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在6月30日,也就是它上市的第二天在美股市场的表现可以用逆袭来形容:盘中最大涨幅超95%,开盘一个小时内因涨幅过快,两度触发熔断。这与它前一天险些破发的颓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有推测称,是美国散户们将叮咚买菜的股票代码(DDL)看成了当天上市的滴滴股票代码(DIDI),才误把其股价捧上天。
之所以有这种猜测是因为,就在前一天,即便叮咚买菜开盘大涨19.1%,但随后其股价出现下挫,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23.5美元。最终收盘时报23.52美元,超出发行价仅仅0.02美元。
叮咚买菜能在破发的边缘刹住车,或许应该感谢其抢先一步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于纳斯达克上市的竞争对手每日优鲜。
6月25日,每日优鲜美股上市,盘中暴跌37%,跌破发行价13美元,收盘价报9.66美元。美股市场这一次没有为“第一股”的故事买单,其股价连跌三天,截至29日收盘时,每日优鲜总市值为20.37亿美元,相较其最初32亿美元的市值跌去了超1/3。国内生鲜电商的资本之旅开局不利。排在后面的叮咚买菜缩减了七成上市筹资规模,才勉强守住发行价。
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狼狈表现,反映出了资本对他们经营模式的不看好。两者是生鲜市场中采用前置仓模式经营的代表。所谓前置仓模式,就是将仓库缩小规模,分散建立在离消费者近的地方,当消费者线上下单后,配送员能用更短的时间将商品交到消费者手中。
这种仓配模式本身存在一定争议性。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在盒马试过该模式后,淘汰了前置仓业务“盒马小站”,将其升级为盒马mini的小店业态。前置仓的仓库属性没有流量,经营者需要在其他地方花更多的钱获取流量。他认为前置仓是个伪命题,客单价低、损耗率高、毛利率低都成为造成这种经营模式亏损的因素。
疫情时期,人们对生鲜产品配送的需求激增,使得生鲜配送行业实现增长,叮咚买菜借势扩张走出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发,兴建前置仓。截至今年3月,由上海发家的叮咚买菜已覆盖全国29个城市,拥有前置仓950个,超越了首创该模式的每日优鲜(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在全国16个城市设有631个前置仓。这一数字已经过缩减,2019年时前置仓数量达1500个)。
更多的前置仓数量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据CNBC报道,有分析师Kevin Xiang表示:“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距离盈亏平衡点还很远。”他们认为两者的商业模式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良好的经济收益。两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师直言:“尽管有IPO融资,但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依然可能在今年年底耗尽资金。”
在它们为生鲜配送烧钱入不敷出时,社区团购模式崛起,这使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这一新型零售模式去年吸引了一众互联网巨头的加入,赚足市场的眼球。滴滴的橙心优选、美团的美团优选、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京东投资的兴盛优选都挤入赛道,这不仅是社区团购赛场的斗争,也是整个生鲜市场的一场乱斗。
社区团购省去配送环节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压缩成本,成本的降低使社区团购的商品价格更有竞争力,特别是对于我国庞大的下沉市场来说。
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被瓜分殆尽,流量红利的收割接近尾声。此时下沉市场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有10亿人口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被重构,巨头们都想用自己的方式渗透进这片市场,收获更多的新流量,从而赢得更多利润。这也是互联网巨头们无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态度,且不惜重金也要杀入多家混战的原因。
在商业竞争中,有一种规律:“老大和老二打架,往往最后死的是老三”。互联网巨头们在社区团购领域打得火热,都想要当老大,强大的资本积累使他们耗得起持久战,有充足的弹药供他们烧钱,战争最后可能会留下几家巨头们互相胶着的局面。
在这样的环境中,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无疑就是该规律中的老三。前置仓运营模式的成本使得平台商品价格在下沉市场缺乏竞争力,论烧钱它们也远不是联网巨头们的对手。受巨头们影响,形成固定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大概率不会再看向其他可替代的模式。随着市场被挤占,难以逆转的亏损会让资本逐渐对它们失去信心。它们也许能够活着,但绝不会是资本市场上受青睐的那一个。
叮咚买菜股价的大涨不是长久趋势,如果没有新的故事可以讲,它恐怕很难如其创始人梁昌霖所愿,做时间的朋友了。(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