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由100名中国学者联署,旨在呼吁中美两国停止对抗、团结合作以应对此次业已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的公开信在《外交学人》刊发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关于这封信的问题。
发言人对这封公开信表示赞赏,除了重复她已经多次重复过的各国应该加强合作的观点之外,还主动透露,已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转发了关于这一信件的消息。
联署发表公开信在中国正式的舆论场上并不多见,因此这100名联署者的行动也更引人注目。公开信开篇的自我介绍提醒人们,这些学者的专业涵盖了社会及自然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一些大学教授在高校中还拥有比较高的行政职位,100人中还包括一些已经退职的外交官,这暗示他们足以代表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主流意见。
这封公开信表达的是对“中美两国民众与全人类福祉”的看法,联署者认为这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
公开信努力将疾病与政治加以区隔,信中说,将COVID-19疫情“政治化与污名化”的声音,无助于遏制疾病蔓延,也无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中美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用合作去影响世界”。
中国学者们呼吁“各国应该团结、合作,而不是相互埋怨、推诿、指责。”
这封公开信发表后不久,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近百名前高官、学者发表了题为《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声明。声明指出,美中两国若不展开合作,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抗击疫情的努力都不会取得成功。
团结与合作是唯一选择
事实上,中美外交人员之间关于病毒起源的“相互埋怨、推诿、指责”刚刚平息了不到一周,在之前的十多天里,这些发生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争吵,已经引起舆论发酵。幸运的是,有限的冲动之后,双方都仍旧回归基本理性表述。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实录全文发布在外交部网站上,并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崔天凯在采访中强调,脱离科学进行的对病毒来源的揣测是有害的,并且,他确认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反驳对中国的指责。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修正了自己在公开场合将新冠病毒进行错误表达的做法,他曾经的命名法被认为注定会引起争端和挑动针对亚洲人的歧视。
中国学者们的公开信将表达重点集中在“团结”与“合作”这两个关键词上,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明确的人名,以及任何有关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一方面显示他们对之前出现的纷争充满不安,同时也暗示他们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仍旧抱有期待,而中美关系也是全球化议题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学者的公开信,以及美国学者的声明,说明对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来说,这场被认为将会改变世界发展走向的与疾病的斗争中,在如何维系双边及多边关系的议题上,中道、理性的声音应该比政治口水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新冠病毒最终引起一场全球危机的时刻,我们知道了口水会传播疾病引发危机,而政治口水更无益于消除疾病和危机。正如这封信中所传递的信息,团结与合作是唯一选择。
这些学者并非唯一的发声者,2019冠状病毒和它引发的全球COVID-19疫情催生出2020年许多重要的历史场景。3月27日,雨中的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孤身一人进行祈祷;前一天,G20历史上第一次以视频方式召开特别峰会,“大人物”们被圈在各自的小方格子里,这些小方格子又拥挤在一块显示屏中。
方济各敦促世界各国将危机视为对团结的考验,他说病毒使所有人同舟共济。G20领导人们则除了宣布总额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资金之外,还在呼吁全球合作。
无论教宗还是G20的领导人们,都在陈说一个理念,在这个全球危急时刻,只有团结才能化险为夷。
G20特别峰会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又在电话中呼吁所有国家团结起来,真诚合作,全力应对人类健康的共同敌人。而在2019年,两国还因贸易战而不间断地互相指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略有讽刺意味的是,COVID-19似乎具有比宗教理念、道德说教与政治宣传都强大的力量,或者说,COVID-19以人类共同敌人的面目出现,令世界各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学者的公开信表达了加固这一统一战线的愿望,他们也不会反对“团结”与“合作”能不止维持到疫情结束,因为世界经济的恢复无法脱离全球化,而“团结”与“合作”是全球化的道德基石与行动指南。
就像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国、美国,或者别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在现在的世界中实现完全的独立生存,这是全球化的进步所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但是,在这次悲剧性的疾病蔓延中,去全球化的声音再度浮出水面,特朗普的幕僚已经公开要求将与卫生医疗相关的产业全部搬回美国,因为全球化塑造的全球产业链中,当任何一处部件出现“故障”,整个链条都将中断。这是一种以保守的方式来实现的自我保护,但问题在于,这能否实现。
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后,不止对一家美国大企业发出过威胁,要求他们将工厂搬回美国,尽管那时他看中的还只是工作岗位。现在他已经要开始准备竞选第二个任期,真正搬回美国的工厂仍然屈指可数。有趣的是,有一家中国企业却在美国开设了工厂,一部关于这个工厂的纪录片在2020年初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奖杯。这个奖杯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颁给“全球化”的。
即便偏狭地把这次COVID-19的流行与全球产业链受疫情影响而中断归罪于全球化,解决办法也不应是“去全球化”,而应是更深入的“全球化”,比如在经济全球化之外,加快建立全球预警系统,及时跟踪检测潜在传染源,尽可能防止下一次大流行病的发生,同时加强全球医疗应急反应和疫苗研发合作。
来自中美公开信和声明所传递的共识和价值,起于疫情,但不会止于疫情的结束。对抗还是团结,各自为阵还是共谋生存——这将是这场看不见的威胁带给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最悲壮且深刻的反思。(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