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摆平”和“搞掂”
 作者: 胡泳    时间: 2008年01月23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一期>>专栏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商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不独立,既限制和束缚了企业经营者的活动范围和自由,也不利于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因而妨碍了企业家人格的成长

    作者: 胡泳

    这几年折戟沉沙的许多富豪,都走过“红顶商人”之路。以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即周正毅和杨斌为例。通过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出,两条大鳄的财富之所以能够成倍迅速增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关系,正是两大富豪的共性之一。政商两栖的致富奥秘,究竟在哪里?

    择其要者来看,一种手段是收买当地主要官员,甚至是主要政府部门,通过官商结合体的形式,使地方政权为我所用。所谓“官员傍大款”,就是这种情形的生动写照。在这种类型的权钱交易中,不是权力支配金钱,而是金钱支配权力。湛江和厦门远华走私案是这方面极为典型的例子。通过金钱收买,私营企业主可以使相当范围的国家权力网络为其个人利益服务。赖昌星甚至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更换级别不低的党政干部。

    另一种手段更具普遍性。这就是在富豪们起家和发展的最吃紧时刻,即资本积累的最重要阶段,通过各种关系、使用各种手段,获取了国有银行的贷款。根据经济学者黄苇町的研究,在中国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资本积累的两个最关键时期─上世纪 80 年代中和 90 年代初,都是这些人获得银行大量输血的时候。在他们中间有一句时髦话:“还不还得起是另外一回事,谁把银行里的钱贷得出来,谁就有本事。”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抢不如偷,偷不如骗,骗不如贷。”

    制造虚假业务、开展各种投机、推高股价、资本外逃、大炒自己旗下公司的股票、大肆收购上市公司、高价把自己的资产卖给公司,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国有银行借来的钱。而这些国有银行的钱,是权力的一种象征。如果不靠近权力,谁能够轻易获得?如果不是钱权的相互交易,落马的上海地产大亨周正毅能有作为吗?

    上海楼价飙涨,原因就是政府批地时黑箱作业,官商勾结。周正毅就是凭不法手段拿到市中心黄金地块。受巨额利润驱动,加上信息不透明,政府和地产商合谋圈定地价,操纵楼价,政府出面帮助拆迁,吸引投机客入市炒楼。2003 至 2005 年,市区楼价年均增长二成以上,远超市民收入增幅,数百万中低收入市民被迁出市区,望楼兴叹,怨声载道。

    从中国官商合谋的商业文化角度来看,周正毅、杨斌等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这些富豪的发家史,跟世界上其他地方富人的发家史是不一样的。即便是香港的李嘉诚,其发家史也是有迹可寻的。就是说,你能够找出他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来。但是,周正毅等人,还有其他一些人,却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成为富人。周、杨都是一些媒体列为“富豪”之后,大家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里面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他们富起来,实际上是官商勾结的结果,并不像比尔•盖茨那样,是靠自己的奋斗和聪明才智。

    而周、杨们之所以陷入后来的境地,则是因为,他们在以投机的手段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在掘第二桶金、第三桶金以及更多的金的时候,仍然继续沿用了投机手段─向政府部门投机、向金融机构投机等,最终惹火上身。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伟教授提出,民营企业存在“行为的政治化”,即民营老板为更进一步筹得资金,常常“拉大旗做虎皮”,通过种种暗箱操作,与政府高官要员之间攀上似是而非的关系,甚至通过炒作等手段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因为他们的内心十分清楚,政府的权力对经济活动渗透得太深。而权力一进入经济领域,不仅市场经济不成为市场经济,而且社会的财富也会通过权力以各种方式转移到少数人手中。

    抱这样的想法,为数甚多的企业家把重点放在搞好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上。上海人讲“摆平”,广东人讲“搞掂”。商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不独立,既限制和束缚了企业经营者的活动范围和自由,也不利于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因而妨碍了企业家人格的成长。

    从企业经营者来说,要想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成功,主要不是依靠本人的经商才能,而是依靠通过权力获得资源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商人没有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阶级,而是成了与国家及其官员共生的阶层。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