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中国市场,能否治得了特斯拉的傲慢?

徐晓彤
2021-05-15

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相处,像是相互需要又相互博弈的双人舞。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马斯克凭借着其飘忽却十分有影响力的发言,向来不缺话题热度。即便美国的特斯拉公关团队在去年年底已被解散,在他领导下的特斯拉也是国内外各大媒体头条的常客。近期,随着上海车展维权者身穿印有“刹车失灵”标语的衣服站上特斯拉车顶,特斯拉在中国也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次维权事件像是撕开了人们对于特斯拉安全性质疑的口子,有关特斯拉车辆安全事故的消息接连爆出。面对质疑,特斯拉最初的回应被指傲慢。而在被媒体批评后,特斯拉缓和了态度,称“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表示愿意配合检测鉴定。5月12日,特斯拉官方微博通过转发 “国家网信办就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征求意见”表态,称支持并响应行业发展走向规范。

特斯拉在中国面对质疑的态度的转变与这片市场的重要程度相关,毕竟中国是马斯克本人钦点的重要市场。据CNN报道,特斯拉的负面消息已经影响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投行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称:“特斯拉4月份的销售额下降在预期之中,但没有想到下降如此多。”他表示:“中国是特斯拉牛市故事的关键。”

实际上,特斯拉回应中国消费者诉求的态度已经算是有所收敛,其面对美国监管机构的态度称得上傲慢无礼。

《华尔街日报》于4月2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细数了马斯克在面临监管时的种种蛮横行为。他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粗俗的言语直接对监管机构进行贬低;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就事故调查信息一事致电马斯克时,他挂断了电话;特斯拉一直对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官员对其内华达州电池厂的检查百般阻挠;当媒体请马斯克针对报道发表评论时,他直接回复了一个“便便”的表情。即便如此,他依旧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这种态度在中国市场行不通了。其实自特斯拉进入中国发展之后,就车辆安全问题被投诉本不是新鲜事。这次的关键在于,上海车展维权车主让这件事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而当聚光灯对准特斯拉时,它还是按照老套路重申所谓在全球的立场,“毫不妥协地回应客户的投诉”的老套路激怒了中国消费者,这时讨论自动驾驶技术安全隐患的声音减弱了,矛头开始更多地指向特斯拉公司本身。

媒体的发声终于让特斯拉意识到,它惯常使用的那一招在中国水土不服,与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中国市场的“蜜月期”随之戛然而止。美国咨询公司ZoZo Go创始人迈克尔•邓恩表示:“特斯拉原本拥有话语权,而如今天平开始向中国市场的那一边倾斜。”

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相处,像是相互需要又相互博弈的双人舞。特斯拉需要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增长市场提高销量,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特斯拉进一步激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经营所带来的技术,能够推动中国在未来全球新能源市场取得技术优势。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分析师基恩·蒙斯特和大卫·斯托克曼表示,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切入点是,吸引一家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对中国的电池技术进行投资,支持本土零部件制造商,并雇佣中国的人才。人才的流动会将更先进的技术带到更多的中国公司。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对多数来自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却没有取得想要的成就。如今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

目前,小鹏的Xpeng G3已经登陆挪威开拓欧洲市场,蔚来也宣布了进军挪威市场的计划。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Loup Ventures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最终可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5%以上。

而这一点,却是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前就有所忌惮的。在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工厂前,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中国汽车市场的讲师克里斯特尔·张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势必让其技术外泄,但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看品牌。而如今看来,中国汽车品牌近两年的崛起已经开始对特斯拉形成威胁。

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特斯拉4月在华销量不足2.6万辆,较3月份下降27%。而与此同时,蔚来、小鹏等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有所提高。迈克尔•邓恩预测,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对销售、供应链和原创技术的掌控不断提升,特斯拉相对于中国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减弱。“中国是一个艰难的竞技场。”他说。

在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后,彭博社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如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对监管的处境,文章写道:“一家经常以傲慢面孔对待国家的公司,遇到了能治好这一毛病的药。”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未来的竞争格局会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与中国市场共舞的过程中,特斯拉如果不改变态度、夹起尾巴,它在中国市场境遇倒是可以预测的了。(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