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为何如此短视?
 作者: Justin Fox    时间: 2006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九十五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有太多管理者是通过经纪人这层镜头来了解世界的。

    作者: Justin Fox

    在 3 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几名基金经理、一位公司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和一位股票分析师环坐在纽约皇宫宾馆(Palace Hotel)会议室的桌子旁。他们应该想出使美国公司不再过分关注季度业绩的办法。他们能做到吗?也许不能。但是,听听他们如何努力,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由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代表投资从业人员)和企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一个由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组成的组织)组织的一系列会议的最后一次,这两个机构都担忧短期行为会伤害美国的经济。它们举办这些会议的动机之一,是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对财务经理进行的调查。该调查发现,有 76% 的被调查者说他们靠牺牲经济价值来保持收益的稳步上升。

    我也应邀列席了这次会议。我了解到,虽然有一些现实的力量驱使资金经理和管理人员变得短视,但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沟通的失败。大多数公司说,它们试图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华尔街强迫它们实现极度精确的收益目标。“这就像要把一架波音 747 飞机降落在邮票上一样困难,”一个不愿意公开姓名的管理人员说。但是,资金经理声称他们一点也不会关心那些目标。共同基金巨头 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 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贝普勒(Steve Bepler)说,“我们平均的持股期是 4 到 10 年,为什么要关心季度收益呢?”

    那么,公司为什么如此在意季度收益呢?原因之一是,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 是个例外──共同基金的平均持股期还不到一年。但是,大量责难也指向了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中介──大经纪行的分析师。“有太多的发行人(公司的管理者)是通过经纪人的视角来了解世界的,”史蒂夫•加尔布雷思(Steve Galbraith)说,他以前是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投资战略家,现在效力于对冲基金公司 Maverick Capital。

    20 世纪 90 年代末是卖方分析师们的辉煌岁月。从那时候以来,他们的影响力下降了许多。一位投资者关系主管说,他们已经沦落成了导游,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排投资者参观公司。不过,他们制造的噪音仍然是最大的。最重要的是,正是卖方分析师做出的季度收益预测,在经过 Thomson First Call 这样的机构编制和加权之后,构成了公司认为它们每个季度必须达到或超越的目标。

    人们能够对此做些什么呢?目前人们最中意的纠正措施,也是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和企业圆桌会议重点推荐的措施,是让公司不要再试图影响分析师对收益的评估。许多《财富》美国 500 强公司,从 2002 年的领军企业可口可乐公司到去年 1 月份的摩托罗拉公司,都说它们将不再提供对季度收益的预测。然而,这只是一种最表面化的措施。真正实质性的变化是改变管理人员和资金经理获得报酬的方式,从而使他们更看重持续的绩效而不是短期收益。但做到这一点要困难一些。

    华盛顿三所大学的学者们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令人稍有信心一些。他们发现,自 2002 年以后,当公司收益只略高过目标时,股价不会大幅上涨。也就是说,投资者看来明白了收益游戏是怎么回事。现在,要是有人能告诉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们这一点就好了。

    译者: 廉晓红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