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道循理,审时守度
作者:胡泳1973 年底至 1974 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帛书,其中帛书《老子》乙本卷前有四篇古佚书,帛书上面原有篇题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但帛书整体并未见其名。关于此四篇帛书的题目,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唐兰先生首倡帛书即为《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黄帝...
-
执道循理,审时守度
作者:胡泳1973 年底至 1974 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帛书,其中帛书《老子》乙本卷前有四篇古佚书,帛书上面原有篇题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但帛书整体并未见其名。关于此四篇帛书的题目,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唐兰先生首倡帛书即为《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黄帝...
-
审三名,执六柄
作者:胡泳上篇专栏说,《黄帝四经》强调保持由职位等级而产生的各人的“本分”,认为“主主臣臣,上下不越者,其国强”(《经法·六分》)。在作者看来,这种等级名分制度是社会稳定有序的保证。这与管仲、孔子的“正名”主张极为相似。管仲说:“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管子·枢言》);孔子也说:“名不正...
-
审三名,执六柄
作者:胡泳上篇专栏说,《黄帝四经》强调保持由职位等级而产生的各人的“本分”,认为“主主臣臣,上下不越者,其国强”(《经法·六分》)。在作者看来,这种等级名分制度是社会稳定有序的保证。这与管仲、孔子的“正名”主张极为相似。管仲说:“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管子·枢言》);孔子也说:“名不正...
-
君道与臣道
作者:胡泳《经法•道法》中多次谈到“执道者”。“执道者”能深刻广泛地观察体悟万事万物的道理,还能了解“君道”和“臣道”所应存在的分界。陈鼓应认为,《经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关於主道、臣道的界说(“中达君臣之半”,此处的“半”通“畔”,意为“界限”)。“《四经》中,虽然提出了‘君臣之半’之概...
-
君道与臣道
作者:胡泳《经法•道法》中多次谈到“执道者”。“执道者”能深刻广泛地观察体悟万事万物的道理,还能了解“君道”和“臣道”所应存在的分界。陈鼓应认为,《经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关於主道、臣道的界说(“中达君臣之半”,此处的“半”通“畔”,意为“界限”)。“《四经》中,虽然提出了‘君臣之半’之概...
-
形名参同
作者:胡泳《黄帝四经》看重“名-实”关系,欲通过这一关系来区分对与错,从而找到治理国家的方法。上篇专栏已经分析了“道-形名-治理”的逻辑推进关系,由此,统治者作为“执道者”如何审查“形”、“名”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先秦法家明赏罚的重要治术,是“形名参同”。形名,形体名称;参同,参验查证。形名参同讨论...
-
形名参同
作者:胡泳《黄帝四经》看重“名-实”关系,欲通过这一关系来区分对与错,从而找到治理国家的方法。上篇专栏已经分析了“道-形名-治理”的逻辑推进关系,由此,统治者作为“执道者”如何审查“形”、“名”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先秦法家明赏罚的重要治术,是“形名参同”。形名,形体名称;参同,参验查证。形名参同讨论...
-
天道与治道
作者:胡泳黄帝之学早期有可能是借助于《老子》的政治思想衍生出来的。就拿“道”来说,《黄帝四经》论“道”,有明显的从天道到治道的味道。在老子的思维中,“道”至少具有两层意义:其一与一种内在于万物而又超越万物的特性相关联,同时也作为万物生成的源头;其二则是陈述“道”的规律性指导。换言之,“道”在老子的体...
-
天道与治道
作者:胡泳黄帝之学早期有可能是借助于《老子》的政治思想衍生出来的。就拿“道”来说,《黄帝四经》论“道”,有明显的从天道到治道的味道。在老子的思维中,“道”至少具有两层意义:其一与一种内在于万物而又超越万物的特性相关联,同时也作为万物生成的源头;其二则是陈述“道”的规律性指导。换言之,“道”在老子的体...
时间:
作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