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宝腾经济学
 作者: Eric Ellis    时间: 2006年09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九十八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马来西亚民族汽车业的市场份额正在缩小。宝腾是否离得开政府的援助?

    作者: Eric Ellis

    马来西亚国有汽车公司宝腾(Proton)年轻的新老板扎因•阿比丁(Syed Zainal Abidin Tahir)对事情的轻重缓急一清二楚。“我首先是个马来西亚人,其次才是个商人。”这位 44 岁的 CEO 半年前上任时说。“我不是公务员,但履行社会和国家责任却是我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类似的豪言壮语是对 21 年来宝腾作为马来西亚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的最显著标志的认同。但是,这些话说服不了福特(Ford)、菲亚特(Fiat)或丰田(Toyota)的董事会,而且尽管它们听起来庄严而又崇高,却无法帮助境况不佳的宝腾公司摆脱困境。马来西亚政府在这家汽车制造厂拥有 42% 的股份,但吉隆坡方面似乎打算撤回这笔 1985 年公司创建时给予的资助。政府还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允许进口更多的外国汽车。结果,宝腾的市场份额在去年跌落到了 40%,而鼎盛时期公司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 80%,而且一直持续到 2003 年,当公司创始人马哈蒂尔从总理职位上退休时,公司仍占有 60% 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利润已经降至 760 万美元,而一年前还是 1.13 亿美元,营业额则从 23 亿美元跌到了 21 亿美元。

    它的境况何以变得如此糟糕?简而言之,是政治原因所致。宝腾公司已经成为马哈蒂尔及其接班人阿卜杜拉•巴达维(Abdullah Badawi)的拥护者踢来踢去的皮球,马哈蒂尔认为政府必须在马来西亚工业的前进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巴达维却赞成逐步放弃援手政策。扎因来到宝腾之前,曾在一些与政府有关的公司供职,他持中立态度,“政府说,`我们将为你建立一套好的框架,所以你没必要担心,但我们希望你开始按照公司的模式经营。'”

    马哈蒂尔勃然大怒。被扎因称为“宝腾之父”的他,在离开公职之后成了公司的顾问。巴达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接班人,82 岁高龄的前总理承诺不会干预巴达维政府。在巴达维上任后的头两年,情况的确如此。但是,随著宝腾公司境况的连年衰落,二人在这家汽车马来西亚国有汽车公司宝腾(Proton)年轻的新老板扎因•阿比丁(Syed Zainal Abidin Tahir)对事情的轻重缓急一清二楚。“我首先是个马来西亚人,其次才是个商人。”这位 44 岁的 CEO 半年前上任时说。“我不是公务员,但履行社会和国家责任却是我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类似的豪言壮语是对 21 年来宝腾作为马来西亚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的最显著标志的认同。但是,这些话说服不了福特(Ford)、菲亚特(Fiat)或丰田(Toyota)的董事会,而且尽管它们听起来庄严而又崇高,却无法帮助境况不佳的宝腾公司摆脱困境。马来西亚政府在这家汽车制造厂拥有 42% 的股份,但吉隆坡方面似乎打算撤回这笔 1985 年公司创建时给予的资助。政府还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允许进口更多的外国汽车。结果,宝腾的市场份额在去年跌落到了 40%,而鼎盛时期公司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 80%,而且一直持续到 2003 年,当公司创始人马哈蒂尔从总理职位上退休时,公司仍占有 60% 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利润已经降至 760 万美元,而一年前还是 1.13 亿美元,营业额则从 23 亿美元跌到了 21 亿美元。

    它的境况何以变得如此糟糕?简而言之,是政治原因所致。宝腾公司已经成为马哈蒂尔及其接班人阿卜杜拉•巴达维(Abdullah Badawi)的拥护者踢来踢去的皮球,马哈蒂尔认为政府必须在马来西亚工业的前进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巴达维却赞成逐步放弃援手政策。扎因来到宝腾之前,曾在一些与政府有关的公司供职,他持中立态度,“政府说,`我们将为你建立一套好的框架,所以你没必要担心,但我们希望你开始按照公司的模式经营。'”

    马哈蒂尔勃然大怒。被扎因称为“宝腾之父”的他,在离开公职之后成了公司的顾问。巴达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接班人,82 岁高龄的前总理承诺不会干预巴达维政府。在巴达维上任后的头两年,情况的确如此。但是,随著宝腾公司境况的连年衰落,二人在这家汽车生产公司的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分歧。最近,马哈蒂尔对一位马来西亚记者说,“宝腾在劫难逃,巴达维正在出卖马来西亚的主权。”巴达维本人却不太愿意谈论马哈蒂尔对他的指责,这位前总理在巴达维的执政联盟中仍然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巴达维坚持,他不会允许宝腾破产。“但他们最好努力工作。”他最近这样对《财富》杂志记者说。“所有事务都应该有所改进。它必须扔掉拐杖。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帮助它,但我已经告诉他们: `千万别过分依赖外界帮助而不思进取。'”

    这对扎因来说没有问题。他表示,随著生产效率的提高,公司自然会成功。以零部件来源为例。“一些卡车的载货量仅为 60%,而丰田公司则为 90%。我们在为空气付费。”扎因承认,宝腾的 3 条组装线的产能中约有 40% 处于闲置状态。

    对巴达维而言,马哈蒂尔主义是一种很难仿效的强硬姿态,它的遗风像一层阴影,笼罩著巴达维政府。马来西亚人习惯了过去的好时光,但巴达维继承的是一个靠政府开支支撑的经济,如今他正打算打破这一形态。“那里似乎出现了新的思想动向。”荷兰银行(ING Bank)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蒂姆•康登(Tim Condon)说。“在马哈蒂尔时代,宝腾一直是缔结自由贸易协议的关键环节,但在巴达维时代,这条国家生命线变得越来越乏力。”

    马哈蒂尔对大型项目情有独钟,那些宏大的工程旨在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捷径。其中有些项目是合理的,但也不乏败笔。南北高速公路把旅行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南部靠近新加坡的佩拉帕斯港(Pelapas)在力争成为亚洲最大港口的诉求中对邻国造成了相当的威胁。马来西亚行政首都太子城(Putrajaya)的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吉隆坡国际机场则是亚洲最先进的机场之一。然而,其他项目都是为一位专制当权者修建的浮华纪念碑。在马哈蒂尔任职期间,马来西亚的国家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n Airlines)有著航空业最繁忙的航程表,因为马哈蒂尔喜欢以第三世界冠军的角色自居。在外交上,这个观点行得通,但实际上谁会定期从吉隆坡飞往突尼斯呢?如今,这家航空公司已经成为一个无底洞,仅今年第一季度就亏损了 8,800 万美元。在马哈蒂尔时代,马来西亚还斥资 2 亿美元为一年一次的周末摩托车比赛修建了 F1 赛道。双子星塔(Petronas Towers)是全世界第一高楼,这个纪录已经保持了 6 年,但这座大厦的使用率从未满过。而马哈蒂尔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在 10 年之内仅带动了价值 20 亿美元的经济活动,它错失了技术外包的繁荣期,如今这项业务大多流向了印度。

    但是,让马来西亚陷入无尽恐惧的却是宝腾,它也是巴达维在消除马哈蒂尔对经济的影响时面临的最艰巨挑战。马哈蒂尔创立了宝腾公司,他希望宝腾带领马来西亚人从稻田走向工厂,走向辉煌的新工业未来。他甚至以一款加长版的宝腾车作为公务用车。宝腾的车型具有马来式的爱国名称,如 Saga(种子)、Wira(英雄)和 Putra(王子)。公司的标识中融入了马来西亚的盾徽设计。马来西亚 100 林吉特的纸币上还有一条宝腾生产线的图饰。马哈蒂尔把购买宝腾定为一项全国性的任务,他通过提供条件优厚的贷款,帮助马来西亚人完成此项任务。他与日本汽车巨擘三菱公司(Mitsubishi)签署合作协议,三菱在首都外面的棕榈林建立了一条生产线。那里有 1.2 万名员工,尽管销售额下滑、产能过剩,但扎因表示公司不打算裁员。

    2004 年,三菱公司出售了它在宝腾持有的 16% 股份。如今,宝腾正在竭力寻找外国合作伙伴,以获取技术支持和急需的资本。“我们无法独立完成这项工作,”扎因说。“我们必须找一个精明的合作伙伴。”宝腾已经和大众(Volkswagen)、标致(Peugeot)谈判过,但说服工作异常艰难。马来西亚的新车年销量仅为 50 万辆,这个市场对于集中精力开发印度和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制造商而言份额不大,而且成本也不低。所有权也是谈判中的关键点。宝腾的大股东──马来西亚国家投资机构国库控股公司(Khazanah Holdings)是不会把宝腾的控制权出让给某个外国集团的。但是,没有哪个外来者会在不掌握控制权的情况下做出金融及管理承诺。

    扎因承认,宝腾存在严重问题,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项必败的事业。“我们不能拒不承认我们没有在生产优质汽车,因为事实如此,”扎因说。“我们应该勇敢地接受事实。我们必须直面现状。我们绝不能再摆出民族汽车的姿态。我们不能始终认为自己永远会受到保护。”

    译者: 萧艾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