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特斯拉泡沫破裂后,还有更大的危机在路上

俞再孟
2023-01-06

如果钱对首富来说不算太大的问题,那么卷入政治漩涡或将给马斯克的未来带来更多不可预料的风险与挑战。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1月3日美股新年第一天,特斯拉惨遭开门黑,股价暴跌12.24%,创下两年多来新低。特斯拉当天公布的交付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生产特斯拉汽车超43.9万辆,交付首次超过40万辆,达40.5万辆。

2022全年特斯拉共交付131万纯电动车,较2021年增长40%;生产137万辆,同比增长约47%。尽管各项数据再创新高,但交付量未能达到华尔街预期,也未能达到马斯克定下的年均50%的幅度目标。

2022年,特斯拉遭遇了从未有过的股价滑铁卢。《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斯拉股价去年累计下跌65%,自2021年11月股价见顶以来,该公司的市值现已蒸发超过9,500亿美元。马斯克则被媒体评为“全球最惨富豪”,短短一年时间马斯克的财富缩水了1,320亿美元,全球首富宝座也拱手让人。

马斯克和特斯拉为何走到这般田地?

特斯拉泡沫破裂

2022年是特斯拉股票泡沫被残忍刺破的一年,这一年,天量的财富从特斯拉股票中出逃,仅12月一个月就跌了37%。背后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疫情打击、美联储加息及马斯克购买推特。

去年4月,贡献全球交付半壁江山的特斯拉上海工厂遭遇了严厉的疫情封控。据《财新》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产量损失约为2,000辆/天。从3月28日开始停产到4月19日正式复工复产,22天产量损失或高达4.4万辆。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表示,上海的主要汽车公司4月份的产量比3月份暴跌了75%。其中,受创最重的车厂是特斯拉、大众和日产。CNN报道称,特斯拉上海工厂4月销量仅为1,512辆,与3月的6.5万销量相去甚远,出口直接归零。

尽管特斯拉跻身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白名单,但由于部分关键零件的供应中断和人员短缺,特斯拉产量始终保持在低位,生产困境依旧,这种困境直到6月才逐渐恢复,这导致特斯拉二季度总交付仅25万辆,比一季度还少了6万辆,这意味着封控带来的产量损失至少在6万辆以上。

华尔街分析师为此纷纷下调特斯拉股票的目标价,特斯拉股价则从4月初的360美元/股一路跌至5月底的近200美元/股。

一边是产量和供应链受阻,另一边则是原材料价格高企侵蚀利润。马斯克在4月份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还有供应体系的成本增长,预计今年特斯拉在供应端的成本会上涨20%-30%。为了缓解成本压力,特斯拉在去年六次涨价。从利润率看,一季度利润率为17.5%,明显高于二季度的13.3%,也高于三季度的15.5%。

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特斯拉正是美联储“直升机撒钱”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从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特斯拉便开启了一波轰轰烈烈上涨周期,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股价上涨超过13倍,马斯克成功当上世界首富。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美联储2022年大幅加息、缩表,特斯拉神话破灭已成必然归宿,美国一众科技公司纷纷开启裁员。这也再次说明一个道理:美联储的印钞机不但不能熨平经济周期,相反它正是经济周期的制造者。

对市场信心更大的打击来自马斯克对推特的觊觎。马斯克的财富主要来自持有的特斯拉股票,为了拿下价值440亿美元的推特,马斯克数次售出特斯拉股票套现。

据统计,马斯克在过去一年里出售的特斯拉股票总额达到近400亿美元,目前马斯克持有特斯拉约13.4%股份,仍然是最大股东。马斯克的套现行动已成为悬在特斯拉投资者头上的利剑,市场看空情绪由此不断加剧。

除此之外,特斯拉2022年又同期开业两家工厂,分别是3月开业的德国柏林工厂和4月开业的美国德州工厂。

马斯克6月将柏林和得州的工厂比喻成“巨大的熔炉”,他表示由于电池产量不及预期、疫情管控和供应链受阻,这两家新工厂已亏损数十亿美元,而他仿佛能听到金钱在这两座厂燃烧的声音。

他还声称他最大的担忧就是如何让特斯拉工厂保持运转而不破产,不禁让市场为其深深捏一把汗。

他刚买下的推特状况也不容乐观。11月,马斯克对员工表示,推特有可能破产,自己近期出售特斯拉股票就是为了“拯救推特”。12月,推特又被曝出数星期未支付旧金山总部的房租。自从马斯克买下推特,他已经裁掉了大约一半的员工,各种不利的消息满天飞。马斯克疲于应付推特的糟心事,又引发市场对特斯拉经营不善的担忧,导致特斯拉股价在12月狂跌不止。

马斯克的胃口确实太大,短时间内开张两家超级工厂,又高价拿下推特,加上自身身价暴跌,未来马斯克的资金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马斯克政治转身

如果和钱有关的问题对首富来说都不算太大的问题,那么卷入政治漩涡或将给马斯克的未来带来更多不可预料的风险与挑战。

马斯克的新能源帝国本受益于民主党的能源转型政策,2016年他还为希拉里助选,但此后却与左翼民主党人渐行渐远。马斯克自己解释说他的中间立场一直没有变,是民主党走得越来越左导致他这个中间派也被划入右翼阵营。

拜登上台后,马斯克与拜登的矛盾也越来越深。2021年8月,美国政府举行了一场电动汽车峰会,包括福特、通用汽车等汽车厂商都被邀请在内,但唯独没有邀请电动车销量最高的特斯拉。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此表示奇怪,白宫透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特斯拉没有与工会建立密切的联系。马斯克向来对工会嗤之以鼻,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拜登不仅从未邀请马斯克参加白宫活动,也从未访问过特斯拉,而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高管已经不止一次被邀请。拜登盛赞通用汽车和福特在电动车市场的贡献,视马斯克如无物。马斯克则炮轰拜登就是一个人形湿袜木偶,已经被工会控制。

去年5月18日,特斯拉被标普500 ESG指数除名,原因与种族歧视、特斯拉撞车事故有关。

马斯克对此感到愤怒,并痛斥ESG是骗局。同一天,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过去我投票给民主党,因为他们是善良的政党。但他们已经变成分裂和仇恨的政党,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们,我将票投给共和党。”

此后,马斯克与共和党方面的人物互动越来越多,而与拜登和民主党逐渐分道扬镳,这其中发生一起重磅事件,就是马斯克在一个月前在推特上揭露推特前管理层帮拜登儿子压性丑闻的内幕,当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马斯克与拜登的矛盾之深几无挽回余地。

马斯克事后表示自己很可能被暗杀,他表示:“归根究底,我们只想拥有一个不受压迫的未来。在那里言论不受压制,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

对自由言论的维护一直也被外界理解为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初衷,但推特作为民主党的舆论大本营之一,它的份量不言而喻,尤其是它在美国国内政治中扮演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角色。拿下推特,马斯克已经有了实实在在叫板民主党的武器,这不但会引起民主党高层的警觉,还会得罪一大批支持民主党的民众和精英。

对一个商人来说,如此深度地卷入政治漩涡中,对公司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但马斯克似乎已经下定决心把自己摆到民主党的对立面,再加上他超高的个人关注度,势必会给推特和特斯拉的发展带来更多是非和麻烦,国会方面已经有参议员呼吁以国家安全为由调查推特。

知名特斯拉分析师Troy Teslike发推称,如果政治争议持续下去,特斯拉2023年在美国的销量将受到负面影响,2022年四季度特斯拉在美国开启价格战一事,已经证明特斯拉销量开始受到政治争议的负面影响。

据Experian数据,特斯拉2021年在民主党大本营加州的销量占全美销量的40%,近几年特斯拉在加州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另有调查显示,加州消费者购买特斯拉的意愿也在下降。

华尔街方面也是纷纷看空特斯拉股票,并下调特斯拉评级,仅剩铁粉木头姐仍坚定买入。

特斯拉挑战加大

在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补贴退场之际,比亚迪、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车企纷纷宣布涨价,而特斯拉却开始密集地降价。在短短两个多月之内,特斯拉连续数次以各种形式降价促销。

今年以来,特斯拉已经推出两次降价活动。1月1日,特斯拉推出新年限时福利,1-2月购车可享交付激励6,000元和保险补贴4000元。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宣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这也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最低价格,交付周期1-4周。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等价格仍然居高不下,那么马斯克为何如此急迫地打价格战?

首先,特斯拉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迹象。华尔街见闻报道,特斯拉二手车泡沫已经被刺破,二手车价格的下降速度已经超过其他汽车品牌,且平均库存时间被拉长。这主要由于汽油价格不断回落,导致电动车不再受追捧。

Troy Teslike的统计表明,截至2022年12月8日,特斯拉全球订单积压量从7月的47.6万暴跌至12月8日时的16.3万。在中国市场,11月还有2.5万单的积压订单,12月第一周就只剩不足6000单。这其中虽有产量上升的因素,但需求不足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第二,潜在的经济衰退。2023年全世界的主题可能都是经济衰退,有的国家潮水退去后需求不足,有的国家正面临疫后漫长的修复过程。

马斯克在去年10月表示全球经济衰退可能将持续到2024年春天,他还称中欧等国“某种程度的经济衰退”正对电动车需求造成压力。再早之前,他还表示他对美国经济有“超级糟糕的感觉”,公司需要裁员约10%,并“暂停全球所有招聘”。

第三,特斯拉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拜登政府前年官宣,美国要在2030年前将电动车销量提升到新车销售总份额的40%至50%。此后,拜登政府又通过《降低通胀法案》,其中包括持续10年的税收抵免优惠,但前提是电动车必须在北美组装。

随着各大品牌车企纷纷加码北美市场,往后特斯拉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分析指出,特斯拉要想保住目前占美国电动车71%的市场份额几乎不可能。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同样有增无减,人气超高的小米汽车一年后也将加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留给特斯拉躺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