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3.25%区间。货币政策声明显示,美联储仍致力于实现通胀2%的长期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延续了Jackson Hole会议上的“鹰”派态度,明确指出通胀回到2%对维护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有重要意义,美联储可以忍受经济放缓,但无法承担通胀失控的代价。
受此影响,21日美股三大股指跳水,美元指数则升破111.48,日内涨幅超1%。与此呼应的是,22日亚洲交易时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1,续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在华尔街越来越多的声音警告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提高之际,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发出最新警告,他表示美国已经出现了经济衰退的典型早期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并称“这将对(2024年总统)选举产生影响”。
但面临挑战的显然不仅是美国经济。亚洲金融危机时,时任美国财长就说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难题”。就我国而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经济体,作为全球最终需求国,其需求下滑必将对我国出口造成影响。同时,当前中国“宽货币周期”与美国“紧货币周期”,将使得我国资本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带来压力。围绕如何解读美联储政策的影响,“财富Plus”的用户展开了精彩讨论,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预测:1)经济增长方面,美联储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显著低于长期增长水平,但仍可以实现正增长;2)就业方面,美联储认为加息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会更明显,且可能持续更久;3)通胀方面,虽然美联储并未大幅上调今明两年的通胀预测,但考虑到其显著上调了政策利率预测,实质上美联储对通胀的看法较6月明显更加悲观;4)利率与点阵图方面,超过半数委员认为2022年政策利率应至少达到4.25-4.50%,意味着年内的另外两次会议或分别加息75BP和50BP;2023年政策利率预测中值为4.6%,高于会议前CME市场预期 50BP左右。
总的来说,鲍威尔试图延续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的政策立场,即美联储不会过早放松政策。其对加息终点的描述,首次使用了“足够限制性水平”(sufficiently restrictive level),而不仅仅是原来的“限制性水平”。同时,鲍威尔强调会尽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限制性利率水平。而对于任何有关经济与就业的担忧,其都非常谨慎地回复,生怕“错误地”传递鸽派信号。但其有信心,认为按照目前加息路径,通胀是可以被驯服的。
在通胀形势“喜忧参半”、通胀演绎不确定的背景下,美联储坚定选择保卫信誉,势必确保通胀回落,哪怕牺牲“软着陆”的可能性。对市场而言,短期市场风险较大,因市场仍处于消化美联储新的政策思路的阶段,且美国经济衰退尚未兑现,美债和美股定价仍有调整空间。具体来看:1)本轮10年美债实际利率高点或达到1.2-1.5%,名义利率高点或达到3.7-4.0%。2)美股短期仍有调整压力。一是,美债利率的攀升进一步削弱风险溢价;二是,估值和盈利预期仍有下调空间,明年美国经济衰退对美股盈利的杀伤依然没有足够计入。3)无论是从美联储紧缩节奏看,还是从非美经济压力看,美元汇率目前仍将维持强势。
@张奥平
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
虽然美联储在高通胀下持续鹰派加息,推动需求曲线快速左移,但是目前美国居民部门仍具有较高的通胀预期。根据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微观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消费者预期调查,一年期通胀预期虽较前值有所下滑,但仍维持5.7%的较高水平(7月为6.2%)。在居民的高通胀预期下,想要驯服顽固的高通胀只有进行超预期的宏观政策调控,即持续大幅度的加息、缩表。
此外,需注意的是,当前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同样面临通胀持续高位运行的困境。欧元区近几个月CPI同比增速不断创新高(5月8.1%、6月8.6%、7月8.9%、8月9.1%),虽然9月欧洲央行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史无前例”的上调75个基点,但不断创新高的通胀水平也将持续倒逼欧洲央行加快紧缩货币的步伐。
西方发达经济体在需求侧的强紧缩宏观政策选择下,已使其居民消费欲望被大幅抑制,有效需求被错杀。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9.5,不及预期的60.0;欧元区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24.9,接近历史低位。而西方发达经济体,作为全球最终需求国,其需求下滑,必将对我国出口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出口正在逐步走弱,8月出口同比增长11.8%(7月18%、上半年13.2%)。
当前,中国“宽货币周期”与美国“紧货币周期”,将使得我国资本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造成一定影响。但往未来看,更大的潜在风险是全球经济的加速下行,总需求大幅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今年5月以来,中国经济虽实现了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后的环比修复,但并未实现内生性复苏。首先,8月投资实现同比6.5%的增长,主要是因政府部门对私人部门的持续补缺。其次,消费虽呈现企稳态势,但仍处于较弱水平。私人部门中居民消费是随着收入预期改变的,只有居民收入预期向好,居民才会增加消费。收入预期向好则需要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型企业,也就是私人部门中的民营企业实现投资发展,而企业实现投资发展的前提是具备发展的信心。所以,私人部门发力的大前提是企业具备发展的信心,信心越大,发力则越大,反之则反。
经济走向复苏往往需要“两步走”。第一步,政府部门发力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创造市场有效需求;第二步,私人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发力,即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当前,经济实现复苏“两步走”的第二步却迟迟难以实现,其根本性原因便在于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与信心持续较弱。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施行强紧缩宏观政策,使未来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当下,中国宏观政策更需抢抓时间窗口,“以我为主”主动应对,加速推动需求曲线右移。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将政策再细化再落实,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从而稳私人部门预期、提振私人部门信心,避免市场主体信心不足这疫情“后遗症”成为“永久性创伤”。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极端的通胀比经济衰退更严重。所谓极端的通胀,是指通胀率高的离谱,导致绝大多数民众深受其害并民不聊生,经济天昏地暗、水深火热,企业哀鸿遍野。而经济衰退时通常通胀率是下降的:经济衰退在经济学中是指商业周期中的经济活动普遍放缓、商业萎缩的一个时期,通常出现于支出大幅下降时。衰退的诱因可能是金融危机、外贸摩擦,不利的市场供给或经济泡沫破灭。
“两害相权取其轻”。最近,美联储强调将强力打击通胀,即便代价是将经济拖入衰退。如此,可以理解美联储选择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道路,并强调对抗通胀的决心,这个决心用坚定不移、不获全胜不收兵来表达是恰当的。例如,在美联储8月份杰克逊霍尔年度会议上,鲍威尔在抗通胀问题上表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直到任务达成”。但是,如何界定“全胜”?又如何把控“出兵”的节奏及轻重缓急,这方面,话语权在美联储。道路是曲折的,美联储也会在加息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美国的强势。一种可能是,无论应对通胀,还是经济衰退,尽管美国困难重重,但美国的日子比其他国家好过,也即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可能没有美国那么有实力、那么幸运、那么专注专一。其他国家正确的逻辑可能是,自扫门前雪,莫管美国瓦上霜。若不按照此逻辑行事,必然跑题走偏,做无用功。
投资者的正确选择。投资者必然要考虑通胀、经济衰退等,如果有锦囊妙计,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财富中文网)
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