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六千亿美元的挑战
 作者: Carol J. Loomis    时间: 2010年09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倡议全美亿万富翁承诺于有生之年或去世时捐出至少一半身家。如果这场运动取得成功,或将改变慈善事业的面貌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就在一年前的2009年5月,有媒体爆料说,美国最富有的两个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纽约市秘密组织了一次亿万富翁餐会。据称,餐会由戴维·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主持,与会人员中包括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和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餐会的主题是慈善。

    面对媒体的一再追问,巴菲特和盖茨拒不回答。这显然不能打消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它们用各种各样的字眼描述这次会议:《慈善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形容其“前所未有”;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ABC News)和《休斯敦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大肆渲染其“神秘色彩”;《纽约》(New York)杂志一篇诙谐模仿文章幸灾乐祸地想象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在奥普拉面前表现出粉丝受宠若惊的情景。一家广播电台勾勒了一幅黑暗的场景:“女士们,先生们,一场阴谋正在酝酿之中,这对其他人大为不利。”不,不是这样的,曾经与会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前首席执行官帕蒂·斯通西弗(Patty Stonesifer)极不情愿地站出来澄清谣言。她告诉《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这次餐会仅仅是朋友和同事之间讨论慈善想法的聚会。

    事实确实是如此。但这次讨论——本文将首次对此进行全面介绍——却可能极大地改变美国人的慈善捐赠行为,促使他们提高捐赠数额。通过这次餐会,盖茨和巴菲特开启了一场运动,可谓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募捐活动。他们欢迎任何类型的捐款者,但其中最直接的目标是亿万富翁,希望这一群体大幅提升对慈善团体的捐赠。但在纽约举办那场餐会时,这一希望尚未形成具体的计划。随着另外两次餐会的举行(均未披露),巴菲特和盖茨夫妇终于形成了一个目标:从《福布斯》全美400富豪榜单开始,推动超级富豪承诺——仅仅是“承诺”而已——在有生之年或去世时至少捐出一半身家,用于慈善事业。

    毫无疑问,该计划将巨幅提升慈善捐款的数额,但具体的捐款规模还是个谜,容我稍后介绍。首先,我要对本文稍作交代。它首次公开披露了巴菲特、梅琳达和比尔·盖茨倡议的慈善承诺活动。过去几个月间,随着该计划逐渐展开,《财富》杂志采访了三位发起人,以及一些已经加入“盖茨/巴菲特运动”的亿万富翁。

    某种意义上说,本文也是对《财富》另外两篇以巴菲特为主题的封面报道的呼应。第一篇发表于1986年,名为《你要把全部身家都留给孩子吗?》,巴菲特在回应中特别强调不会。第二篇文章写于2006年,文中披露巴菲特有意将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持有的股票逐步捐赠给五个基金会,主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有关巴菲特处置财富的计划,参见附文)。

    此后四年间,巴菲特共向该基金会捐赠了64亿美元,外加将于今年夏季提供的2010年捐赠。同期,该基金会利用巴菲特的捐款和盖茨夫妇的巨额捐赠大幅提高了慈善活动经费,达到每年30亿美元左右,大部分用于全球健康事业。举一个小例子:受到盖茨基金会巨额资助的疟疾药物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与诺华制药公司(Novartis)合作开发好吃的疟疾药片,分发给24个国家的数百万儿童服用——儿童是该病的主要受害者。

    有关2006年巴菲特特别报道也是我本人、《财富》杂志的资深自由编辑卡罗尔·卢米斯(Carol Loomis)撰写的。此外,我还是巴菲特的多年好友,并为他编辑向伯克希尔股东发表的年度致辞。通过他,我和丈夫约翰·卢米斯(John Loomis)还结识了梅琳达和比尔·盖茨。卢米斯夫妇甚至偶尔还跟沃伦和比尔一起打扑克,作为对家开战。

    回到我们的正题上,“盖茨夫妇/巴菲特倡议”将给慈善业带来什么好处?这一问题从一开始就取决于一个谜:美国最富有的人现在的捐赠规模。由于多数人都不公开自己的捐赠,局外人很难揭开这一面纱。因此,《福布斯》400富豪榜,无论是就富豪人选而言还是就其净资产而言,也许是最接近的(尽管是一个大胆的)估测。(巴菲特说,据他所知,有两名伯克希尔股东应该列入榜单,但却榜上无名。)比尔·盖茨一语中的:“这个榜单不准确。”

    尽管有上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该杂志称《福布斯》400富豪榜上榜者2009年净资产合计大约为1.2万亿美元。因此,如果这400人在有生之年或去世时捐出一半家产,那就是6,000亿美元。你可以把这一天量数字视为巴菲特和盖茨夫妇期望的捐赠额,而且是最小值。

(插图:Riccardo Vecchio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