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裁员的代价比你想象的大
 作者: Geoff Colvin    时间: 2009年05月3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七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当然,裁员有时候无法避免。但在你举起大刀之前,想想这么做的实际代价吧。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Geoff Colvin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常说:“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每一个 CEO 在面对裁员的强烈诱惑时都应该想想这句话。你想拼命省钱,就不难计算裁员带来的节省,但要算出成本——真正的成本——就不容易了。所以,很多经理人并没有搞清楚成本大致是多少,而是以为成本就等于离职费。巴菲特会说,这是一个精确的错误。而且,公司会因此陷入麻烦。

    当然,裁员有时候无法避免。但在你举起大刀之前,想想这么做的实际代价吧:


绘图:Eric Palma

    品牌资产的成本。许多公司都定下了成为行业或本地“一流雇主”的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很有价值,因为在我们这个经济体,人才争夺战是长期不变的现实。裁员会对你们公司作为雇主的品牌形象及吸引人才的能力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

    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为了争夺最好的律师展开激烈竞争,可如今,它们当中大多数正在裁员。纽约的盛信律师事务所(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认为,此时可以给律师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用一年的时间从事公共服务项目,给了他们 6 万美元年薪外加福利的待遇。这虽然只有他们平常待遇的一半,但总比什么也没有好得多。而这也使得盛信在下一批法学院毕业生眼里更有吸引力。

    领导力成本。裁员使你失去未来的公司领导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你可能不知道具体是谁,但仍会遭到报应。上世纪 80 年代,银行和电力企业经受了严重挫折,现在这两个行业的高管都和我说,他们在 20 年后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有丰富经验、有知识的领导人,结果各级职位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匮乏。

    员工士气成本。即便幸存下来的员工,也付出了代价。领导力顾问沃利·波克(Wally Bock)说,他们“肯定感到难过,还担心自己的工作也丢掉” 。有时候,后果会更糟糕。信诺保险公司(Cigna)与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一项研究称,裁员后留下来的员工的医疗保险索赔急剧上升。

    资本市场成本。别指望宣布一次裁员就能让股价涨起来。贝恩公司(Bain & Co.)称,如果裁员是因为把两家公司合并成一家,股票有可能涨。但如果你把裁员仅仅当成削减成本的手段,华尔街也许会认为你这么做意味你有了麻烦,股价会因此下跌。

    再雇用成本。 经济上行时,这一天就会到来。你要面对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留住员工的公司可以很快做出反应,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Airlines)因在 2007 年困难时期裁掉上百名飞行员而学到了教训。当年年底,业务开始好转,由于没有足够的飞行员,公司被迫取消数百个航班。之前未裁的飞行员的飞行任务安排过紧,到了月末,他们都用尽了极限飞行时间。公司不得不召回并留住被辞退的飞行员。

    这次衰退十分严重,能避免裁员的公司不是很多,但有些公司做到了。不裁员,又该怎么做呢?丰田(Toyota)继续给员工发工资,但让他们去参加培训、教育和公共服务项目。亚特兰大市不久前降低了 10% 的工时和工资。联邦快递(FedEx)实行分级降薪,一线员工少降,管理人员多降。还有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flac),它成立 54 年来从未裁过员。公司的企业培训副总裁珍妮特·贝克尔(Janet Baker)跟我说到过这一纪录怎样促进了一个良性循环:“大家都知道我们从未裁员,都好好地照管我们的资源,确保我们不裁员。”不裁员的价值有多大?裁员的代价到底多高?要记住代价很高,即便你并不确切地了解。

    译者:古正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