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宇:投资方程式的漂亮解法
在采访者的记录中,龙宇是个性鲜明、风格凌厉的投资人;在创业者的表达里,龙宇是同理心强、性情温和、言语动人的知心姐姐。作为BAI的创立者与过去十年以及未来不知道还有多少年的掌舵者,尽管已经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势力,龙宇仍旧更喜欢把自己描述为这个时代的配角。
龙宇信仰“日有所进”的“复利成长”,喜欢每天前进一点,“踮起脚尖来,再高个半厘米”,并且“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成立十年,BAI从1亿到30亿美元管理规模,收获10个IPO,20多家独角兽公司,龙宇认为这只是刚刚过完了“学徒期”。
龙宇不觉得过去十年很辛苦,反而认为学徒其实是很轻松的时候。“第一,无知者无畏;第二,心无旁骛,心态放得很低,无论做点什么,只要是有正反馈,就都会很积极,很受鼓舞。”
现在学徒期结束,BAI进入成长期,也开始经历成长的烦恼。“团队的建设与成长”是最大的焦虑之一。“其实今年如果静态去看,团队成员现在各方面的素质和成绩都比去年更好,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动态要求已经提高了。”龙宇说,“因为我看到他们的起点,比我当年的起点来得高,他们拥有的资源要比我当年更多,我自然期待他们的成长速度比我更快。”这种因为期待而产生的烦恼,催生了龙宇多一重的压力。“雷厉风行的节奏和静待花开的耐心如何平衡,确实让我纠结。”她略带无奈地说,而且这无奈的确不是装出来的。
经过十年学徒期,龙宇越来越认同自己是在“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的过程中迂回着螺旋上升。这个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的过程,就像她并不掩饰对过去十年BAI整体成绩的认可,却又一再强调“一般,非常普通。”
“过去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类似‘我嗨了,我兴奋了,我激动,我自豪了’这样的时刻,真的有吗?”龙宇问。紧接着她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没有。对我来讲,没有到高点,一次都没有体会到那样的心跳。”
她面色平静地提到BAI“做得不算差,肯定是有些小成绩的”,不过下一秒钟,她又换上了严厉班主任的口气,把这个不算差的小成绩形容为“在59分到61分之间晃荡。”
龙宇总结过去十年BAI是在做一些基础建设:“知道一个基金应该怎么运行,对中国市场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如何搭建一个团队,不断迭代进阶,越来越有清晰的概念。”
学徒期的十年中,龙宇不讳言无论是概念中还是实践中,都“有胜有负”,她的意思是,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收获则是变得越来越客观。
在斯坦福商学院接受的全世界最“原教旨主义的”VC教育,内化为她对投资的认知:“总要有些人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论和价值投资的信仰,我们愿意加入这些人,相信这最终是历史的主流。”
这听起来带着历史责任感的表白,在VC这个行业已经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的背景下,成为BAI与龙宇在过去十年投资脉络的注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创投抬举到全民关注几乎像是对待娱乐明星一样的高度。在这样的热闹下面,就更需要冷静的观察者与投资人。”龙宇说。
冷静观察者与投资人龙宇在学徒期结束之后的下一个十年,想要有机会大声唱出来,让自己“嗨到”。
“大时代的大舞台布景华丽,剧情精彩跌宕,能有幸上场扮演一个配角都是难得的机遇。虽然重要的是已经上场。但是我还没有唱出High C来,我在合唱团里乖乖地唱着和声待了很久,有时候也也想唱一段主角,让人群听见我们的声音。”
这不是龙宇在2007年年底着手创立BAI时当即就有的想法,而是“越到后来越多憧憬。”她说这是一个很诚实的追寻与成长的过程,“在投资案例上不断地收到正回馈,共同成长的创业者一个个脱颖而出,并肩合作的机构都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一路看齐,保持不掉队,就一起成为时代的主流了。”
龙宇确信BAI将是2019年最活跃、出手最多的风投基金之一,“也许是前三名。”她说。
尽管看上去永远都是不着急、反周期,但龙宇说BAI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节奏,“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一路奔跑,踏歌而行。”
2007年年底,贝塔斯曼筹备在中国成立BAI时,正好遇到所谓的第一次资本寒冬,很多观察者将其视为这个以贝塔斯曼为唯一LP的投资机构能够迅速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外部机会,而龙宇则说,寒冬只会影响穿着,不会影响体质和性格。言外之意是,资本寒冬只可能促使BAI进行细节上的战术调整,而无法影响战略,和投资风格更不要说作为一家投资机构的与生俱来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这是属于“基因”层面的注解。
“寒冬只不过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家心态的变化。”龙宇说,“成熟的投资人,这个时候情绪会受影响,但投资行为不应受到情绪绑架。他的工具箱里,应该有更多可供腾挪的手段。”
BAI和龙宇的工具箱里可供选择的手段显然丰富,事实上,她的确应对自如,但这并不妨碍她以风险投资的标准评价自己“稳重有余激进不足”。谈起那些自认为不够“进取”的遗憾,她用当初“错失滴滴”的案例做注脚,并说“自己的难受自己知道”。频繁地被不同的采访者问起这个话题的一个正面后果是,至少从表面上看,龙宇对这件事情已经脱敏,即便她说起时,还会说“如果自己跟一个六合彩擦肩而过,原因只是因为那天早上犯懒不愿起床,肯定会加倍责备自己,并且一直放大自己的这个缺点。”
不过,她很快补充说,作为成熟的投资人,不能止步于嗟叹,更重要的是深究背后的动因,避免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到底是输在判断上,执行上,到底是外部原因还是自身问题,一定要复盘深究。”
这种因为保守而引起的“错过”以及“复盘深究”的结果,是龙宇“不以自己的个人风险偏好去定义项目”。龙宇说自己在做投资时,很少会“杀错”,但是“底线太高,会漏过很多东西”。
“低估一个项目”的事情还是发生过,龙宇说还是要对未来给予更多充满激情的想象,而自己要在这方面进行自我纠正,一种办法是特意招收风险偏好与她本人不一样的人,“讨论的时候,我在小合唱的范围之内,尽可能更激进一点,我会支持他们更勇于冒险的决定,或者说不以自己的决定为决定。”她说。
作为投资人,有机会看到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当年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时的样子,“我见过寻求A轮融资的张一鸣,当时我看不懂他,下一次再看到类似的人,我会比当年的我更敢于相信。”
龙宇讲述这件事情时,显然没有说出全部的事实,当年她不是完全没有看懂今日头条或不够欣赏张一鸣,相较于“错过”,“主动放弃”更接近事实。当年今日头条因为未克服的版权问题还在饱受质疑,这很难不让她犹豫。不过,尽管没有直接投资今日头条,龙宇还是试图推动其投资的凤凰网去研究是否有机会成为今日头条的投资人,她告诉凤凰网的CEO刘爽,“有家公司会是你未来理想的样子。”
在创业者的口中,龙宇是一位“好投资人”,即便是并未获得BAI投资的人,也会坚持这一看法。龙宇将这归因于她跟创业者谈的,都是真的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创业者的沟通关键在于非常好地了解他们的诉求,有时甚至是他们自己都看不见的潜在诉求。”龙宇说。
“如果公司面临未来三个月的生死线,作为投资人却自我陶醉地在董事会上大讲自己一战封神案例里的成功学,洋洋洒洒又形而上。并不坏的初衷可能是想激励创业者,想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获得创业者更大的信任,但那个时刻如果不在创业者的语境里,无论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龙宇说。“相反,如果真的说中创业者当下的最痛点,哪怕观点和他针锋相对,哪怕他一时情绪接受不了,给他时间,一定会进入下一步更深层次的有效沟通。”
龙宇承认自己“尽管声音动听但并不总是轻言细语”,她也有提高声量的时候。
龙宇愿意聆听,让创业者多说,自己少讲,但这不代表她不会把创业者不爱听的观点很重地说出来。
“哪怕有的时候很不顺耳。无论当时面子上是不是挂得住,但真心迟早能被体会。”她说。
****
《财富》(中文版):你认知中的“好的投资”是什么样的?
龙宇:好的投资应该是“美”的。人们说数学是美的,物理是美的,有的投资表现就像三级跳简洁优美,一下子就拿出非常漂亮的指标曲线,这样的投资就是美的。简洁优美的投资,从生意逻辑上能看到,从产品设计上能看到,从投资结构上能看到,从融资节奏和退出上也能看到,这就是三级跳。我觉得这是美的,是和数学之美、音乐之美一样的。带感。
《财富》(中文版):底线过高会影响收益,作为投资人,你对底线的设置是否会有调整的弹性?
龙宇:无论底线也好,上限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划定的边界,生意人的最高道德当然是用金钱来给予回报。但是天下有做不完的生意,每个人只能做其中一部分,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人做的都是命题作文,每个人玩的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游戏,在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过程当中,把能做的生意做到最好。有的时候为了坚守底线,看起来好像是放弃了什么,但是底线也可能帮助你避开了多少风险,这是非常简单的生意的总体计算。坚守底线让我失去了好多好多的赚钱机会,可是也帮助我避开了很多很多赔钱的陷阱,一正一负加起来赢得多就好了,还是要看自己选择做什么生意。
《财富》(中文版):你如何避免你与创业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影响你们的交流?
龙宇:在这一关系中,我是弱势的。钱已经投下去了,我们能对他有什么控制?我自己心里面一定要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我是弱势的。从法律上来讲,我们投的都是风险投资,有这样的认知,才能跟创业者开始对话。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看清了这个现实,对话应该至少是平等的。我在降低期待接受创业者有可能失败这一事实,之后投钱下去,创业者在驾驶座上,我所做的一切最多是在副驾位置上帮着看看路,甚至后排座位上跟他一道往前开,把命运交付给他。
《财富》(中文版):投资江湖有了新的入局者,BAI如何应对更强更多的竞争?
龙宇:我们一直在应对,就是与时俱进。拥抱变化啊。机会比挑战多。中国这个投资江湖的成长速度是世界第一的。我刚刚回国的时候,除了IPO没有别的退出方式,没有什么人投资,市场上没有什么并购交易,没有买家。但是现在,腾讯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700多家被投企业,体量、声势、速度、布局方向、金额在全世界不但都是前所未有的,还是闻所未闻的阿里巴巴在投资并购上出手也非常豪阔。这都是潜在的退出买家。当然现在中国互联网前30名的公司可能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团队和投资部门,这个市场上就有了非常多的新兴力量,带着资源来,也带着战略诉求来。我们生活在这个行业里,既有上游又有下游的人,当然要不断地去观察买家和接盘侠、上下游生态端的变化,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