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基金投资: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者: 徐悦 陈伟华    时间: 2003年12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期>>封面专题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市场期待新的封闭式基金的政策

    特约作者:徐悦 陈伟华

    投资基金的理由

    贫贱生活百事哀,手头存钱烦恼多。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总裁田仁灿以他多年海外经历得出的结论是:理财就是做组合,越持有现金越不值钱。“GDP 的增长,并不代表每个人的财富都是平均增长的。现在我们都有物价稳定的感觉,但仔细想想,钞票真的值钱吗? 前两年花 40 万可以买的房子,现在可以吗?也许经此提醒,你才陡然发觉,你一直追求的东西,它不仅不满足你每天在荷包里的沉淀,反而不停地对你的荷包提出新要求,货币资产正在面临挑战。比如我,努力理财的目的,首先考虑的是养老。所以我投资想的都是 10 年以后、20 年以后会如何的问题。加之自己时间有限,所以 10 年前在海外选择的结果就是买基金。”

    一直以来,中国居民资产增值的渠道主要是储蓄和购买国债,但由于目前利率水平很低,能实际从中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而居民长期的支出包括教育、养老等需求不断增加,储蓄和债券投资带来的增值已经难以跟上人们对未来支出增长的预期。例如,目前的活期存款利率为 0.72%,一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 1.98%,并有 20% 的利息税。国债的收益水平相对高一些,但一年到期收益率也仅在 2.2%-2.4% 之间。在这样的利率水平上,人们只能获取少量保守的收益,实际上只是保证本金安全。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经济经历了紧缩阶段后,正在进入增长加速阶段,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资产可能会面临缩水,储蓄和国债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理论上讲,证券市场的吸引力应该越来越强,因为经济增长应在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上直接得到反映。但是,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专业知识去直接面对风险莫测的证券市场,另一方面随著市场日益成为机构投资者搏弈的战场,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股票的赢面越来越小。

    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证券投资基金便成为大众理财的重要工具。基金可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及其它证券取得较高的综合收益,为 投资者带来回报。

    那么,基金的理财功能是否值得信赖?2000 年 32 只基金的分红率为 21.74%,而同期的一年期存款平均利率是 2.25%;2001 年和 2002 年在股市大幅调整下跌的情况下,仍分别有 21 只和 10 只基金实现分红;今年年初至 8 月份,24 只偏股票型的开放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 9.4%,4 只股债平衡型开放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 6.83%。投资者通过分红或赎回就可直接实现收益,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买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都有相当的收益。可以说,投资基金明显比存款回报更高。 弱水三千,该取哪瓢饮?

    与美国 8,000 多种的共同基金相比,中国的基金数量尚不足三位数。但对众多甚至不识基金为何物的普通百姓来说,几乎每周都有新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或新基金发行获批的行业成长速度,以及随之登场的名目繁多的基金产品,如成长、平衡、保本、伞型、混合、指数等等,足以“乱花渐欲迷人眼”。弱水三千,该取哪瓢饮呢?

    首先是选择基金公司。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翻开证券信息披露媒体看看你关注的这家公司几年来的历史,它在牛市熊市的不同战绩,它是否在为投资人实现持续性的回报,它的管理团队是否稳定团结,它有无违规操作的不良记录,它做了多少公益事业,有多少纯属做秀,你能否从它那里得到不厌其烦而且应对如流的客户服务……

    在到目前为止的阶段性历史中胜出的基金公司是得到公认的:华夏风格一贯稳健,蝉联 2001 和 2002 年度基金业总成绩的冠军;南方产品创新动作通常很快,目前与华夏都以管理 200 亿左右的资产总额稳居业内龙头地位;博时在经历“基金黑幕”一段沉寂后又恢复了其特有的凶悍,今年业绩卓尔不群;华安虽然业绩下滑,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客户服务仍为人称道。2002 年 12 月 20 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式宣布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和嘉实六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这也从另一方面替投资者挑选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了一定参考。

    其次是选择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关乎千家万户。不妨翻开证券财经媒体,或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过去他(她)为投资者赚了多少钱,赔了多少;属于初生牛犊还是东山再起;他(她)在牛市熊市的应对风格和战绩;他(她)一年究竟走访了多少家上市公司,拜访了多少次客户(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德 林奇把自己的投资业绩归之于勤奋,一年中走访 200 家上市公司,阅读 700 份年度报告);他(她)在业内的声望地位……由于开放式基金代表基金业的发展方向,所以各基金管理公司在开放式基金的人才遴选方面所花的力度均很大,并呈现出一流投资人才向开放式基金聚集的趋势。

    最后是选择基金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眼球,基金管理公司在开放式基金的产品设计上煞费苦心。价值成长型,债券型,纯债券型,保本型,伞型,平衡型,指数型,混合型接踵而来,尽管名目不一,但实则大同小异。目前国内云云总总 30 多只开放式基金,不外乎混合型和纯债券型两大类,其中混合型可包括伞型、平衡型、保本型、指数型、债券型等,主要是指混合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只不过因为投资目标、股票与债券比例、投资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而派生出了上述不同的基金类型。相对而言,纯债券基金则只投资于各类债券。按风险 / 收益由低到高排列,各类基金顺序可大致排列如下:保本型,纯债券型,债券型,平衡型,指数型,价值型,成长型。

    总而言之,选择基金最根本的,一是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的和喜好以及相应的基金产品类型;二是要对拟投资的基金全面了解,如其所在公司情况、基金经理业绩和基金业绩表现等。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也最理性的投资方式。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你可以选择每月投入相等数额的定期定额投资方式;如果你是一个退休老人,手里没有太多的闲钱,那你可以选择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债券型基金;如果手头有上百万资金可供驱使,你将有多种选择,如一部分去买股票,一部分储蓄,另外一部分用来购买风险较高收益也较高的股票基金。关键是,在买基金前,千万得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多大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勇气。

    如果财力允许,可同时将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类型产品纳入帐下,形成投资组合。如购买华夏基金的回报基金,一旦收益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 率就分红,可轻松享受“到点分红,落袋为安”的赚钱乐趣;购买博时价值增长,享受资产的快速增长,该基金今年以每 10 份单位分红 0.91 元的成绩刷下开放式基金分红的记录;购买华夏债券基金,看它如何在股票的熊市中风景这边独好。

    购买基金的技巧

    开放式投资基金毕竟不同于银行存款或国债,不能保证投资人一定获得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并且,投资开放式基金将面临流动性风险、申购和赎回价格未知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机构运作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投资开放式基金应讲究策略和技巧,才能有效 增值并规避风险。

    定期定额投资 您可以通过与销售机构(一般指托管行或代销行)签订定期扣款协议,约定在每月固定时间,由银行自动扣除一定数额(比方说 500-1,000 元)投资于某基金,这是当前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基金投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易于分散投资风险,收益稳定,且省心省力。无论您预存还是每月续存,只需保证扣款时帐户内有足额的资金即可。定期定额的申购费率与普通申购方式相同,均可选择前端和后端两种申购费收取方式,而且投资者无需承担任何额外的费用。 红利再投资 根据政府的规定,向投资者分配的基金收益暂免征收所得税,因此长期持有基金以取得免税分红收益,好处显而易见。

    相应的问题是,基金红利取回好还是再投资好呢?对开放式基金的分红采取不同策略,将会影响到未来的投资总收益。例如,把 5 年作为一个投资周期,以 10 万元基金单位的净值作投资初值,每年分红率均为 5% 的话,5 年后基金收益就会产生差异:基金红利全部转投资的净值最高,期末净值为 12.76 万元,收益率 27.6%;随著基金红利提现比例的提高,基金累计净值逐步下降,资本增资率也同步下降;如果分红全部取现的话,期末净值为 12.5 万元,增值率下降到 25%。 所以如果把红利取现比作是“取蛋”,红利转投资可以认作“孵蛋”。对把开放式基金当作中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来说,既然基金红利取现和红利转投这两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基金资产的增值能力,那么在取出基金红利时要学会利益权衡。一些基金都有红利再投资免申购手续费的规定,可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

    作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就能避免短期波动的损失,再加上专业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操作,长期下来就会有较大的胜算,且有些基金还有投资时间越长、赎回手续费越低的特点。

    淡化购买时机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买卖的价格是基金净值 加上相应的手续费,基本不受市场炒作的影响。因此,频繁地捕捉买卖时机或“追涨杀跌”不仅不易赚钱,反而会增加手续费支出,增加投资成本。

    慎重考虑赎回基金 很多投资人在股市行情看淡时会忍不住出脱手上基金,事实上基金投资应该是长期布局,在基金波段回档时赎回,是最可惜的事。不过,若投资人的资金另有用途,则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人可以寻找卖点:

    1. 基金表现极差,逊于同类型基金 事实上选择基金前可以注意,有一些成立时间足够久的基金,过去的绩效都可以显示出多空头时期皆能够打败大盘,这样的基金较值得信赖。

    2. 单一市场行情反转而下已成定局 基金的价值取决于投资标的涨跌,因此,当基金投资市场呈多头走势,基金表现理应上涨;反之,当投资标的出现空头,且走势未见停歇,投资人应趁早出脱以免损失扩大。例如 1992 年日本市场步入空头,1996 年东南亚股市连番下跌,如果投资人未及时出场,将损失巨大。

    3. 基金的投资策略改变 基金于公开说明书上都会明白标示其资产配置的限制、投资策略、基金经理人与收费标准等规定。一般来说,投资人在购买前,会衡量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本身的需求是否相符。但弱势基金经理公司迫于市场行情转变,经过受益人大会改变了基金型态,若与原 先预期不合,此时投资人可能考虑赎回基金。例如,积极成长型基金的目标应以投资股票市场为主,来追求资本利得的最大成长。如果基金经理人因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大幅提高债券或短期票券的投资比重,甚至超过公开说明书的规定,基金整个型态已转为收益型,投资人应考虑是否赎回或是转换基金。

    4. 投资者本身的理财需求改变 个人的人生规划与理财策略会随时间、年龄与收入不断改变。例如,年轻时能够承受风险较大的股票基金,年纪较长了有较多的家庭计划如子女教育基金、购屋基金需要实现,就应该将转换基金为较为稳健成长型的基金,或者为了做退休基金的准备,可以转而考虑债券市场基金这类风险低、收益固定的基金。

    5. 投资者本身的收支状况改善 若投资者收入增加,闲置资金多了,可作全面的投资考虑。如从原来投资的基金退出,转移到以前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投资的基金;或者是由定期定额投资,转而向报酬收益较高的单笔投资基金。但若是投资者的支出增加,出现日常生活维持上的困难,当然也会考虑赎回基金,或将高风险的基金转入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型基金,以求稳定的配息收入。

    2004 年展望

    1. 开放式基金业绩整体有望向好 目前,投资者普遍对明年的市场寄予厚望,因此相应地基金整体上所能提供的机会也应令人充满想象。对中小投资者而言,虽然不应刻意寻找买入点,但既然股市低迷给了机会,也应认真考虑这个购买开放式基金的不错时机。在股指位于较低位置时买入开放式基金,将来盈利的机会当然更大。投资者宜选择具有持续分红能力、净值稳定增长的开放式基金长期持有,如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

    2. 封闭式基金市场面临转机 根据国外的经验,封闭式基金折价一般为 3%-20%。因此,目前封闭式基金平均 20% 的折价率是一个相对高的折价率,这些基金应该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封闭式基金面临转机的另一个原因来自 QFII。从台湾的经验看来,QFII 介入贴水率偏高的封闭式基金的可能性很大。由于 QFII 进入基金的比例无限制,因此一旦介入,封闭式基金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机,其贴水率将大幅缩小,市场将进一步趋于理性。

    另外,市场对有关封闭式基金的一些政策也有期待,如:启动封闭式基金转开放或转为半封闭、半开放的试点工作;推进封闭式基金回购试点;赋予封闭式基金投资者参与新股市值配售的权利;允许保险公司等国内投资者与 QFII 一样,投资单只基金实行不受 10% 比例限制的国民待遇;封闭式基金分红与开放式基金分红一样享受免税待遇;基金管理费计提应与基金业绩、基金产品特征和管理难易程度挂钩;试行“T+0”交易、取消基金价格 10% 的涨停板限制,等等。

    不过,如果投资者是冲著现金分红参与封闭式基金的话,那么封闭式基金并没有多少投资价值。而如果不是追求现金分红,更多的是寻求折价交易后的资本利得,则投资者中长期可关注成长性较高、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封闭式基金。短线可关注近期净值增长较快的封闭式基金,如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兴华、基金兴和,中融基金旗下基金融鑫,博时旗下 基金裕元,易方达基金旗下基金科汇、基金科翔等。

    作者徐悦为北京东方德盛咨询公司总裁,基金咨询服务业专家,联系方式 xuy@odc.com.cn 陈伟华系东方德盛公司高级经理。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