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终于等来了在资本市场的最终安排。
今日上午,滴滴宣布:“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解决方案。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但在4天后就遭遇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罕见的处罚:7月4日,滴滴出行APP由于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同时滴滴旗下相关联的25款APP也都被下架,新用户将无法继续注册使用滴滴出行及其相关业务。
处罚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滴滴难以再有增量用户和司机。并且坏消息蔓延的市场,难免让司机出现恐慌情绪,一旦出现司机集体挤兑,后果难以预料。
但在处罚之后,滴滴其实保持着相对平稳的运营。不过产品何时上架一直悬而未决。这让滴滴这样一家应该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公司难以继续前进。
有相关人士表示,可以想象,滴滴在完成私有化并重新上市后,能够在“新能源”、“无人驾驶”、“智能出行”等多个领域继续扩大业务版图。
问题依旧摆在滴滴面前。目前滴滴市值约为376亿美元,约合2400亿元人民币上下,一般来说私有化需要有溢价才能完成。滴滴需要的天价私有化资金如何获得?以及,私有化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再次给了竞争对手们时间窗口。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完成交错。昨日晚间,有“东南亚滴滴”之称的Grab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约345亿美元。
其实上,有消息称,滴滴出行从2015年开始投资Grab,到2017年Grab一笔总计25亿美元的E轮融资中投资方也有滴滴身影。当时的消息称,Grab获得了滴滴、软银等投资者的投资,其中,滴滴和软银最近共同向 Grab投资了2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滴滴国际化的一步。
滴滴虽然在资本运作上有国际化举动,比如在2015年滴滴战略投资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一亿美元等等,但滴滴的主要运营市场就在国内。
Grab总部位于新加坡,创办于马来西亚,现在是东南亚地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或许正是因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市场过于狭小,Grab一出生就被定义为一家国际公司,创始人陈炳耀(Anthony Tan)在上市时表示,“Grab是从一个国家起步的打车app成长为跨八个国家的超级app,在吃、出行、支付等领域服务于超过400个城市的消费者。”
陈炳耀生于1982年,比滴滴创始人程维大1岁,两人都经历过在本土市场残酷的竞争,这种竞争有与传统出租公司的竞争也有与外来者诸如Uber等国际巨头的对抗,直到昨日晚间,戏剧化的一幕难免让人唏嘘。
2015年我曾经采访程维,他说:“我们依然在一个复杂的局面里,有很大的机会,也有很多挑战。我们应该始终具备一个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心态。”这句话放在6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