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葛鲁夫的水晶球
 作者:    时间: 2000年11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二十五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忘掉消费者宽带吧。想了解未来的发展情况,请看看正在印第安纳大学发生的事。

    我们一直希望安迪•葛鲁夫(Andy Grove)到城里来。这一次他花了几分钟时间谈了谈英特尔公司,然后,在记者提出一个问题后,他开始谈起整个高科技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说,从大局出发考虑行业的前景,没有人能比得上英特尔公司这位63岁的董事长。在最近的一个早晨,皮肤黝黑的葛鲁夫穿着一件白衬衫,系着一条蓝灰色领带,戴着一只廉价数字手表,思索着那些将把我们带入未来的装置。他认为对消费者来说宽带是白日梦。他也谈到为什么Napster计划可能使英特尔每年要消费8,000万美元。

    你认为无线设备或非PC装置将是进入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吗?

    由分组交换处理的电子邮件或电话可以进入互联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互联网的使用将涉及多种多样的东西,我认为,只有信息传送(包括语音或文字)才有可能成为大规模的无线业务。

    这么说你反对搞宽带,是吗?

    五年来我一直批评消费者宽带,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改变。

    向消费者推广是非常昂贵的。这在技术上也非常困难。在美国,基础建设投资需要1,000亿美元。这只是举个例子。市场现在可以容忍投入10亿美元而没有可预见的回报,但是,市场还未达到能容忍投入1,000亿美元而无可预见回报的地步。

    现在每月只要付20美元就可以通过电话连入互联网。要使用宽带,你必须多花钱。这有点像坐飞机的头等舱,它不能只比普通舱的座位大几毫米。

    有许多企业都急需宽带,而你只谈论消费者,对吗?

    没错。随着网络的发展,宽带大规模地用于骨干网和与企业的连接。

    英特尔公司正在对宽带经济做出贡献。最近,我们进行了一次战略评估,由我们的首席信息官主持,他刚刚完成了公司内部网络和广域网的重组工作,这是我们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计划。这项计划花了很多钱,我忘了确切数字。大约是一亿到1.5亿美元吧。这将是把我们带入下个世纪的网络。

    现在你们准备再投入多少钱呢?

    今后五年中每年8,000万美元。我们并不是增加应用。我们是在扩展国际能力。

    你认为流式视频能推动更强大处理器的需求吗?

    是的。但是我对它是否会成为主要发展潮流有保留。这样讲之后,让我从完全相反的一面来谈这个问题。要解决我们正在讨论的两个问题,即宽带接入和传送高质量流式视频,将需要与目前差别很大的网络结构。这可从Akamai那类网络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而从支持Napster计划的网络结构可以看得更清楚。

    印第安纳大学成为这种网络结构最引人注目的部署地点之一。他们在校园里面采用Napster对等网络传送信息。它使大部分信息的传送返回到现代版的局域网而不是广域网,不一定是传送音乐和图像,也可以是公司的数据。

    对于每年花费8,000万美元的这种网络基础设施,我担心的是,正当我们建设这种基础设施的时候,使用的模式已更深入地向对等的方式发展。它把储存数据和应用软件的服务器所需要的带宽变为从每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宽带。这可能是一条最便捷的途径,可能成为一个局域网,或者成为某种无线玩意儿。如果这些连接的距离缩短了,我们便不必从通用的角度解决宽带问题。

    已经有一些实实在在的苗头,把服务器的功能分散,使之接近于个人计算机,甚至使个人计算机称为网络节点。这将使我们回到后PC时代,可以扔掉所有那些网络计算机的玩意儿,因为那种装置能力太低了。这将是一个对网络的建设以及网络的应用产生深刻影响的未知因素。

    译者:任晓宁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