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如何让合并成功
 作者:    时间: 2008年01月30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二期>>封面报道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无论是什么样的合并,要让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融为一体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合并的双方一家是不太出名的中国计算机生产商,另一家是美国一个标志性品牌旗下陷于困境的PC部门。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Fortune

    无论是什么样的合并,要让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融为一体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合并的双方一家是不太出名的中国计算机生产商,另一家是美国一个标志性品牌旗下陷于困境的 PC 部门。这正是 2005 年比尔•阿梅里奥(Bill Amelio)加入联想集团(Lenovo)时面临的挑战。当时,联想刚刚以 17.5 亿美元的价格吞下了 IBM 公司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业务,从而在一夜之间成为仅次于惠普(HP)和戴尔(Dell)的世界第三大 PC 生产商。阿梅里奥此前曾担任戴尔公司亚洲区业务主管。(阿梅里奥与 IBM 之间也有渊源,他曾在 IBM 公司工作了 18 年。)在合并过程中,他遭遇的第一大挑战就是为新公司选址:ThinkPad 笔记本部门原本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Raleigh),而联想的总部在北京。阿梅里奥最终放弃了选择,彻底取消了公司总部。他在新加坡办公,而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则迁至罗利,公司高层主管每个月在不同的地点举行会议。 明年 3 月,他们将在金边召开会议。 这种被阿梅里奥称为“全球外包”(worldsourcing)的方法似乎奏效了。联想第二季度的利润同比增加了两倍,股价自今年 1 月起已经增长了一倍以上,并创下了上市后的新高。阿梅里奥向《财富》谈了自己所理解的整合之道。

    围绕人才组建团队。今年 7 月,当联想宣布把全公司的市场部设在印度班加罗尔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什么是在印度?因为阿梅里奥觉得那里的团队实力最强。他把联想的软件开发部门迁到了北卡罗来纳,以便利用 IBM 公司在当地已有的根基和人才库。英语是全公司的通用语言,但阿梅里奥说,“当大家围坐在会议桌边时,就像在开联合国会议。”

    消除老顾客的疑虑。合并后没多久,联想便遭到攻击,当时有美国的议员说,曾是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客户的美国国务院不应该从中国生产商手中采购电脑。阿梅里奥邀请批评人士派遣观察员,并且向他们解释大部分著名的 PC 生产商都向中国分包业务。联想设法消除 ThinkPad 的老顾客的疑虑,让大家相信这个品牌高品质的声誉不会受到丝毫影响。阿梅里奥说,忠实客户的丢失率很小。

    立即重塑品牌。合并交易获得批准后,联想获得了在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上使用 5 年 IBM 标志的权利。一些公司高管认为,联想应该尽可能长时间利用 IBM 的商标,但阿梅里奥没有听从这些建议,而是决定提前两年撤去 IBM 的标识。公司为此举办了一次庆祝会,员工当场一起揭掉了计算机上的不干胶片。阿梅里奥说 “在公司里每天看别人的标识,工作实在太难了。”

    译者:钱志清

    联姻

    大型并购并非总能如人所愿地进行。下面让我们看看一些兼并的情况如何。

    Boston Scientific 与 Guidant,2006 年

    Boston Scientific 以高价兼并了心脏仪器生产商 Guidant;从那以后,公司深陷沉重的债务负担,难以自拔。

    戴姆勒(Daimler)与克莱斯勒(Chrysler),1998 年

    在这起跨文化的汽车交易中,整合过程始终未能出现,戴姆勒只得把克莱斯勒卖给了泽普世资本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

    富国银行(Wells Fargo)与 Norwest 公司,1998 年

    当这家金融服务公司收购了与之竞争的银行后,便把关注点放在员工身上;公司的利润是原先的 4 倍多。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