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我的胃什么都能消化
 作者: Ellen Florian    时间: 2004年05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五期>>封面专题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但在商界,要保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并使经济持续向前,这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管理变革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和一门科学。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Ellen Florian

    作为本文题目的这句话,出自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雷格•贝瑞特,他是在谈论如何应对令人不安的变革时说的。但在商界,要保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并使经济持续向前,这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管理变革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和一门科学。为了解高手中的高手是如何管理变革的,《财富》采访了五位应该知道答案的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 6 年中,他们管理的公司曾因为创新至少三度进入了《财富》“美国最受赞赏的公司”排行榜的前 20 名。

    弗雷德•史密斯 (Fred Smith)

    联邦快递(FedEx)

    创始人,1971 年 6 月创立公司

    关于变革:变革意味著机遇,你能在行业发生转变之前最早迈出哪怕一小 步,先发制人,就会有很大的机会。当然,可能会犯错,我们自己也犯过错。但我绝对可以断言,如果你认为没有必要改变,你将会自取灭亡。自从 1971 年我创建公司以来,我们一直在变革。最初我们集中于高优先级别的医疗和技术物资装运,后来增加了国际服务、低成本陆运,还有空运。我们目前收购 Kinko's 公司,也属于同样性质的变革。我们过去一直在公司的“后台”运送文件和包裹,收购以后,我们有机会在“前台”进行操作了。

    怎样让员工接受变革:为了能有效地执行变革,你必须赢得高度的信任,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在进入陆运业务时,我们并不想让在公司从事快递业务的员工感觉受到了威胁,所以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他们沟通。我在公司的闭路电视上现身,向员工们发表演讲,还四处奔走,通过邮件和出版物与他们交谈。只要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变革的一部分,并且阐明我们要变革的原因,我会去做任何事。对于 Kinko's 公司,我们也在在做同样的事。我们没有到那儿去说:好了,知道出什么事了吧,你们当许多人要被裁掉。我们处理此事非常谨慎。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告诉员工变革的必要性。应该让员工明白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变革是一个机遇,并非大 难临头。如果你让这种理念融入公司的文化,那么我想你的公司就有可能发展到非常大的规模。

    未来靠什么:信息作为商业的组成部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从营业额上看,我们已经是一家国际化的大公司,但未来我们会比现在更加国际化。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的 24%,所以国外的机会是巨大的。我们的国际业务大约占 230 亿美元总收入的 23%,并且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我们增长最快的业务中有些来自亚洲;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隔日快递系统,串联著整个亚洲。亚洲业务的增长比在美国要快得多。我们从亚洲到美国、从亚洲到欧洲的业务正在急剧扩张。从中国到美国的业务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我们正看到年年 40% 的增长率!

    克雷格•贝瑞特 (Craig Barrett)

    英特尔公司(Intel)

    1998 年 5 月起任首席执行官

    把大笔的钱投入研发:我们知道必须投资,才能免于衰退,所以我们不停地投资于新产品,在过去的三年中共投资了 280 亿美元,这并不吓人。我的胃什么都能消化。这么做是出于对芯片业的认识,也是芯片业的规律,而且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事,关系到我们如何保护自己。我们的全部产品线每年都要更新。在我们每年 12 月的营业额中,大约有 80-90% 来自于那些在当年 1 月份还未推出的产品。因此,只有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新性能、新技术,才能在这个行业环境中生存。

    培育很好的点子:我们有个部门名叫“英特尔投资事业部”(Intel Capital),为的是利用来自公司以外的出色点子。它也许是全世界最大的高技术风险资本投资机构(投资规模达 13 亿美元)。在这个机构,我们投资于新的点子,希望它们能有助于完善我们的产品。在公司内部,我们也如法炮制:如果雇员有好的点子,我们会冒险给这个点子投资,看看它是否能转变成实际的价值。在最近举办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 展上,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硅基液晶。我们的技术降低了大屏幕背投电视的生产成本。我们挑选有点子的人,给他资金去落实它,把它转化成一项业务。

    在中国抢生意: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计算机市场。但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计算机的用途,而且公司和中国的大众媒体缺乏交流。所以在 90 年代,我们的市场营销人员曾突发奇想:在中国的城市举办个人电脑街头展示会。我们在人行道的两侧摆上桌子,拿出电脑,让雇员向过往的行人解释个人电脑如何运行,能给人们提供怎样的帮助。目前这已成为在中国销售个人电脑的通行方式。这种方式在洛杉矶不适用,但在中国文化里它的效 果却好极了。

    关于摩尔定律:我们的荣誉董事长摩尔(Gordon Moore)提出他的定律(一块硅芯片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就会翻一番)已经快过去 40 年了。初涉我们这个行业的新人会觉得这条定律将永远成立,但随著你入行越深,你对这些话题的态度就越谨慎。40 年是一段漫长的日子。这是一件大家谁也拿不准的事儿,根据最乐观的推测,摩尔定律只是在今后 15 年左右仍会成立。任何东西都不会永远成倍增长,最终你将达到物理极限。

    雷富礼 (A. G. Lafley)

    宝洁公司

    2001 年 1 月起任首席执行官

    关于自己做出的重大转变:这次转变对我们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大影 响。比如说,我们已经把业务重点从食品和饮料的日用品业务,转移到为成长更快、利润更高、资产密集度更低的健康护理、个人护理及美容护理业务。2001 年 3 月,我们收购了伊卡璐公司(Clairol);去年 3 月,我们取得对威娜公司(Wella)的控股权。在五、六年前,健康和美容护理业务大约占我们业务的三分之一。但到今年年底,这两项业务将会占到一半(去年是 430 亿美元)。

    关于未成熟市场:我们下了大决心,要加快我们在未成熟市场的增长。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让当地人担任领导职务,他们能帮助我们迅速了解市场。 我们彻底改变了创新和生产产品的体制,我们需要一个成本低得多的体制。我们开始与当地的供应商合作。让一切都到位,是过去两年做的事儿,我们做得很好。特别是在中国,在那里我们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

    在全公司范围内鼓励创新:五、六年前,宝洁依靠 8,000 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从事绝大部分创新工作。我们目前想要建设的宝洁,将要求公司全部 10,000 多名员工都成为创新者。我们积极征求各种点子,只要是有前途的建议,我们就会把它投入研发。例如,我们正在销售的潘婷 Pro-V Relaxed & Natural,它是专为有色人种妇女设计的护发系列产品。当初几位黑人员工找到我说,我们在市面上卖的有些东西使用效果很不好,我们应能做得更好(在去年初,这一产品系列上市了,目前卖得很好)。

    与竞争者合作:我完全相信,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我设定了一个目标:在采纳的创新中,来自公司以外的要占到 50%,目前是 20%,比三四年前 10% 的比例有所上升。我们甚至还与竞争对手合作,对手们感到紧张,我公司的人也惴惴不安。但是在我看来,你要得到的是那些既有点子、有技术,又具备在市场上落实这个点子的能力的人,而不 必管这些人来自哪里。举例说,公司有一个产品“速易洁”(Swiffer),这是一种除尘拖把,它采用的技术可以使它吸附大量杂尘,这项技术来自日本一家名为娇联(Unicharm)的竞争对手。另一个例子是我们与高乐氏(Clorox)成立合资企业,开发气雾剂产品 Glad Press'n Seal。还有就是奥美拉唑(Prilosec)。所有的人都记不得它是我们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共有的产品,我们买下了奥美拉唑的场外交易权。这类合作我会一直搞下去的。

    吉姆•麦克纳尼 (Jim Mcnerney)

    3M 公司

    2001 年 1 月起任首席执行官

    上任后最急需的变革:我们有著带有很强创造性的文化,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强化纪律。我们经常会有好的想法,但实施起来却很不力。我们有大量新产品堆在仓库里,这是因为客户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需要这些产品。在我们的传奇故事中有很多伟大的发明,比如报事贴(可粘贴便条纸)。假如我们更加严格,知道该如何评估这些发明的市场潜力、如何给它们配置资源、如何制订并成功实施销售计划,那么这些发明就会推广得更快一些。有些本可以实现的点子常常被搁置一边,等到落实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10 年了。

    关于财务纪律:我们的团队决定为自己设立一些极高的目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时期里,我们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再度实现这种速度。为此,我们将公司重组为7个业务部门,目的是为了能迅速跻身那些庞大而快速成长的市场。我们发动了称作`3M加速'的倡议,加速产品的创新和商业化。这个倡议和其它的举措使我们的运营收入在 2003 年增加了4亿多美元,这是在 2002 年增加5亿美元多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预计,2004 年还会再增加4亿美元。

    关于创造客户需要的产品:我们有非常了不起的内部创新和共享流程,但它有时可能让我们太“内部化”了,因此我们做了些改变。我们让员工 与客户更贴近,对于这些员工,我们要么让他在致力于长期开发的中心实验室工作,要么就让他只在业务部门工作。过去,我们有的员工同时从事这两种工作,这使得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我们正在努力做到让客户走进公司的大厅,走进公司的实验室。我们曾把某个全职员工出借给客户一两年,帮助它们运用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方法来改善运营。这么做并不能快速售出产品,但我们确实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能极大地增进了对客户需求的了解。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的系列产品能带来 50 亿美元的销售额,比起在一两年前预计的 35 亿美元提高很多。

    阿特•科林斯 (Art Collins)

    美敦力公司(Medtronics)

    2001 年 4 月任首席执行官

    作为内幕知情者促成变革:我的好朋友吉姆•麦克纳尼之所以作为局外人被引入并负责管理 3M 公司,是因为那里需要进行一场重大变革。我上台前的经历与他大不一样,那时我已经为美敦力(Medtronic,医疗设备制造商,市值 76 亿美元)工作了 9 年,并且和比尔•乔治(Bill George,前任首席执行官)有十分密切的合作。所以,假如让我一上台就马上去改变原来固有的一切的话,那么在这之前很早,我就能做这些事了。

    自己最激进的举措:我们改变了对医疗设备的看法,它不仅仅提供治疗的方法,还应用来监测病人的状况。所以我们在通信与信息技术方面开发出了全新的性能,改进了许多可植入体内的产品,包括起搏器、心脏复律除颤器等。目前世界各地有超过 10 万人正在使用我们的心脏复律除颤器,它们具有的远程实时监控功能,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数据发送给稳定的服务器,医务人员可在遥远的地方检查是否有问题发生。

    业务多元化:五年前,心节律管理是我们最大的业务,占到营业额的将近 65%。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降为 47%,这是因为在 2001 年,我们买下了 Minimed 公司,从此开始进入糖尿病治疗这样的领域。我们涉足帕金森疾病,利用我们的起搏器技术,把电极插入大脑的丘脑下区域进行治疗。我们有了可以穿过颈动脉治疗大脑潜在疾病的产品。我们通过刺激胃部治疗肠胃疾患,通过刺激骨神经治疗泌尿科疾患。我们已经涉及到全身体各部位。

    关于犯错误:技术、战略和策略、外在的动力、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难做到的是无论多少回,你都要领先一步,在人们已经能确切地看清必须变革之前就先做出改变,这就意味著会犯错误。你必须给人们犯错和失败的机会,而且不要因此严惩他们。这并不表 示你要让他们一再犯错,而是你必须鼓励他们把变革看作是一种机遇,而不是风险。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

    译者:朱江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