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瑞幸与常识的距离

杨安琪
2020-04-03

有时候观察一家公司的好坏,并不一定需要仔细研究其财务报表,依靠常识就能做出初步的判断。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资本市场一些反转的剧情不断上演。

瑞幸在3个月前市值甚至还一度超过100亿美元,现在该公司只剩下16亿美元左右。

昨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内部信,称公司COO刘剑及其下属等4位管理人员,涉嫌财务数据造假,伪造交易收入22亿元,正在接受公司内部调查。2019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主营业务收入为29.29亿元,如今22亿元的造假规模,已经接近了其去年前三个季度总营收规模。

我对瑞幸的第一次印象来自这家公司对星巴克的起诉事件。在2018年5月(注意,此时瑞幸仅仅开始运营3个月),瑞幸咖啡发表公开信称,在实际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遭到星巴克的垄断性竞争。星巴克回应:“我们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

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拥有野心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它从一开始就采取起诉行业老大的手段进行营销,难免让人生疑。这就好像,你能想象发展成立3个月的亚马逊起诉沃尔玛垄断吗?

接下来瑞幸咖啡的快速上市则引来更多疑问。在起诉星巴克一年后的2019年5月17日晚间,正式营业刚刚一年的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市场敲钟上市,创造了中国咖啡品牌自创立赴美上市的最快纪录,共募集资金6.95亿美元,市值达42.5亿美元。

比较而言,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21年后,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古老的商业模型,而中国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市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增长速度,但这其中的本质是,你需要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推动这一切。

并不是所有产品加上“外卖”这一属性就能够是一个新的物种。阿里巴巴和京东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本质上是“平台效应”的体现,即供应方有海量的品类、需求方也是海量级别的用户;如今美团也是这样,一端是海量的餐馆、一端则是无穷无尽的消费者。这时,物流和配送只是将这种平台效应物理化,增强更好用户体验的手段。

但瑞幸只有“饮料、食品”这一两个品类,很难形成一个巨大的平台效应。

此外,瑞幸咖啡采取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快速成长的手段之一:烧钱补贴。众所周知的是,瑞幸咖啡经常的营销活动包括,首单免费、买二赠一等。这种补贴方式并不少见,可以比较的是滴滴,但同样,滴滴的补贴是建立在平台效应之上,即补贴车主和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车主和消费者,并且让两方都产生了新的消费习惯。但瑞幸的补贴只有消费者一端,一旦补贴结束后,消费者很可能失去粘性转而离开。

另外,外界对瑞幸的常识性判断还有:为什么这家公司如此急于上市?一般而言,上市的目的有二:其一,公司向公共市场融资以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其二,风险投资机构退出获利。

根据公开资料,瑞幸咖啡的背后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来自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君联资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以及创始人陆正耀和他的“神州系”高管团队。

大钲资本回复本刊称,曾经减持瑞幸552万ADS股,持股比例从10%左右下降至7%,套现2.3亿美元。同时,大钲资本减持后已收回当初对瑞幸资本投资的1.8亿美元成本。

瑞幸的主要投资方之一愉悦资本则并无出售瑞幸股票记录。其创始人刘二海在2018年9月接受过《财富》(中文版)的专访。当时,刘二海表示,瑞幸咖啡和星巴克是完全不同的品类。他认为,用传统办法无法和星巴克竞争,但在新的物流、支付条件下,这种竞争成为可能,瑞幸咖啡的高效运营和创建的新价值体系是其竞争的核心要素。“过去是你追着咖啡,现在是咖啡追着你跑。”

如果说瑞幸毫无创新,则也有失偏颇。这家公司起码倒逼了星巴克与饿了么的合作,让咖啡配送成为可能。

但无论如何,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正在发酵。受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牵连,同为陆正耀创始的“神州系”港交所上市公司神州租车一度大跌70%,停牌前跌54.42%;有分析称,由于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中概股可能遭受集体信任风波;中国证监会今天也就瑞幸造假事件发表声明,表示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在采访时,刘二海特意点了一杯瑞幸咖啡让我品尝。“来,试试我们投资的产品。”如今看来,这杯咖啡已苦涩无比。(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