有潘石屹。
本周,富力地产在债券市场面临巨大压力,股价自6月15日以来连续下行。9月10日收盘报收于5.93港元/股,总市值为223亿港元,较6月14日收盘跌去近40%。恒大集团则在几周前开始因流动性压力大增,陷入舆论旋涡。许家印不得不亲自上阵,展开自救。河南省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建业,甚至向政府发出公开“求救信”,以图通过获得政府帮助,度过难关。
从目前情形来看,它们发生即时垮塌式经营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和监管环境,对它们来说,更多和更大的“不快乐”还在后面。(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