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搜索结果
 
  • 中国式慈善困局

    Bill Powell 2011-10-12 09:43 发现相似文章

    去年,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造访北京,他们本以为此行绝对不会引发争议。两人和一群富有而成功的中国商界人士共进私人晚宴,探讨了一个看似安全无害的话题:慈善。中国博客界闻风而动,议论纷纷。彼得•巴菲特承认,“并非所有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这样说还算是客气的。富人向慈善事业捐款这一话题在美国或许不会产生...

  • 戴尔困局

    Kevin Kelleher 2012-04-11 08:15 发现相似文章

    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Dell)是否正面临转折点?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逐步把公司发展成了一家大型企业。五年前他重回公司一线掌舵,而现在他已做好了准备,即将再次出击。公司重振旗鼓效果如何,未来数月非常关键。戴尔股票在1995年到2000年初的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辉煌的增长,即使在科技板块也名列前茅。公司股价上...

  • 戴尔困局

    Kevin Kelleher 2012-04-11 08:15 发现相似文章

    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Dell)是否正面临转折点?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逐步把公司发展成了一家大型企业。五年前他重回公司一线掌舵,而现在他已做好了准备,即将再次出击。公司重振旗鼓效果如何,未来数月非常关键。戴尔股票在1995年到2000年初的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辉煌的增长,即使在科技板块也名列前茅。公司股价上...

  • 慈善创新

    Lee Clifford 2016-04-10 03:00 发现相似文章

    《财富》(中文版)-- 只需要刷一下卡,你就能购买一台剪草机、叫一辆车或者是找到一位约会的伴侣。但是,如果为一项慈善计划提供资助,你就经常需要点击通过好几个界面,回忆冗长的密码,并且输入信用卡号码(更不用说,你还得决定是否选用伴随你一辈子的动物日历和直邮推销)。Dunham and Co.公司在2...

  • 慈善的力量

    Bethany McLean 2006-12-01 08:00 发现相似文章

    作者: Bethany McLean比尔•盖茨有钱,但比尔•克林顿却有无人可及的鼓动大众、移山填海的能力。他竟然能说服鲁珀特•默多克加盟他的事业。让我们看看这位前总统是如何借用商界的力量来抗击非洲艾滋病和其他各种灾难的当黑色 SUV 开上山顶,停在卢旺达荒凉的鲁文卡瓦维村低矮的房屋前时,人们开始欢呼...

  • 中国式扶贫

    杨安琪 2018-03-19 03:00 发现相似文章

    中国贵州丹寨的万达旅游小镇大水车,是直径达26.08 米的世界最大水车。中国贵州即将来到最寒冷的季节。这块土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斜坡面,2月初在寒潮侵袭下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小雨让路面结冰,对于多山的贵州而言,一个真正的冬天即将来临。比寒冷更可怕的是贫穷。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而...

  • 中国式洗钱

    鲍大雷 2012-12-14 06:45 发现相似文章

    2012年12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曾帮助22家中国公司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在美借壳上市的周华康(华纳国际投资集团负责人——译注)提起了诉讼。其中一家公司汉广厦房地产(China HGS Real Estate)按周华康设计的方案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一度因为股价低于1美元...

  • 中国式“常理”

    王翔 2012-11-23 11:25 发现相似文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股市已成立二十多年,国人对金融、经济的一般常识也不再陌生,连菜场阿姨都知道GDP、CPI等名词。但即使这样,年复一年仍有很多不符常理的事情轮番上演,让很多金融从业者只能在感叹之余,将常识理论暂放一旁,去适应这个市场。在我印象中,最为鲜活的不符常理的例子就是2007年到2008年间的“...

  • 慈善改变生活

    聂晶 2014-09-26 12:00 发现相似文章

    《财富》(中文版) -- 曾经有记者问盖茨:“挣钱与把钱捐出去,哪一个更带给你责任感上的挑战?”盖茨的回答是:“挣钱与捐钱都是很大的责任,也同样让人享受。与聪明的人谈论一个长期的规划和挑战,取得一些突破总是开心的,不管我们谈的是一个伟大的软件还是一个新的药物或新的治疗方法。”其实,200多年前,亚当...

  • 中国式的“guanxi”(关系)

    胡泳 2007-05-01 08:00 发现相似文章

    关系甚至比商业机密还重要作者: 胡泳盛宣怀就官与商的关系说的一番话,可谓道出了中国早期企业家的切肤之痛: 在中国创办企业,“创始不易,持久尤难,倘非官为维持,无以创始;若非商为经营,无以持久。”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的办厂经历,是对盛宣怀的话的最好注解。当时,有能力兴建企业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