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高合走了特斯拉的路,却成为了威马?

杨安琪
2024-02-19

中国电动车产业已到分水岭。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中国电动车产业或许再次迎来一家失意公司。

根据媒体报道,2月18日高合汽车内部大会称,即日起将停工6个月。但随后高合否认了该消息,表示上述消息不属实。不过此前,高合汽车此次停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此前高合曾一度传出裁员、停工、闭店等消息。

高合汽车被人记住的是它的产品的高定位和高定价。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创立于2017年,母公司为华人运通,它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X的起步价为68万,最高售价高达80万。

尽管此后高合汽车陆续推出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但总体定位依旧高端:2022年底高合汽车上线第二款车型HiPhi Z,其售价为51万至63万元;2023年7月高合HiPhi Y售价也达到了33.9至45.9万元。高合创始人丁磊公开坦言:“我们创造作品,而不只是生产商品”。

这种高端策略本无可厚非,此前特斯拉便是靠此策略成功。特斯拉第一款车为Roadster,从高端的跑车入手吸引公众目光,其后的Model S和Model X奠定高端电动车的基础,而扭亏为盈靠的是平价Model 3车型。应该说,一家车企是否能盈利,关键在第三款车:第一款车塑造品牌,第二款车巩固优势、测试市场热度,第三款车会大规模销售,成为真正的创造收入车型。

高合似乎并未复制特斯拉的成功。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在2021年开始交付首款产品,在2021年全年的累计销量达到4237辆。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在2023年12月,高合汽车的新能源批发销量为564辆,比较而言理想、蔚来等在2023年的销量已经分别达到约37万辆和16万辆。

商业的本质是销售收入与盈利。回顾特斯拉的盈利也是异常艰辛。其亏损幅度最大的是2017年,当年亏损了22.4亿美元,从2006年到2019年间公司持续亏损14年,累计亏损超过70亿美元。

特斯拉的首次盈利在2019年第三季度。当时特斯拉当季度营收为63亿美元,净利润为1.43亿美元。这一结果要归功于特斯拉推动Model 3的产能和交付上,此举推动了Model 3在2019年前三季度销量大涨50%。此前马斯克关于Model 3“产量越多、价格越低、赚得越多”的模式,就这样成立了。当特斯拉2020年营收增长到315亿美元时特斯拉首次实现盈利。直至2023年特斯拉营收增长到968亿美元,净利润150亿。

一切归功于规模效应。从新能源汽车先驱和领先者特斯拉身上 一旦实现盈利之后,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盈利规模迅速增长,特斯拉前面十几年亏损超过70亿美元,但是盈利之后的4年,已经累计实现盈利340亿美元,远超历史上累计亏损规模。

相比而言,一个反面教材则是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也曾经光环萦绕,自成立之后,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约410亿元,而“蔚小理”上市前融资额均未超过200亿,并且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超过4万辆,与蔚来、小鹏、理想同处第一梯队。

但此后威马汽车被蔚小理远远甩开。2022年威马汽车交付约2.95万辆,而理想、蔚来、小鹏交付量纷纷突破10万大关。其背后原因难以总结,但业界普遍认为,产品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受交付延迟、自燃等事件影响了威马销量。

高合的处境似乎更像威马,它努力按照特斯拉的路径一路走来,但还是价格和定位高出消费者的想象,在中国电动车这个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最终结果如何,也尚未可知。(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