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新冠疫情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机会

黄河
2020-02-20

这也意味着,疫情之后“一带一路”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大型中国企业化解风险的主要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将在这里加强业务实际运营能力和赚钱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去花钱投资。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不仅让国家层面措手不及,出海的中国企业几乎一时也无有效应对之策。加上整体经济形式并不乐观,进出口市场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疫情似乎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再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危中有机,整体形势不佳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对大型的中国企业来说,今年反而是进行全球生产资源和资产配置的好时期,因为疫情足以让每个企业的决策者意识到,需要在全球各地都有能自我运转的实体业务,才能足以抵消某个单一国家市场出现的“黑天鹅事件”风险。

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全球资产配置的主要地方,中国企业开始看重“一带一路”而非欧美市场。这也意味着,疫情之后“一带一路”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大型中国企业化解风险的主要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将在这里加强业务实际运营能力和赚钱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去花钱投资。在欧美地区,中国企业还会保持收缩状态,等待合适的新时机。

在“一带一路”上闷声发财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的重视在去年已经出现了苗头。如果说前几年更多是响应倡议号召,去年起则是真正有所收获。去年前11个月,中国公司签署了价值近128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合同,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41%。

与之相反,中国企业以在欧美市场进行投资开展业务的权重则不断降低。在美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收购活动从2016年的逾600亿美元,骤减至2019年的不到50亿美元;在欧洲,并购金额从2016年的逾900亿美元减少2019年约100亿美元。

此消彼长背后,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进入了业务运营增长的轨道,这使得它们愿意在这里投入更多。如果用西方跨国公司的话语来看,就是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均GDP为1.2万美元及以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始游刃有余,而在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市场,却整体在收缩。

很多“闷声发财”的中国企业比比皆是。一家国有大型土木工程公司,十多年前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主要业务是修建产业园,年年投入年年亏损。但去年开始随着当地经济发展,这些产业园变成了另一种类地产项目,围绕产业园进行商业项目开发,几乎所有的亏损都变成了盈利;另一家新能源领域的民企,在巴基斯坦投入了五年,前年起进入收支平衡,去年在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销售收入达到了50亿人民币;国内一家机械重工企业,其海外事业部主要业务范围就在“一带一路”上,去年任务是完成销售额100亿人民币,结果只用了11个月就达标。

以上这些案例只是局部,并不反应所有在“一带一路”上中国企业的情况,官方也没有整体情况的统计数据。但“一带一路”上一些中国企业逐步进入收获期却是事实,这些企业在疫情结束后,肯定会持续加大在“一带一路”上的业务量,以弥补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的损失。

需要三足鼎立格局

与此同时,还是要客观的看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的业务增长只是开始,多数中国企业在此的业务还只占到整体的很小一部分或者是零头。这并不足以带来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如果出现比疫情更为极端的情况,比如中国市场的业务突然大幅度下降到关停,“一带一路”的业务还难以在短时间内补上。

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花更多的精力来形成当地的造血能力,扎根当地深入了解需求,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对欧美市场,虽然在此地投资降到了低点,但也并不能受政治因素影响而减小业务量或者放弃,西方跨国公司成熟的全球治理模式还是值得借鉴——多数大型西方跨国公司,基本都会按照地理位置把业务分为美洲区、亚太区、中东非洲区及欧洲区。当然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整体还是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些全球业务均衡的跨国公司,基本这四个区域的营收水平相当,这足以让其在某个区域业务出现问题时候,其他区域的业务能冲上来补上,以化解全球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波动带来风险。

举个简单例子,在2018财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销售曾经大跌了27%,但其他市场的增长,把这个空缺补了回来。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整体销售额增长了1%以上,美国本土、加拿大和德国的销量都出现“创纪录”的增长,因而在这个财季,苹果依然收获了保持了843亿美元营收,甚至还小幅超出市场预期。

这个逻辑对中国企业同样有效,只不过中国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特点把全球业务分为中国(亚太)区、“一带一路”区和欧美区。这三个区,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现在中国企业只是在“一带一路”区有了一些成绩,欧美区还需要更多的摸索,要形成这样的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走。

全球资源调配背后的能力

如果说此次疫情对中国企业还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意外地展示了中国企业具备在非常时期,以公司力量来调配全球资源来集中支持一地的能力。这在其他成熟的欧美跨国公司身上并不多见。

客观的说,民企和国企的表现都不错。在疫情开始没多久,复星就调集欧洲、美洲等地的员工采购亟需的防护服等医疗物质,并完成通关等一系列工作;阿里巴巴在印尼、以色列采购物资并快速配送到湖北。而徐工这样的国企,则在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通过自己的子公司和经销商,募集了大量医疗物资,并且给全球合作伙伴,发出倡议,号召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帮助。

这种跨国的大型资源调配,反应的是公司内部的快速响应能力、应急能力和管理能力。首先在全球市场都要有子公司分公司的布点是基础;其次这些布点要有实际正常开展的业务和稳定的员工团队,才能在短时间内发动需求并采取行动;第三,最重要的是需要有跨国、跨部门的协同能力和统一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如果仔细观察,很多企业调配资源执行迅速的地方都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尤其以东南亚和中东一些国家为主。这也显示了这些企业在“一带一路”上,无论它们是直接开展海外投资,还是收购海外资产进行充分融合,都实际有了不错的业绩或者稳定的战略。

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看,这种紧急调配全球资源的能力证明了一点,即中国企业经过这几年海外市场的摸索,已经过了“交学费”的时期,开始稳步进入收获期。而这些经验的不断积累,无论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还是在全球其他地方的进一步扩张,都能提供支持。(财富中文网)

作者系出海传媒CEO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