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Facebook将接管生活
 作者: Jessi Hempel    时间: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五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能利用显赫的朋友关系获得好处吗?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奥巴马总统曾利用它赢得大选,戴尔公司通过它招聘新人,微软公司新的操作系统借用它的创意。无疑,Facebook 拥有不少显赫的朋友。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能利用这些关系获得好处吗?

    作者:Jessi Hempel


扎克伯格又翻出了他在高中时代戴过的领带(摄影:DAVID YELLEN)

    对于彼得·里奇登斯坦(Peter Lichtenstein)来说,Facebook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之前,这位纽约州纽伯兹市居民曾加入过不少所谓的社交网站,但给他的印象都不怎么样。(“MySpace 太可笑了,” 他说。)里奇登斯坦是按摩师兼针灸师,已经加入了几个专业性的网上用户圈子。他最不想做的就是再多一个需要查看的收件箱。但是,一个朋友拒绝以任何方式传送他在泰国和印度旅行期间拍的照片,而只是在自己的 Facebook 页面上贴了一个链接,可能是因为这位朋友认为:很显然,所有人都在用 Facebook。

    因此,现年 57 岁的里奇登斯坦最近成为了 Facebook 的正式用户,成为其 1.75 亿庞大用户群的一员。Facebook 声称,现在新用户还在以每周 500 万人的惊人速度增加,使其成为糟糕经济境况下少有的亮点之一。如果 Facebook 是一个国家的话,其国民人口几乎与巴西相当。它甚至超过第 43 届超级碗橄榄球总决赛(Super Bowl XLIII)的美国电视观众人数,后者吸引了创纪录的 1.52 亿双眼球。

    但是,当下疯狂更新其 Facebook 页面的用户,并不仅限于技术娴熟的年轻人,该网站最初面向的用户群(18~24 岁的人)─大学生和研究生用户─现在只占全部用户的四分之一不到。最近加入的会员─正是他们推动 Facebook 增速的加快─是里奇登斯坦这些更为成熟的人群,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时间或意愿在网上花上大量时间与人分享东西。Facebook 最终开始改变了他们忙碌的生活,使之变得稍微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有趣。

    试登录 Facebook 网站,迅速查看一条消息,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浏览起一组新生婴儿的照片,这是在彼得森先生(Peterson)的英语课上坐你旁边的那个家伙上传的。那个笨人怎么会生出这么可爱的宝宝呢?他又是怎么在这里找到你的呢?很快,你就会查看你们共同朋友的情况。正是由于 Facebook 具有的这种黏性,用户停留时间大大超过同类网站。据市场调查公司 ComScore 的数字,Facebook 普通用户平均每月在网站上停留 169 分钟。而在谷歌新闻网站(Google News),用户平均每月花 13 分钟查看全球发生的新闻,在《纽约时报》网站(New York Times),用户每月只花 10 分钟。

    24 岁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最初计划是在网络上重建我们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该网站的“黏性”正是这一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网下,我们有时会偶遇老友并聊上几个小时,我们会翻阅跟家人的合影照,我们参加各种俱乐部。在 Facebook,我们可以以数字方式做这一切。另外,生活中,我们还会向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脸孔,例如我们与老友分享的“日常杂事”页面,也许并不适合让同事看到,或者不适合让正在大量加入该网站的老妈和奶奶级用户看到。现在,借助基本的隐私控制功能,用户可以与不同的朋友分享不同范围的信息。但是,最近我在 Facebook 总部所在地帕洛阿尔托市见到扎克伯格时,他像哲学家一样谈到要最终使用户能够在每个 Facebook 朋友圈中有不同的人格,就像惠特曼(Walt Whitman)在《我自己的歌》(Song of Myself)中如下诗句的在线翻版一样:“我包罗万象”(I contain multitudes)。

    但是,他的最终目标远没有如此富有诗意,也许还有些咄咄逼人:把 Facebook 转变成全世界的标准交际(和营销)平台,使它像电话一样无处不在和方便好用,但比电话更加具有交互性、手段更丰富和更加不可或缺。扎克伯格预言,你的 Facebook ID 完全就是你进入数字世界的门户。“我们认为,如果你能建造一个全球性平台,在那里你只需输入一个人的名字,就能找到他并与他交流。”他今年 1 月份对一群德国听众说。“这将建起一个极有价值的系统。”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