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当小鹏开始教大众造车

徐晓彤
2023-07-27

时代变了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在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一路狂奔下,中外汽车品牌的市场地位已开始悄然逆转。

7月26日,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中国市场专属的车型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 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的一个观察员席位。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方面透露,其两个月前刚刚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

受此消息影响,小鹏汽车7月26日在美股市场,开盘便大涨近15%,股价一路走高,涨幅一度扩大至40%。7月27日,小鹏港股全天强势,最终收涨近34%,报81港元,总市值已超1100亿港元。

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于社交媒体发布的文案来看,两家的合作计划筹谋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VCTC的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而合肥也是蔚来中国总部的所在地。二者都属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签约落地的企业。但两家“邻居”并没有达成联盟。一方面蔚来刚刚获得阿布扎比主权基金7.385亿美元股权投资;另一方面,就智能化技术方面,对大众来说,小鹏可能是更适合的那个。

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

大众作为老牌传统车企,优势在于硬件。在快速转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大众由于自动驾驶和软件系统方面实力的缺失,竞争力逐渐下降。虽然大众此前已经在电动化方面投入了数百亿欧元,但受限于软件和智能化能力,大众在华电动车业务销量不及预期。

根据大众最新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大众在全球其他市场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交付出现小幅下滑。上半年其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8%至32.16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大众纯电动汽车交付量主要来自欧洲本土地区。而在竞争更为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半年新能源车型交付量为8.97万辆,同比增长4.8%。

这一成绩大幅落后于比亚迪和特斯拉。曾作为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大众,在这片它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已现颓势。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向新能源车倾斜,和国产品牌的崛起,外资品牌的市场地位发生改变。

显然,大众集团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来临,并积极进行自救。2022年年底,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方面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并持有60%的股份。此举就是为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众集团方面对此表示,“软硬结合”的技术有利于打造差异化创新。

不仅如此,在今年5月,大众还加深了与国轩高科的绑定。国轩高科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近日收到大众汽车的采购定点函,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供应产品为磷酸铁锂标准电芯动力锂电池产品,后续将面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系列车型。

对急于强化在华电动车实力的大众汽车来说,小鹏恰好可以进一步补足其短板。一直以来,小鹏就注重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布局。何小鹏曾在发布会上透露,小鹏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效率已接近人类司机90%的水平,里程渗透率已达62%,每百公里紧急接管次数仅0.65次。

在这次合作中,大众与小鹏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的电动车平台和软件联合开发,这意味着大众直接获得了软件层面的加持。

而对小鹏来说,通过合作,公司直接获得了来自大众的7亿美元的输血,同时获得了一家老牌车企的硬件背书,尤其是在小鹏目前较弱的供应链方面获得加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站在大众“肩膀上”的小鹏还有望更快打入欧洲市场,打开了小鹏出海的想象空间。

其实,小鹏近一年在行业中的处境算不上乐观,销量承压的同时,还要持续烧钱研发。直到近期小鹏G6上市热销,才缓解了紧张局势。财务上来看,此次大众入股的资金无疑带给了小鹏更足的底气。

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于7月27日表示,小鹏汽车预计从大众交易中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盈利能力。

除了与小鹏的合作之外,大众汽车集团还宣布,旗下的奥迪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将通过共同开发,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双方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型将配备最先进的软硬件。

这昭示着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到来——外来车企开始主动与本土新能源车企结盟,以维持自身竞争力。

合作向来是商业社会中的重要部分,在汽车领域更是屡见不鲜。但回顾历史会发现,二三十年前的车企合作,都是中国企业寻求与以德国车企为首的外来者进行合作。以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为例,它们都是中国车企与当时更为先进的外来品牌合作,从而将中国汽车行业推上正轨的产物。

而如今,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中国车企成功把握了新能源转型的变化节点,实现了弯道超车。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中国汽车业的历史性变革时刻悄然到来。昔日的主导者不得不寻求新玩家的助力,用自己的擅长与资金,换取新世界的快速通行证。(财富中文网)

编辑:刘兰香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