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幸福是一部热乎乎的iPod
 作者: Tim Arango    时间: 2007年02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五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披头四的曲目是网上音乐商店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拒绝 MP3 多年之后,甲壳虫乐队有可能向史蒂夫•乔布斯的 iTunes 提供独家网上销售权

    作者: Tim Arango

    点击 iTunes 音乐商店,在艺术家一栏键入“甲壳虫”(Beatles),会弹出 50 多张专辑,其中包括《阿瑟 菲德勒和波士顿大众管弦乐团演奏甲壳虫》(Arthur Fiedler and the Boston Pops Play the Beatles),但没有一张能下载。想下载披头四 MP3 的乐迷,只能到 Limewire 这样的 P2P 网站上去找,免费获取未经授权的歌曲。但这种现象即将改变。尽管细节还不清楚,但《财富》杂志已经得知,iTunes 即将敲定协议,将甲壳虫乐队的曲目放在网上。据说,苹果计算机公司(Apple Computer)正在争取成为限时的甲壳虫独家网上音乐商店。多年来,别的音乐商店,如微软(Microsoft)的 MSN 和 Rhapsody,一直在向甲壳虫示好,但毫无效果。而现在看来,苹果已经快要获得该乐队热门曲目的经营权。苹果的发言人在回答《财富》杂志的询问时说,公司对“传闻和猜测”不做评论。

    如果协议签成,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甲壳虫乐队的商业利益监护人、前乐队经理内尔 阿斯皮诺尔 [Neil Aspinall,他的公司叫苹果唱片公司(Apple Corps.)] 就达成了类似于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的和解。甲壳虫的唱片公司、英国的百代集团(EMI Group)是两人的调停者。在不久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百代集团北美公司总经理戴维•芒斯(David Munns)表示: 甲壳虫的歌曲“很快”就能在网上下载。苹果唱片公司对此拒绝评论。双方都希望,搞一次声势浩大的宣示,配合百代集团下属的Capitol Records 于 11 月 21 日发布专辑《爱》(Love)。《爱》是甲壳虫歌曲的集锦,被用作拉斯维加斯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一部作品的背景音乐。但此事没成。

    在本期杂志出版之时,协议的许多内容还在讨论当中。据一位了解谈话内容的音乐界高管说,双方还在讨论 iTunes 享有独家销售权的时限,以及乔布斯要预付给乐队几千万美元和在营销方面的投入。

    双方还讨论了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戈•斯达等人是否愿意为 iPod 代言,允许他们的作品用于商业广告。此外,还讨论了甲壳虫乐队能否像U2乐队那样,被制作成品牌 iPod。这位高管说: “要是甲壳虫出现在 iPod 广告里,那可不得了。”

    任何原因都可能使这次协议谈判破裂,包括两家公司在名字和类似的商标上的长期法律争端。苹果唱片公司的商标是一颗青苹果,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商标是被吃掉一块的苹果。

    苹果唱片公司已经与乔布斯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打了 20 多年官司。2005 年,双方又有过一次交锋。伦敦的一位法官做出了对 iPod 有利的裁决,认为 iTunes 服务并没有违反双方在 1991 年的协议。该协议允许乔布斯继续使用“苹果”为公司名字经营,但不得进入音乐行业。甲壳虫乐队已经提出上诉,预计于 2007 年 2 月开庭。(显然,两家苹果公司要是能一起合作,此事有可能不了了之。)

    1987 年,耐克公司(Nike)推动了名为“革命”(Revolution)的商业广告,第一次采用了甲壳虫的歌曲。在受到乐队起诉后,这家运动鞋生产商停播了广告。(耐克以为它得到了这首歌的正当授权,结果却陷入了百代与苹果唱片公司的法律争端之中。)当时,乐队的一位律师对美联社说: “甲壳虫的立场是不为叫卖运动鞋、啤酒、女式内衣或其他任何东西而唱歌。”请注意,他没有提到 iPod。

    译者: 古正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