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行业不救房企的共识之下,对行业回暖最具积极性的莫过于地方政府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财政压力越严重的地方,应该是推动行业回暖越积极和力度越大的地方。黑龙江作为全国财政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首先发出如此号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虽然黑龙江省政府此次发出的号召已经撤下而又沦为了“一日游”文件,但是黑龙江省在财政支出压力之下的焦虑是不言而喻的,经济下行之下房地产和土地财政作为不多财政增收抓手之一,黑龙江省在刺激行业回暖方面的政策试探也就是十分合乎情理的了。
改变,往往都是从最困难的地方和最困难的时候开始。
长期累积的涉房风险所引发的长时间行业调控在“房住不炒”的总方针下依然前行,但去年以来连续出台、持续加码的从市场端到资金端的双重调控措施,在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已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彻底改变了行业预期,导致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的快速转淡和行业流动性的愈发紧张。已然消失的“金九银十”这一传统的销售旺季,和排队暴雷的百强民营房企更是让市场氛围比天气更快地进入了寒冬。如何度过行业寒冬成为房企第一要义的时候,土拍市场的寂寥也就是注定的事情了。不但民营房企普遍退出了地市,流动性相对宽裕的国央企也纷纷捂紧了口袋,纵然第三批土地集中出让试点城市大大放宽了入市标准也难以唤回房企拿地那曾经的热情,因为对于未来的预期目前还是普遍悲观的。
之前,泰禾、蓝光、福晟、华夏幸福、佳兆业、花样年、新力、当代置业出现问题时,各方面基本都持观望态度,认为他们要么是过高地使用了财务杠杆、要么是企业运营能力的问题。而当总负债近2万亿的恒大以不能兑付到期理财产品而暴雷的时候,监管部门还认为恒大是由于恒大过度扩张、过度多元化和过度负债造成的个案,因为涉及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量也就6000多亿且多有抵质押而风险可控,全然忘记了恒大产业链负债9000多亿所可能造成的产业收缩与就业问题。不过这些都不关监管部门的事儿,监管部门自扫门前雪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么多房企出问题了毕竟会影响行业氛围和市场信心,更何况房地产行业是个买涨不买落、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行业呢。
也就是说,市场预期,成了目前横亘在政策预期与市场现实之间的鸿沟,是目前涉房金融微调暖风频吹却唤不回市场热情的真正原因。
不过,对于房地产回暖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前有东三省省会城市哈尔滨、沈阳、长春的抱团“试探”,后有上海开放应届硕士研究生入户和桂林对购房者最高达30万的消费券奖励。现在更大的刺激行业回暖的政策力度出来了,就是黑龙江以省级政府的名义提出了“刺激群众购房需求,全力冲刺房地产业增长”的要求。看来目前急吼吼的,更多的是地方政府,而最为急切的是那些财政压力较大、等米下锅的地方政府,而不是监管部门。
其实,这也正是房地产内里的土地财政性质所决定的。房企只不过是实现土地财政的交易对手而已,而房企又数量众多,因为调控而消失几家房企并非神马严重问题,但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刚性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而被土地财政撑大的地方财政支出胃口又是很难缩减的。在房地产行业信心普遍不足又难以回暖而大大影响了土地财政收入之时,对于土地财政高度依赖而又等米下锅的地方政府的焦虑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救行业不救房企的共识之下,对行业回暖最具积极性的莫过于地方政府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财政压力越严重的地方,应该是推动行业回暖越积极和力度越大的地方。黑龙江作为全国财政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首先发出如此号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虽然黑龙江省政府此次发出的号召已经撤下而又沦为了“一日游”文件,但是黑龙江省在财政支出压力之下的焦虑是不言而喻的,经济下行之下房地产和土地财政作为不多财政增收抓手之一,黑龙江省在刺激行业回暖方面的政策试探也就是十分合乎情理的了。
冬至的到来只是时序中的天文节点,而非最冷的气候节点。冬至作为白昼时长最短的一天,之后的白昼会一天长似一天,但是最冷的天气也往往在冬至之后才会到来。房地产行业的资本品特征导致其对于市场预期的高度依赖,政策的回暖与行业的回暖之间还隔着一条行业信心的鸿沟。政策回暖虽然在资本市场已经得到大A股和香港内房股大涨的回应,但是市场信心和行业信心的恢复还需要假以时日,而在市场和行业信心恢复之前的这段时间,可能才是行业流动性最为紧张的时段,也是行业最为寒冷的冬天。
在行业已经发生质变而土地财政暂时还没有找到替代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助房地产行业实现良性循环和首次将房地产定位为支柱产业的东风,出于财政压力而誓把行业力挽回的努力能不能最终奏效,已经暴雷和正走在暴雷途中的那些房企们能不能熬到春回大地之时,还是春回大地之时自己的优质项目已经被并购而自身却化作春泥更护花了,还真是一个问题。(财富中文网)
作者柏文喜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