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佐治亚州的餐厅近期有些纠结。健康数据显示,该州在4月7日以后或将迎来疫情的峰值和拐点。因此近半个月以来,佐治亚州的餐厅也渐渐被许可对外营业。但是餐厅真的准备好重新开张了吗?
对于特殊时期的餐饮管理,美国餐饮协会、美国国家卫生部均发布了相应的文件条款。美国餐饮协会允许店长自行决定是否测量顾客体温,建议餐厅遵守各州当地对于口罩佩戴的规定,禁止出现自助吧台,禁止使用不密封的吸管。相比之下,美国国家卫生部出台的疫情期间餐饮卫生指南则要严苛很多:每500平方英尺最多只能容纳10名顾客,一张桌子只能坐6个人,餐厅员工必须戴上口罩,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卫生检查。
尽管绝大部分的餐厅基于安全考量仍然选择闭门谢客,但还是有一些经营者选择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对他们而言,上述文件条款似乎不能解决所有开业前的疑问。目前最紧急的问题在于如何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安全就餐方案,其中包括是否要使用一次性菜单和一次性餐具、是否要开空调、如何保证顾客的安全距离、在检测顾客体温时要用哪种温度计等等。
“所有人都在问这些问题,但没有人知道答案。”一家餐厅的华裔主厨大卫·张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想到这点,我的头就嗡嗡作响。”
换一个角度:向中餐厅借鉴经验
像美国餐饮业的许多其他朋友们一样,大卫·张称自己正试图从已经复工复产一段时间的中国学习经验。在本餐厅的推特账号下,他向粉丝们征集亚洲已经开门营业的餐厅照片和它们的营业方案。当大卫·张看到中国香港的一家星巴克用胶布和纸板封锁了部分座位,从而保证了顾客与顾客之间的安全距离时,他有了一些思路。
事实上,在香港的另一些餐厅,已经将防疫空间做成了一种时尚。
比如,香港最出名的Yardbird烧鸟屋就聘请设计师为餐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有机玻璃隔板,既隔开了顾客与铁板烧师傅的距离,又不影响整体的美观,烤肉在铁板上发出的滋滋声依旧能精准地传递到顾客的耳朵里,刺激着他们的味蕾。这些做法都在最大程度上弱化了疫情对顾客就餐体验的负面影响,为餐厅挽回了一些因为疫情而流失的客流。
目前,包括大卫·张在内的许多美国私营餐厅店主都在通力合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更详细的、通用的安全方案。香港黑羊餐厅(Black Sheep Restaurant)创始人书写的一本指南也成了他们的学习参考教材,指南中“对于客人而言,卫生是第一要务”的卷首语也被他们奉为具有纲领作用的金玉良言。
但是餐厅单方面的措施还是不够的,最大的考验是顾客与餐厅之间的信任关系。更安全的就餐环境将会大大提升顾客的安心程度,也会更有益于餐厅的营业收入。但也有一部分店主担忧,顾客会不会因为累赘繁琐的卫生程序而感到厌烦。对此,香港Yardbird烧鸟屋的主管人Lindsay回应称:“顾客们都很支持也很理解,都为自己难得一次的出门就餐体验而高兴。”
国内餐厅:越来越成熟的防疫措施
在就餐防疫上,中国的餐厅确实更有发言权。美国佐治亚州的餐厅刚陆续开张,而中国除武汉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餐厅已经重新营业两月有余。
自2月起,中国各大餐厅就已经上线了全面的防疫措施:海底捞推出“健康公示、消毒公示、全面通风、冷链食材、公勺公筷、专人导流”的六大安心举措;西贝莜面村对空调、餐具、餐桌进行每客一消毒;托马斯亲子餐厅实施分场次营业,每个场次限定15桌,每桌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米以上。经过两个月的探索,每家餐厅各显神通,客流量正逐步恢复。
4月26日,《武汉餐饮恢复堂食细则》出炉,全国餐饮业至此全部恢复堂食。细则指出,每个餐厅都必须配有测温、消毒、洗手功能区,充分落实餐厅的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进一步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的使用,而未达标者会面临严肃的处罚。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如何继续控制客流,避免集聚性疫情二度爆发的可能,成为每个餐厅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据新京报记者走访调查,北京的几家老字号餐厅在五一期间依然会坚持预约就餐。为保证安全餐桌距离的同时满足可能出现的就餐需求小高峰,这几家餐厅选择进一步扩大面积。砂锅居、曲园酒楼开放了封闭的二楼与三楼,同春园、同和居、地安门马凯餐厅将可预约范围扩展至包间。
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懈怠,在五一期间继续预约用餐、错峰用餐、避免拥挤,配合测温工作、减少接触公共设施,用餐时使用公勺公筷、注意咳嗽礼仪,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