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换换脑筋
 作者: Jeffery Pfeffer    时间: 2007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一十三期>>商 业 2.0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重振企业时,人们大多专注于新实践和新产品。但真正起作用的是改变员工对工作的看法

    作者:Jeffery Pfeffer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有效变革比想象的要难得多,即便这些组织拥有精力充沛和全能的领导人。正如《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的作者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指出的那样,只有不到 1% 的公司实现了飞跃。许多著名的公司“复兴”都非常短暂,看看克莱斯勒(Chrysler)和日产(Nissan)吧。换了新领导人后,它们的销售额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但随后再度下滑。许多组织只不过是上演了一次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20 世纪 30 年代,在对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几乎所有对工作场所环境的改变─增加或降低照明、改组工作团队,或是调整工歇时间─都能改善绩效,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对此的见解是:工人对任何变化都会有反应,因为他们喜欢被关注,但这种效果总是昙花一现。

    要在陷入麻烦的公司里实现持久的成果,你不能只改变“事物”,比如产品线或组织结构图。你必须做更困难的事情:换换脑筋。某家汽车公司可能推出新车型,抓住了公众的口味,但这并不能保证它将来推出的车型能获得同样的成功,除非它改变基本理念,比如它对市场的看法和它设计汽车的方式。

    不过,即便看上去最不可能出现改变的地方,实质性的改变也是可能的。一个一直让我惊奇的例子是凯撒-伯马南特公司(Kaiser Permanente)下属的医院科罗拉多伯马南特医疗集团(Colorado Permanente Medical Group,CPMG)。该集团的领导人以选举方式产生,集团有很多工会,为 47.5 万人提供医疗服务,它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当 1998 年杰克•库奇兰(Jack Cochran)当选院长时,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下降,医院深陷亏损。在此前数年,它的营业收入是 2,900 万美元。但到了 2003 年,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净利润一跃升至 8,700 万美元,医院的服务质量排至全美国的前十位。改善持续了近 10 年。

    几乎所有在挣扎的公司,都可以从 CPMG 的成功故事里学到点什么。库奇兰和医院副院长帕蒂•法希(Patty Fahy)首先通过大量培训会议,着力改变员工对自己的角色的看法。许多医疗从业人员都认为,这个行业存在一系列平衡因素,比如质量与成本的平衡、病患利益与医生利益之间的平衡。CPMG 的领导层认识到,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与改善财务业绩是两个可兼容的目标。如果医生有了更好的领导,喜欢他们的工作,病人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医生与医院员工的流失率下降了,所有人都会专心工作,推动业绩改善。

    其次,库奇兰和法希竭力改变员工对工作表现好坏的理解。和大多数组织一样,医疗行业人员一般只专注于本职工作,回避会制造麻烦的人。大多数面临业绩压力的公司为了追求效率,把培训和会议丢在一边。库奇兰和法希重申医生的主导地位,采取了新的评估程序,每年解雇 10 到 12 名医生,约占总数的 2%。法希认为,一些医生的有害行为危及到组织。这些人逃避责任,不懂得克制怒火。她发现,态度和非技术才能是决定业绩的最大因素。所以,通过匿名调查来跟踪医生的工作情况,成为振兴企业的最重要举措。员工了解到,这样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便积极履行这个程序。

    正如库奇兰和法希所认为,通过组织的“软”变化─改变员工对可能性的想法─来改善业绩,可能是最难做到的,但也是最重要的。这种改变可以带来持久的成功。

    译者:天逸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