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25个绿色谬论
 作者:    时间: 2010年06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六十五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近段时期以来,思维最具前瞻性的公司正努力朝绿色方向发展。可问题是,人们对于什么真正有益于环境、什么无益于环境还是感到很困惑。在本文中,《财富》杂志要澄清25个常见的误解,涉及我们吃的食物、购买的商品和旅行的方式,以及我们使用的能源。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食品

1、谬论:瓶装水比自来水安全

实际情况:自来水符合更严格的政府标准

    美国人每人每年喝掉28.5加仑瓶装水,丢弃数十亿个塑料瓶。诚然,瓶装水饮用方便,但是它比传统的自来水更健康吗?“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瓶装水比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更安全。”非营利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温迪·戈登(Wendy Gordon)说。原因在于,自来水的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均比瓶装水严格得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要求大都市每天要在独立实验室对自来水做12次细菌检测。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规定,瓶装水每周只需做一次细菌检测。此外,太平洋研究所(Pacific Institute)的彼得·格雷克(Peter Gleick)说,在同一个州内封装、销售的水——约占美国境内瓶装水销量的70%——免受联邦政府的管理,因为它并没有跨越州界,由此使得对瓶装水的“保护前后矛盾”。

    ——Dody Tsiantar

2、谬论:购买本地产的食物更环保

实际情况:这取决于你的食物是如何生产和运输的

    消费本地种植的食品有利于小农场主,但从生态逻辑角度来看,这未必是最有效的办法。Oxfam International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题为《公平的里程——重绘食物里程图》(Fair Miles─Recharting the Food Miles Map)的报告显示,由西班牙运往英国的西红柿也许比在英国的温室里种植的西红柿更环保,因为后一种过程需要能源密集型的种植技术,以及更多的化肥,而且还有可能降低土壤肥力。该报告说:“食物里程标准并不总是标杆。”

    ——Dody Tsiantar

3、谬论: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不用杀虫剂

实际情况:有机的标准需要更严格点了

    事实上,在有机农业中,许多种杀虫剂都是允许使用的,而且有些杀虫剂仅用很少的剂量就会产生致命伤害——如硫酸烟碱和石硫,根据FDA的要求,二者必须标注“危险”警告标示,但根据有机农业的指导原则,它们均可使用。

——Joshua Brau

4、谬论:汽车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之一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你喜欢大口咀嚼的汉堡包的情况其实更糟

(插图:L-Dopa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的报告指出,家畜(尤其是牛)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它们产生的温室气体多于交通运输工具。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温室气体中,肉类生产的排放量占18%,车辆的排放占13%。其他研究结果显示肉类生产排放量的比例甚至更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牛肉是最大的禁忌。”《炙热星球的饮食》(Diet for Hot Planet)一书作者安娜·拉佩(Anna Lappé)说。“牛产生一磅肉所需的饲料最多,而且与其他反刍动物一样,牛在消化食物时会排放甲烷气体。”拉佩是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的董事会成员。

——Dody Tsiantar

5、谬论:塑料容器可以在微波炉内加热

实际情况:还是用陶瓷容器吧

    诚然,你反复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盘上有三角形的标示——也就是说你可以放心使用,对吗?不一定。即便是贴了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安全标示,它也有可能是不安全的。“盒子上的标签并不表明塑料不会爆裂、融化或破裂。”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温迪·戈登说。危险是切实存在的: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的一种物质——双酚A,也就是众所周知的BPA,有可能渗透到你的食物中,从而破坏你的荷尔蒙系统。塑料容器生产商强调,它们的产品符合政府的安全标准。不管怎样,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戈登建议,不要用塑料碗盘加热剩菜剩饭。可以使用陶瓷器皿。“这只要多花一秒种。”她说。

—— Dody Tsiantar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