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

Katrina Brooker 2004年09月01日
拉里•蒂施于去年去世,他留下一份庞大的家业,一家麻烦不断的公司以及巨大的阴影。如今,他的儿子吉米担负起了重振公司的重任。

    拉里•蒂施于去年去世,他留下一份庞大的家业,一家麻烦不断的公司以及巨大的阴影。如今,他的儿子吉米担负起了重振公司的重任

    作者: Katrina Brooker

    2002 年 8 月 15 日上午,劳伦斯•艾伦•蒂施(Laurence Alan Tisch)告诉家人说,自己已不久于人世。那一天上午,蒂施也像往常一样,坐在罗斯公司(Loews Corp.)纽约市总部第七层办公室的办公桌前。办公室里面空空荡荡,凸显出米色的墙壁和巨大的灰色地毯。蒂施是他那个时代的商业大亨,而此时在办公室里却几乎找不到他那传奇职业生涯的证据。倒是散放在窗台、角落等地方的几样东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体育频道(CBS Sports)的棒球棍,松林桂冠酒店(Laurel-in-the-Pines)的火柴夹以及罗斯公司人力资源手册──暗示著他的过去。在蒂施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奇怪地摆著两只泰迪熊,这与 蒂施的个性根本不相称。谁也记不起它们究竟是哪来的。

    那天一大早,拉里•蒂施与结婚五十年的妻子比利(Billie)来到了办公室,然后把其他家人都召集到一起,其中有蒂施的弟弟鲍勃(Bob)以及蒂施的四个儿子──安德鲁(Andrew)、丹尼(Danny)、吉米(Jimmy)和汤米(Tommy)。除了蒂施的妻子,其他人都不清楚这次把他们叫去的目的。但他们知道事态严重,因为他们以前从未被这样召集过。所有人都到齐后,大家安静地等著听蒂施说话。

    拉里没有说话。他端坐在办公桌后面,闭著双眼。比利在说著各种技术名 词: “转移”、“化疗”、“继发瘤”。原来,蒂施患上了食管癌,一种无法做手术的癌症。

    比利的话讲完了,房间里鸦雀无声。这个消息是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蒂施虽说已经 79 岁,但似乎很健康。前一天,蒂施感到侧肋有轻微痛感,便去看了医生。他还以为是肋骨断了。

    拉里•蒂施做了几十年的家长,支配著那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生活。拉里在 23 岁那年与 20 岁的弟弟鲍勃开始创业。随后 60 年里,蒂施兄弟建起了一份家业,据估计价值超过 40 亿美元,跻身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列。拉里的两个儿子吉米、安德鲁与鲍勃的儿子乔纳森(Jonathan)都在罗斯公司工作,与父辈们共事。罗斯公司年轻一代的成员经常跑到拉里的办公室,或者向他讨教,或者提出新想法。大家很难想象,没有了拉里•蒂施,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拉里不打算让大家过多地谈论此事。终于,他睁开双眼,环顾家人,说的很简单: “好了,大家都走吧。”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简明扼要,不拐弯抹角。家人不再多说,鱼贯走出了蒂施的办公室,去做蒂施要他们做的事: 回去工作。

    去年 11 月,拉里•蒂施病逝。他留下了身后盛名,人们称赞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和“生意人”,同时他还留下了一笔惊人的慈善遗 产: 在纽约市,至少有 12 座以蒂施命名的建筑物,其中包括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蒂施医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蒂施画廊以及中央公园的蒂施儿童动物园。值得人们永远称道的是,蒂施留下了一个没有倾轧和冲突的家族,没像许多豪门那样因此而破裂。无论在生意上还是生活中,拉里•蒂施的价值观似乎已经完全被蒂施家族的下一代所接受。

    但是,拉里•蒂施还留下了一家正面临著一些严重问题的企业──罗斯公司,这家公司由蒂施家族下一代管理。去年,罗斯公司亏损超过了 6 亿美元(公司营业额为 165 亿美元),尽管今年正在逐步走向好转,但蒂施家族下一代能否成功地让公司摆脱困境,还是个未知数。今天的罗斯是一家大而无当的集团企业,名下资产五花八门,其中包括罗瑞拉德烟草公司(Lorillard Tobacco)、CNA 金融公司(CNA Financial)和 Bulova 公司。其中大多数公司都是拉里•蒂施于数十年前收购的,曾经为蒂施家族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但时至今日,它们几乎全部陷入了艰难维持的境地。眼下,罗斯公司的股价为 58 美元上下,大致相当于两年前的交易价格。

    从短期来看,拉里的子嗣所面临的任务是要解决罗斯旗下所有子公司面临的紧迫难题。但从长远看,他们今后的任务将更为艰巨。他们要对罗斯公司未来怎么走提出自己的远景──与拉里•蒂施 60 年前提出的远景完全不同的远景。要是能做到这点,他们就在拉里•蒂施的遗产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早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詹姆斯•蒂施(James S. Tisch,人们都称他吉米)正在工作。尽管拉里•蒂施已经去世四个月了,吉米仍然没有搬进父亲原来的办公室──那间在他身后一墙之隔的办公室仍然空著。当时还不到八点,但吉米已然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铃声响了。对方是罗斯下属一家公司的高级经理,他想向吉米呈上公司的销售额预测。

    “你为什么觉得你可以达到这些数字?”吉米问道。他的语气亲切友善,甚至听起来很愉快,但他显然并不认同这位经理给出的数字。他警告说:“我们看待这个问题可不要太过乐观了。”谈话结束时,这位经理已经同意重新考虑自己的预测。

    在罗斯公司,51 岁的吉米是其父亲的第一直接继承人,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此外,他和 54 岁的哥哥安德鲁、50 岁的堂弟乔纳森都是总裁办公室的成员,总裁办公室是吉米的父亲和叔叔于 1999 年创建的管理机构。蒂施家族历来都把权力和地位看得很淡──这也是他们能够维持家庭和睦的办法之一。确实如此,吉米坚持说,他要依靠自己的哥哥和堂弟来管理罗斯公司(他说,“我会把对其他人不能说的事说给哥哥和堂弟听”)。但很显然,公司的掌门人还是他。

    乍一看,吉米的性格与他父亲一点也不像。拉里•蒂施是一个苛刻而威严的人,说话言简意赅、不绕弯子。一句话能说清楚,他绝不会说上好几句,一个单词能说清楚,他就绝不会用一个句子。相比之下,吉米待人友善,性格开朗。罗斯公司的前法律总顾问、董事会成员莱斯特•波拉克(Lester Pollack)说: “拉里会被一个好笑话逗乐。而吉米却能讲出一则好笑话。”吉米的声调略尖,在讲话时,他的双手和手指会四下里急促地摆动。他有著温和的笑容以及动人的笑声,即使在和人争论时他也会突然笑出声来。

    但在别的方面,吉米•蒂施简直是他的父亲的翻版。尽管吉米很合群,但在生意上他和老蒂施一样苛刻。他也生来就精于算计,看待商业的方式也与父亲如出一辙。不过话说又回来,他怎么会不像父亲呢?吉米•蒂施在父亲身旁工作了 26 年,几乎是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父亲有关商业和投资的核心信念。如今,吉米对这些信念已经刻骨铭心。

    拉里•蒂施是个死心塌地的价值投资者,擅长反其道而行之: 他可以在别的投资者不去关注的地方看出价值,而且总是正确。只要和流行沾边的东西,他一概敬而远之,无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漂亮 50”股票(Nifty Fifty,指上世纪 70 年代初受美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增长型大公司,如可口可乐、IBM 等──译注),还是 90 年代末的网络股都是如此。拉里看待公司完全依据数字,正像他喜欢说的: “数字不会说谎。”他还无时无刻不考虑到风险。罗斯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官乔•罗森伯格(Joe Rosenberg)与拉里共事 30 年,他说: “他总希望了解到事情有什么坏处。你要是不知道,那你就千万不要进他的办公室,因为这 是首先要问的。”罗森伯格又说: “这一点上,吉米和拉里完全一样。”

    在与父亲共事的日子里,吉米一直都在和父亲对话,讨论生意问题,甚至到现在这样的对话也没有真正停止。前不久,吉米考虑购进一些石油钻探公司的股票。他首先考虑的是,如果换是父亲的话对此会有何疑问。它们算得上便宜吗?你得到的是个好价钱吗?什么地方会出现差池?“有许多次,我一有想法,第一个动作就是想跳起身来去跟他讲,可是……”吉米说著,用手指向隔开父亲那间空著的办公室的那面墙,突然语塞。最后他说: “随后我才想起来,`他已不在那里了'。” 拉里•蒂施创办罗斯公司的经历已成为商界传奇。1946 年,他和弟弟鲍勃向父母借钱购买了位于新泽西州的一家小酒店──松林桂冠酒店。到了 1956 年,兄弟二人已经营起了一家遍及纽约、迈阿密等地的连锁酒店,并积累了数额以百万美元计的财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投资于公司,其中包括连锁电影院罗斯(那是现在这家公司名字的出处,但这家连锁影院在 1985 年就卖掉了)、罗瑞拉德烟草公司、CNA 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构成罗斯公司的各家公司几乎没有共性,唯一的共同点是: 当蒂施家族收购这些公司时,它们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过了一 段时间后,这些公司在蒂施家族的管理下价值大幅上升。

    蒂施兄弟能够能有效地合伙经营,一个重要原因是拉里和鲍勃两人截然不同,而且相互理解并尊重对方的长处。鲍勃回忆道: “财务方面总是由拉里来决定,而我负责销售业务。”鲍勃现年 78 岁,是纽约巨人队的老板,现仍任罗斯公司的董事长。拉里知道鲍勃会照管好自己所收购的企业,于是集中精力去从事自己真正擅长的工作: 做交易。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1968 年蒂施对 Newport 香烟的生产商罗瑞拉德的精彩收购。在这次交易中,罗斯公司没有用现金,而是代之以债务和罗斯公司的认股权。

    拉里•蒂施矮小且秃顶,但精力充沛,严厉的外表常常令人生畏。他有时向同事和下属发脾气,而且语言粗鲁。他忍受不了冗长的会议,也从不在便笺上记事。曾与拉里共事、已成为蒂施家族好友的著名媒体银行家南希•佩雷茨曼(Nancy Peretsman)说: “你必须时刻对你的工作了如指掌,如果你尽说些废话,他就不和你谈了。”

    在商场上,拉里还是可怕的竞争对手。一旦看中某家公司,他就会特别执著地把它搞到手。1974 年,蒂施对 CNA 金融公司紧追不舍,可 CNA 的管理层并不想卖掉,而且对保险公司进行敌意收购在当时几乎闻所未闻。蒂 施家族的另一个好友马蒂•利普顿(Marty Lipton)是罗斯公司在这起交易中的律师,他竭力劝说拉里放弃收购计划。“我跟拉里说这件事做不成,甚至不应该尝试。”利普顿说。拉里的回答是: “你还想不想当我的律师了?”

    1995 年,拉里借助 CNA 金融公司收购了由赖克曼(Reichmann)家族运营的伦敦大型商业中心 Canary Wharf,表明他是一位反向投资者。当时,赖克曼家族正处于艰难时期,银行已经接管了 Canary Wharf,其他大型投资商压根看不上这个商业中心。但是,拉里一看到它,很快就意识到收购并没有坏处: 商业中心的租金足以弥补他最初投入的 1.64 亿美元资金。在接下来的九年里,CNA 公司通过在租赁、分红以及出售部分股份赚到的钱超过了 7.5 亿美元(今年 6 月,CNA 公司售出了剩下的股份)。

    不过,拉里最著名的交易还是在 1985 年收购 CBS。拉里担任自己投资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寥寥几次,他同 CBS 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了他所收购的所有其他企业。从一开始,拉里就把自己惯用的理论用在 CBS 公司身上──削减成本,出售资产。但是,在此之前还没人在电视台这么做过,为此蒂施遭到了媒体行业前所未有的痛骂。丹•拉瑟(Dan Rather)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撰写专栏文章,严厉批评 CBS 管理层关闭外派机构、解雇记者的做法。《60 分钟》(60 Minutes')节目的安迪•鲁尼(Andy Rooney)对《时代》杂志说,裁员政策将导致灾难。CBS 公司前音乐部门负责人沃尔特•耶特尼科夫(Walter Yetnikoff)称拉里是“邪恶的小矮人”。蒂施去世后,《时代》周刊在悼文第一段这么写著: 他“曾因削弱了全美头号电视台而遭到谩骂。”

    拉里认为这些批评是在蛊惑人心。“他与娱乐圈的一些人有矛盾,”佩雷茨曼回忆道。“他不会去体谅那些上班晚点、吸毒、说不出公司损益状况的人。”拉里还认为,要不是自己采取了正确的行动,CBS 的下场要惨得多。从这点来看,他可能是正确的。彼得•基岗(Peter Keegan)在拉里收购 CBS 后担任首席财务官,如今他成了罗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基岗坚持认为: “公司的变化让拉里承受了太多的抨击,但那个时期的报道实在不准确。拉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事实上,另外两大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全国广播公司(NBC)最终也都采用了与 CBS 相同的削减成本办法。1995 年,蒂施把 CBS 卖给了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获利 11 亿美元。

    在吉米•蒂施成为罗斯公司全职员工的第一天,父亲把他领到长期为他出谋划策的乔•罗森伯格(Joe Rosenberg)的办公室,请罗森伯格抽半小时的时间教吉米如何经商。随后,父亲又对他说,以后的学习就全靠他自己了。当时吉米年仅 24 岁,刚刚从商校毕业。拉里只是半开玩笑,其实他非常希望让儿子跟著他学本事。确实,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吉米和兄弟们都在跟著父亲学。在拉里这样的父亲的教诲下长大,想不吸取蒂施的经商之道都很难。

    “我并非在父亲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吉米说。吉米的哥哥安德鲁也有同感。安德鲁还记得,读大学期间,他因为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而被拘捕, 他特别害怕,根本不敢告诉父亲。但是后来,生意成了父子间沟通的重要方式。蒂施家的孩子年纪很小就随父辈们一道上班。吉米曾经有一个假期都在蒂施家族位于迈阿密的美洲人酒店(Americana Hotel)烘烤面包卷。儿时的安德鲁也曾利用周末在这家酒店打工,填写顾客的账单并加以归档。堂弟乔纳森曾用整个暑期在酒店做前台接待员。“这就是我们的成长历程: 看著鲍勃和拉里的一举一动长大,”乔纳森解释说。

    即使是在家里,做生意也是小蒂施们生活的一部分。安德鲁回忆起在他十来岁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拉里正和一些好朋友在客厅打桥牌,安德鲁走进来转告了一条消息,是关于父亲公司的交易的。拉里看了安德鲁一眼;安德鲁知道自己有麻烦了。拉里借故离开牌桌,拉著安德鲁进了另一间屋子。“他说,`这条消息其他人是不该听到的,你一定得非常、非常小心!'”安德鲁回忆道 [拉里的牌友包括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的艾伦•格林伯格(Alan Greenberg)、吉米•凯恩(Jimmy Cayne),有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会来凑一手]。

    不过,拉里很少这样直白地给儿子上课。安德鲁说: “他从不对我说: 希望你将来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吉米说: “他只是善于为我们树立榜样,并让我们效仿。他放手让我们干,看看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观察父辈们如何工作,与父辈们谈论生意,小蒂施们就这样渐渐长大成人,拉里和鲍勃的生意经也随之被他们牢记在心。

    等到进入罗斯公司,他们已经深谙此道。比如,吉米在工作的第一周,就建议公司收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原因是吉米认为,这是一支有良好价值的股票,这家公司的股票分红高于其借贷成本。罗森伯格说: “他说得对。那会是笔不错的交易。”但拉里却否决了这个提议──原因并不是这条建议不合理,而是因为母贝尔(Ma Bell,即指 AT&T)实在太大,罗斯公司消受不起。

    但是,年轻一辈并非只吸收了父辈的投资原理。他们还学习了如何把企业作为一个家庭来管理。对此,拉里和鲍勃未曾细说,但他们自身的经历即是极好的不言之教。拉里和鲍勃在罗斯公司各司职守,避免了手足间的争夺与妒忌。兄弟二人谁也没有想著胜过对方,也不追求能压制对方的权力。绝大多数人以为拉里一手遮天,但兄弟二人的头衔都是首席执行官。

    他们的儿子也都清楚,自己应该也这么做。吉米在三十来岁时就已经确定无疑要成为罗斯公司未来的掌门人。这种事往往会使一个家族破裂。但是,蒂施家族的年轻一代接受了各自的角色。如今,安德鲁负责罗瑞拉德和 Bulova,乔纳森管理酒店。而且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在做出重大商业决策前,必定会与另外两人协商。

    拉里到 CBS 之后,吉米开始接班。没有任何正式声明宣布吉米已经掌权,事情是自然发生的。“拉里不在,所以人们一有问题或者想法,就开始找吉米,”罗森伯格解释说。正是在这期间,吉米实施了他为罗斯公司所做的第一笔重大收购。上世纪 80 年代末,他开始收购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承包商,将它们合并,创建了钻石海上钻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如今,钻石海上钻探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上钻探企业之一,在罗斯公司旗下公司中排名第三。

    拉里出售了 CBS,于 1995 年重返罗斯公司任职,他并没有从儿子手中收回权力。安德鲁•蒂施评论说: “能说出`我到时候了',需要何等的睿智!年轻一代已自认为足以胜任工作,而老一代却不愿让位,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很多。它不仅毁了公司,而且还破坏了家庭。”拉里依旧天天来办公室上班,但他从不干涉儿子的工作。

    吉米始终对父亲恭敬有加,他事无巨细,都向父亲讨教。在网络泡沫时期,拉里认定股票定价过高。他决定卖空手中所持的标准-普尔 500 企业(S&P 500)的股票。吉米认为这么做过于冒险,表示反对,但他没有阻止父亲。当然,事实证明拉里对泡沫的看法是正确的,但作出决定过早了。空仓让罗斯公司损失了 20 亿美元。

    不久前的一天,吉米•蒂施与罗斯的一群高级经理挤在他的小办公室里,商讨是否应该做一笔特殊的投资。此时观察吉米,就会发现他与父亲的相似之处。他对这次投资的主要疑问在于: 这项投资会带来什么坏处?他问大家: “破产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破产了,对我们来说又意味著什么?”

    但是,你同时也会看到他和父亲又有著怎样的不同。他让下级职员感到轻松,他会讲笑话。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却并不强迫别人接受。他经常提问,较少发表演讲。如果会议结束时仍然没能解决问题,他就对参加会议的经理们说,做决定全靠他们了。“和吉米在一起,你可以尽情献计献策、畅所欲言,”乔•罗森伯格评论说。“如果是拉里,你就得不到这么多的回应: 他总是用一个词作答。”

    作为罗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米•蒂施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 CNA 金融公司,这是他父亲投资时间最长的企业之一,也曾经是拉里的最佳投资。CNA 金融是罗斯最大的控股公司,占总营业额的 60% 左右。但是,这家全美排名第 11 位的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公司近来一直在困境中挣扎。近几年来,它的保险储备金已经不够支付石棉案债务、工人赔偿等领域所引发的意外索赔。去年,CNA 公司拿出 18 亿美元以增加保险储备金。这是罗斯公司去年亏损 6 亿美元的主要原因。

    解除 CNA 的倒悬之急对吉米•蒂施来说至关重要。只要 CNA 摆脱不了困境,罗斯公司也会受到束缚。这主要是因为,这家保险公司消耗了本可用来增加产值的现金。为了让 CNA 好转,吉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2 年,他引入一支新的管理团队,开始全面整顿公司业务。吉米出售了几家分部,包括寿险、再保险和团体险部门。他还裁减了公司一些风险较 高的保险业务。为了让 CNA 有足够时间恢复元气,他又从罗斯公司调拨了 7.5 亿美元资金。

    这些足够吗?吉米认为够了。“CNA 正在实现增长,”他说。“我对它的未来非常乐观。”去年,CNA 支付的索赔和各种开支高于它收取到的保费;但今年形势逆转。Langen McAlenney 公司分析师、负责跟踪罗斯公司状况的罗伯特•格拉斯皮盖尔(Robert Glasspiegel)说: “经过漫漫长夜,我们好像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是,要想宣布 CNA 最终获胜,还为时尚早。

    罗斯公司旗下的第二大控股公司罗瑞拉德也带来令人头痛的问题。与所有烟草公司一样,罗瑞拉德也是官司缠身,并承受著低价烟草生产商的巨大压力。去年,公司的销售额下跌了 14%,纯利比上一年下滑了 31%。前不久,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公司(Moody)对罗斯的债务问题做出了悲观的前瞻,表明该机构对“罗斯的烟草分公司所面临的巨大诉讼风险依然感到担扰”。

    即使撇开这些紧迫的问题,人们也很难看出当前公司配置的合理性。它所拥有的是最难做的一些行业中的二流公司,这些公司彼此间根本没有共同之处。而它最大的三项资产(即 CNA 金融公司、罗瑞拉德烟草公司和钻石海上钻探公司,三家占到罗斯公司营业总额的 90%)都有了公开上市交易的股票: 罗瑞拉德烟草公司以跟踪股形式交易,CNA 和钻石海上钻探公司有一小部分公众持股。所以,假如你是投资人,你又何必要罗斯这顶保护伞?

    这正是吉米试图解答的问题。他坚信,罗斯公司仍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按他所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没人了解这家公司。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吉米一个劲儿地向华尔街献殷勤,这种事他父亲是根本不会做的。他开始定期召开投资者会议,希望今年年底能够再有四位华尔街的分析师从事跟踪罗斯公司状况的工作(目前有四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吉米把罗斯公司说成一支被人低估的股票。公司近 来 58 美元的股价低于票面价格,价值与它的几个公司之和相当。公司的市值为 110 亿美元,与下属三大公司(CNA、罗瑞拉德和钻石海上钻探公司)的市值之和差不多。罗斯控股的其它企业,如酒店、手表企业和管道企业,似乎都未计入市值。与吉米的计算结果相比,股市上算出来的价值低了 40 亿美元。吉米把向华尔街证明这一点看作他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他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在父亲去世后七个月里,罗斯的股价上涨了 40%。

    但很显然,人们对罗斯公司以及吉米•蒂施本人还有更大的疑问,不止 是他能否让 CNA 公司东山再起或重新赢得华尔街的支持。吉米是个精明、通达的商人,有可能解决公司短期的困境。真正的问题是长期性的:罗斯应该成为怎样的公司?吉米怎样才能把公司带到那一步?

    “外边的人把我们的各个企业看成一潭死水,”吉米说。“其实它们绝非一潭死水。”他坚信,只要让这些公司回到发展的正轨,再做一些精明的投资,就能使罗斯公司重振雄风。“创造股东价值是我们压倒一切的目标,”他说,“这正是我们过去 40 年里一直在做的工作。”

    吉米还认为,坚持父亲的经营原则,是创造股东价值的最佳办法。他说: “公司的运营方式不会有任何改变。我非常幸运,接受了一位伟大的首席执行官 26 年的指点。因此,我想带领公司朝著相似的方向发展。”但是,要想真正成为伟大的公司,罗斯可能还需要迅猛的行动。与父亲一样,吉米只有在能获取良好价值的情况下才肯做交易。有道理!去年,吉米就采用经典的价值策略,收购了得克萨斯天然气公司(Texas Gas)。然而,这也是罗斯公司近十年来的第一笔大买卖,吉米希望能在十年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收购,但他却不会为了做交易而做交易。他说: “我有一条大原则: 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什么也不做。”

    但是,只要吉米坚持老一套的策略,罗斯公司就摆脱不了官司缠身的烟草商、三流的保险企业、跟著石油行业一起消长的钻探公司以及其它麻烦事。吉米•蒂施的真正考验是: 他不仅仅要坚守父亲的经营之道,还要找到自己的道路,为他的父亲增光。

    译者: 钱志清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