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在几日内反转。
当资本市场准备迎来一次“全球最大IPO”时,11月3日晚间却突然传出消息:蚂蚁集团暂缓IPO。一些刚刚抵达上海准备见证蚂蚁上市的记者们,立即购买了回程机票。
根据之前的消息,蚂蚁集团此次IPO金额将有可能达到345亿美元(约2300亿人民币),上市后其市值有可能超过2万亿人民币。《金融时报》称,在设定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之后,蚂蚁集团有望超过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在2019年募集的294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
在申报上市时蚂蚁集团可谓“火箭速度”。今年8月25日,蚂蚁向上交所提交了信息披露文件,9月18日首发上会,当时预测是,蚂蚁集团可能会在10月20日前后上市。
但实际却遭遇反转。就在蚂蚁即将上市前夕的10月24日,其实际控制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却罕见地高调评论监管者。
在上海的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认为,中国的金融还没有成熟的生态系统。“大银行更像是大江大河,是血液动脉。但今天我们更需要突破,需要小溪、小河。正因为缺少这样的生态系统,所以才会涝的时候涝,旱的时候旱。”
在评价过去一度火热但随后出现的大量雷暴P2P公司时,马云说:“中国怎么可能在几年内出现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我们是不是应该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诞生的。”他称,“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监管。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方法去管理飞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马云还称,当前全球很多监管部门监管到后面变成了自己的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风险,整个社会有风险。“未来的比赛是创新的比赛,不是监管技能的比赛。”他说。
不久后的11月2日,来自证监会的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指出,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中,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金融机构,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寡头垄断地位,收取过高费用,增加了金融消费者成本。在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联合贷款中,9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有的高达98%以上,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导客引流的优势,直接收取的费用占客户融资综合成本的1/3左右,加上代销或其他过度增信产品等收取的费用,往往高达2/3。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些乱象的本质是将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数据,变成部分公司谋取自身利益、向消费者收取高额服务费的资本。
同时,郭武平针对蚂蚁集团旗下重要产品“花呗”评论称,在收费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缺乏统一标准,一般高于持牌金融机构。比如“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目前,小贷业务是蚂蚁集团主营业务之一,据招股书披露,蚂蚁营收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该平台又由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三大块构成,其中,微贷科技平台为蚂蚁集团创造了285.8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39.41%,已经超越了营收260亿元的支付业务(营收占比35.86%)。蚂蚁小微小贷、蚂蚁商诚小贷这两个小贷公司都设在重庆。
同时,在法规层面,11月2日,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对联合贷款提出单独要求,明确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助贷或联合贷款业务的,应当符合金融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业务规则,并且还要符合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等要求。
按照此《办法》,蚂蚁集团的一些业务并不合规。对于蚂蚁集团的暂缓上市,阿里巴巴集团回应表示:我们会和蚂蚁集团一起,积极的配合和拥抱监管,我们相信蚂蚁的同学,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把工作落实好。社会希望我们更好,我们也必须用一如既往的努力实现和超越社会的期望,这是我们的责任。
金融与科技已经密不可分,科技公司们手握海量数据,而金融机构则握有资金,两者如果能够完美结合,将最终让金融消费者获益,这场大博弈背后的本质,猜想也正是基于此理念。或者应该如此表述:金融科技依旧在一个并不明确的混沌地带,一切都在动态的平衡之中,规则和界限的确定正是当务之急,也是管理者和科技公司们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