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这则新闻肯定是国际金融界所关注的:财联社10月26日电,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和国家外汇局资本司联合召集了包括万科、世茂、建业等8家房企在京召开了中资房企外债专题座谈会。据悉,会上,与会企业大多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困境,并希望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这是一篇残缺不全的新闻,并不是媒体的过错,而是其中有一些难言之隐。
为何称其为残缺不全?
一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外汇局对于当前中资房企偿还外债是什么态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外汇局通过日常对中资房企外债监控,是否对其使用、偿还了如指掌?
二是万科、世茂、建业等8家房企对其自身的到期外债偿还的意愿、能力、履约程度如何?
三是若违约,房企如何认定自身违约后的后果,房企如何判断违约对国家对外举债的声誉影响?
四是希望监管部门出台什么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原因是什么?
五是房企正面临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如何自救?仅靠自救是否可以走出困境?
毋庸讳言,上述这些问题,哪怕说清楚其中的一个,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这篇新闻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偿还外债形势不乐观,履约的可能性较低。譬如,该文称:“会上,与会企业大多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面临的困境,并希望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其潜台词有三:一是若监管部门不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则企业无法偿还外债;二是即使出台新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也未必能够履约;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境是监管部门已经出台的政策造成的。
直言不讳地讲,近几年所出台的支持房企发展的政策,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例如,房企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的突飞猛进增长,国际较为权威的野村控股经济学家称,开发商在形势好的时候共举债逾5万亿美元。这一债务规模较2016年年底几乎增长了一倍,目前比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去年的整体经济产值还要高。
“债务规模较2016年年底几乎增长了一倍”,这意味着过去五年对房企的融资已经远远超越“大水漫灌”,甚至可以称之为巨浪滔天了。因此,房企再抱有“大水漫灌”的幻想已经不切实际了。
狼烟四起的房企外债违约潮
近来,中资房企外债违约事件接踵而至。10月26日,当代置业称:“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环境以及当代置业近期面临的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了预计之外的流动性问题,使其未能按期偿还2.5亿美元债务。”
据悉,当代置业还有另外4种美元债券,总面值约为11亿美元,将相继在2022年至2024年到期。花样年控股集团此前也曾发布公告称,有一笔2.05亿美元的债务无法如期支付。据悉,该公司未偿付的美元计价债务总额为 43 亿美元。
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深陷债务危机,有多笔债券到期未获偿还,引发市场对恒大其他债券可能出现交叉违约现象的关切与担忧,虽然恒大集团日前向该公开市场美元债券的受托人支付了8350万美元,但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似乎并没有因为这笔美元债券的逾期利息支付而摆脱当前的极端困境。
上述违约事件带来不祥之兆,国际上的主流看法是: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美元债券违约率迅速上升。未来几个月,这个陷入困境的行业将有大批债务到期,违约问题可能还会恶化。
综上,中资房企外债问题,已经上升为国际金融领域举世瞩目的大问题。摆在中资房企的路有两条:一是好汉做事好汉当,中资房企自己砸锅卖铁还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企获利归己,归还外债“一退六二五”,让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声誉受损。
我们有理由确信,中资房企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成本太高,不合算。(财富中文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