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北京中关村白颐路南端的街角,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醒目的黄色打底,印着一排大黑字:“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广告主是一家叫做“瀛海威时空”的网站。
这一年的1月,北京开通了接入互联网的节点,从中关村开始,中国卷起了互联网创业的浪花。2月,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马化腾,投入了5万元,在家里配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成为一家网站在深圳的站长。4月,杭州31岁的马云辞去教师工作,下海创办了商业信息网站“中国黄页”。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而言,1995年是特别的。尽管因特网在当时只是小众的新物种,但一些嗅觉灵敏的创业者在这一年埋下的种子,在20多年后长成了一片网络森林。
在更广泛的行业,对于一些处于龙头、仍然谋求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中国公司而言,1995年也是特别的。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在全球叫得响名号的中国公司,搜寻全球一流企业的探照灯,尚未照射到东方。
这一年的8月7日,《财富》杂志第一次发布同时涵盖工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这一年上榜的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只有3家,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化集团、怡和集团(香港)。
以1995年为起点,《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中国公司逐年增加,把历年上榜企业的数量连起来,汇成了一条较为匀速而又始终向上的曲线。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几乎同步,中国的超级大公司也纷纷驶上了高速公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或地区,在26年的时间里,能够在这份榜单中汇集如此多的企业。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有135家,比去年增加了 11 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有143家中国企业上榜)。相比之下,美国今年有122家公司上榜,比去年仅增加1家,与中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如果回到 1995 年、中国大陆有3家上榜企业的起点,在 2021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上,有 3 家以上企业入榜的国家依次是:
爱尔兰 3、俄罗斯 4、澳大利亚4、新加坡 4、意大利 6、巴西 6、西班牙 7、印度 7、荷兰 11、加拿大 12、瑞士 13、英国 22、法国 26、德国 27、日本 53、美国 122
从1995年到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一份成绩单,也是一份历史记录,它衡量了企业和国家在过去26年中的表现,记录了世界经济的动态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它改变了这份榜单的行业构成和国家构成。
上榜企业数量变化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在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日本有141家企业上榜,2021年只有53家。
上图仅呈现了全球范围内拥有5家以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城市。拥有4家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城市是:莫斯科、新加坡、都柏林、孟买。拥有3家的是:厦门、苏州、洛杉矶、夏洛特市、亚特兰大、罗马、圣保罗、阿姆斯特丹。
北京以59家上榜企业数量,成为《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最集中的城市,在全国占比超4成。自2013年首次超过东京以来,今年是北京连续第9年位居全球城市榜首。北京的上榜企业数量,超过了东京、纽约之和。
北京的世界500强公司之多,主要因素是中国的央企大多位于首都。总部经济是北京经济的重要特征。北京今年上榜的企业,除了京东、小米、泰康、融创、龙湖,其余全是“中字头”。
不过,北京涉及到的行业领域十分宽泛,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保险、零售、互联网、科技、能源、地产、工程建筑、航天与防务等。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目前没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从企业总部所在地来看,《财富》世界500强榜单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城市格局。中国八成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几乎空白。
换个角度来看,全国如此庞大的上榜企业数量,无论是一线、新一线,还是网红的大城市,如果没有本地企业能在世界500强榜单上占据至少1个位置,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遗憾。比如重庆、长沙、郑州、宁波、天津,没有世界500强企业。
上海和香港上榜的企业数量各为9家,并列第二;深圳8家,位居第三;杭州7家,排名第四;广州和台北各有5家,排名第五。
今年杭州有3家企业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即荣盛控股、恒逸集团和浙江交投。广州有2家企业首次上榜,即广州建筑集团、广州医药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龙岩、潍坊,首次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零的突破。
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1.6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是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
在盈利方面,位居全球前三的企业是苹果(574亿美元)、沙特阿美(493亿美元)、软银集团(470亿美元)。
虽然新冠疫情带来了企业经营困难,但是上榜中国公司的平均销售收入和平均利润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今年,135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高于500家公司33亿美元的平均利润。
工、建、农三大银行继续位列中国公司利润榜前3位,腾讯、阿里巴巴、台积(台湾地区、台积电)三家公司位居银行之后。这表明无论互联网企业有多火,芯片有多紧俏,银行依然是旱涝保收、最赚钱的“金主”。
今年进入“最赚钱50家公司”子榜单的中国公司中,有10家银行,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1%。银行利润过高必然挤压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5家平均利润只有23亿美元。作为对比,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接近47亿美元,超过中国公司两倍。
今年排名提升最多的20家公司,有11家来自中国。
上升最快的是晋能控股集团,大幅跃升325位,位列第138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排名跃升是因为与多家世界500强的重组与整合,包括原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和潞安集团等公司。虽然“煤老板”已经退出了舆论场,但国营的能源公司依然可以闷声发大财。
此外,盛虹控股、中国核工业集团、江西铜业均上升超过百位。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有3家企业排名提升迅速,厦门国贸控股比去年提升113位、厦门象屿集团前进109位,厦门建发集团前进86位。(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