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有多强大?最近,微软的员工们也开始有体会了。
近期,有报道称,阿里和华为这两家公司的其员工跳槽到微软后,把加班文化也顺便带了过来。微软苏州某团队表示,来自阿里和华为的员工经常“比赛加班”,并“半夜在工作群互发消息”。这一波突如其来的“加班文化”惹恼了微软员工。他们认为,这是破坏规则,恶性竞争的表现。
为了抵制该风气,微软员工加班加点开发出了Hackathon项目,该项目可以检测到部门内部人员晚上的加班情况,并可给出警告。
不过如今事件有了反转,据微软方面的当事人称,事件实为开发团队测试环节在 “闲聊群”中互动娱乐行为;Hackathon不是真实项目,没有上线计划;公司内部也不存在 “抵制其他公司来的同事”现象。
两种文化的对立
此次事件虽是一场乌龙,但所暴露出来的矛盾确实真实存在的——以“996”工作制为代表的加班文化与推崇“工作与生活平衡”文化的对立。
这两种文化的存在和对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
比如,几十年来,硅谷的技术精英为加班而自豪,但现在进入成熟期的科技巨头的员工们不再为加班文化买账。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著作《AI未来》(A.I. Superpowers)中将中国科技公司的高管比作角斗场里的角斗士,他写道:“与中国初创公司里的景象相比,(硅谷的)公司显得昏昏沉沉,工程师看起来也很懒惰。”
此外,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也让更多人开始质疑加班文化,加剧了两种文化的对立。
李开复写道,中国早期的科技界企业家的驱动力,部分源于成为脱离极度贫困的一代人的敏锐意识。在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崛起之前,这种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随后几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10%。不过2017年,按照决策者的话来说,经济进入了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如今维持在7.6%左右。
《财富》编辑Eamon Barrett在去年发表的题为《996曾经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如今终于引发众怒》一文中引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教授陈力的观点:“如今996的反对呼声高涨,是因为过去十年飞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如今感受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
对加班文化的讨论从未停止,该现象也一直存在。如今人们在找工作时,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是一家公司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