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困住外卖骑手的不是系统,而是一个老问题

杨安琪
2020-09-09

表面现象是骑手们被技术、系统困住,但实际上呢?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终于摆在了公众视野面前。

昨日,《人物》杂志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揭示了一个真相:外卖骑手们在成就诸如美团、饿了么这样超级平台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如今美团公司的市值达到惊人的1.37万亿港币,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巴巴和腾讯。阿里巴巴在2018年收购饿了么的价格为95亿美元。

硬币的另一面是,在《人物》的文章中提供了一组数据: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在这座城市,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美团占一半,饿了么排第二。

这让人想起一种观点与反思。不久前,在一次《财富》(中文版)的活动中,中欧商学院的龚焱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不要预设技术带来的变革一定都是优质的,在技术之外,一切变革都有可能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毫无疑问,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效率快速跃升的社会,这种跃升是由技术和商业模式组合完成的结果。

朴素来看,在线下渠道为王的时代,商业的周期以“周”为结算单位;电子商务崛起之后,阿里巴巴、京东的平台服务快速跃升为以“日”为计算周期;在外卖、配送服务崛起后,以“分钟”为计算周期商业模式正式成立;更短的商业周期是以“秒”为单位的短视频模式。

与之对应的是,每次效率的提升都需要付出社会成本。

电子商务初期,一度假货在淘宝等平台泛滥;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滴滴,则在顺风车的运营过程中,甚至付出了乘客生命的代价;而现在外卖骑手们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测试则是,越来越缩短的配送时间一方面增加了骑手们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让用户更加缺乏耐心。

对于外卖骑手与平台的关系,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外卖的生死时速本来就是用户驱动,平台无责;与之对立的观点则认为,平台获得了商业利益,由此,对于由于平台产生的一切结果均应负责。

如果跳出对于平台的讨论,一个更大的话题则是:究竟是什么能够减少、甚至战胜由于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成本损失?

唯一的答案可能是企业的价值观。

2015年12月,当阿里巴巴集团组建平台治理部,并任命郑俊芳担任首席平台治理官时,很多人依然抱有怀疑态度。此后阿里巴巴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数据模型对制假售假进行主动防控。

滴滴则在发生顺风车事件后,程维和柳青共同发布公开信,表示“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

今日晚间,美团发布声明称: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借口,系统的问题,终究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

本质上,对外卖骑手和平台的讨论,最终回到对于算法、技术是否拥有价值观的讨论。一位投资人的评论是,巨大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当然应该拥有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对应的是技术让社会更加美好的目标。

如此看来,技术公司更需要一个相对高尚的价值观。(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