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绿色就业机会
中国整体上拥有创造绿色就业机会的最有利条件。打造绿色经济,解决就业和环境危机,需要中央、省、市政府的协调行动 作者:鲍杏婷 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可以解决由于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环境和就业两个重大的问题。 全球经济危机之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就业问题的迫切性。2008 年和 2009 年间,700 万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就业机会,其中包括 100 万于去年毕业,但仍然待业的学生。另外,大约有 2,000 万失业民工已返回家乡,可见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人民生计打击重大。 即使到了经济复苏的时候,创造就业机会在中国仍是一个长远及严峻的问题。随中国日益富强,各产业的生产力不断提升,公司聘用比原来更少的工人便可得到相同的产量。尽管劳动人口越来越多,工厂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却令制造业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实际上,资本密集型和二氧化碳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稳定地下降。在中国,3% 的 GDP 增长速度在上世纪 80 年代可以增加 1% 的就业机会;到了 90 年代,近 8% 的 GDP 增长才得到同样的 1% 就业增长;到了最近这几年,同样的就业增长更是需要 10% 的 GDP 增长。虽然生产力的起飞导致国民收入和财富日增,但国家必须为未来的劳动力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长远来看,情况更具挑战性。到 2025 年,中国将有多达十亿劳动年龄的人口。与此同时,人口将迅速老化。美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预计,中国的老年抚养比率将由目前的 16(名老人)比 100(名工人)增到 2025 年的 32 比 100。这意味工人需要被雇用于高附加值 (high value-added) 的工作,以应付较高的人口赡养负担。
此外,中国政府也正准备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 12 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制定“京都议定书”期满后减少温室气体的新条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首次订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减少依赖碳密集型产业。 发展低碳的绿色产业可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包括跟碳减排直接有关的产业,以及与改变生产流程以满足更高环境标准的传统产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球的绿色职业在 20 年内可能多达 1 亿个, 这大概占 2030 年全球 50 亿劳动人口的 2%。其中的一些绿色的工作将是新创造的就业机会,而另一些将取代现有的工作。根据类似比例,中国到 2030 年的劳动人口达到 10 亿,绿色职业可多达 2,000 万个。 问题是,亚洲各经济体有否创造绿色就业机会的合适条件?亚洲企业领袖协会 (Asia Business Council) 的“绿色就业指数”认为,中国拥有创造绿色就业机会的最佳条件。该指数分析了 13 个亚洲经济体目前在网上招聘的绿色职位,各种绿色产业的市场潜力,环保、科学、工程和管理人才供应,政府环保的绩效,以及绿色就业政策的发展。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整体上拥有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最有利的条件,其次是日本和印度。中国绿色人才需求量高,平均每天有数千个绿色职位在招聘,是其他经济体的两倍。国内各种绿色产业正在迅速增长,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风力发电拥有最高的累计装机容量,其次是太阳能。中国也拥有最多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LEED) 注册的建筑物(这是最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估国际标准)、可持续农业的土地和可交易的核证减排额 (emissions reduction credits)。人才供应方面,中国四年制大学的科学和工程毕业生是全球最多的,而在私人和公共企业工作的管理人才越来越多,要培训部分管理人才成为绿色产业的管理层,指日可待。再者,很多中国一流大学已广泛提供环保工程学科。这些市场机遇和人力资源,将大大提升绿色职业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未来目标是到 2020 年把对煤炭的依赖由 74% 减至 54%。政府的目标是在 2006~2020 年间在可替代能源上投资 2.7 万亿元,其中的重点是改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可创造绿色职业的基础设施包括扩建、设计和安装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还有改善现有建筑的节能系统和建设新的节能建筑,以及废物管理及循环再利用。政府更可以为新的和现有的员工提供绿色在职培训,支持国内环保企业的增长,特别是研究开发等高附加值的活动。 打造绿色经济,解决就业和环境危机,需要中央、省、市政府的协调行动。协调一致的努力,可超越单一环保或能源部门的政策实施。这样做可拓展中国国内的高附加值产业,创造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并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作者鲍杏婷(Janet Pau)为亚洲企业领袖协会项目总监。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