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新规可能引发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借机要求转型互联网银行,以及大银行和国有银行面临竞争力急剧下降的冲突。无法平衡现金管理新规落地实施可能引发的行业内冲突与矛盾,或许才是央行暂缓实施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要核实资金来源和真实用途这一新规的真正原因,而至于官宣的技术原因则更可能只是个说辞而已。值得注意的是,2月22日据媒体报道,近期刚发布公告称将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的北京中关村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做出最新回应,均表示将继续办理现金业务。
银行乃金融企业,而企业的首要目标是为股东挣钱,因此盈利同样是银行的第一要义。这一点对于投资人和股东而言,真的就如同造大炮还是造黄油一样是没有差别,只不过盈利冲动假以银行这种企业性质与组织形态罢了。除非监管部门有强制性要求,作为企业,在收入方面肯定是能增加的就不会放过,而在成本方面则是能省则省,这才是企业经营的不二法则,而银行也概莫能外。
就银行业早期的形态与业务内容而言,现金业务是其基础性业务,所以历史上银行也曾经被称为“钱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银行在分业经营之下走向高度专业化,和在混业经营之下走向全能化,现金业务对于银行而言逐步演变成了“鸡肋”,往往只是为了照顾传统型顾客的需求和顾客的传统性需求,成为提升顾客粘性的配角。试想一想,除了开户,在一切皆能手机搞定的当今,你已经多久没有去过银行营业厅了?银行营业厅,目前似乎已经成了老年人的专场,而无现金社会的渗透率之高,当今中国如果说是第二,则没有人敢自称第一。
就在各家银行绞尽脑汁提升经营业绩以及现金业务已经沦为银行的鸡肋性业务时,央行关于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必须核实其来源与真实用途新规将于2022年3月1日生效的新政策,自然就成为不少家银行干脆打算放弃现金业务的最好机会,尤其是以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为甚。目前中关村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关闭实体网点与停止办理现金业务的申请已经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而转为完全的网络银行,在大大削减实体网点和现金业务成本的同时,也得以突破拥有实体网点的银行不得跨区域展业的既定规则。目前互联网民营银行已有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且上述互联网银行均没有线下网点。这可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机会,自然值得一众中小银行纷纷效仿。
正因为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更加重视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本来对于成本较高的实体网点和得不偿失的现金业务就不太热衷,停办实体营业网点和柜面现金业务而转为互联网银行,在缩减与控制成本的同时,还可以突破异地展业的限制,对于这些银行而言何乐而不为呢?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就要核实资金来源和真实用途的规定即将实施,其难度和麻烦以及可能增加的成本,正好给这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提供了放弃现金业务的最好契机。停止柜面存取现金业务,反过来也为这些银行关闭实体网点并转向互联网银行,进而实现无区域化限制的展业提供了天赐良机,而这正是这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所梦寐以求的。至于是否会给一些习惯于在实体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带来不便,则不是这些银行所关心的,因为毕竟作为企业,银行在具体经营活动中也有聚焦特定客群的权力。
不过,如果这个口子一开,大量的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将会快速和规模化地关闭实体网点与停办现金业务,并转为全国性展业的互联网银行。这样一来,这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虽然可以大大削减自身成本,并实现全国性扩张而提升自身竞争力,但也将引发行业竞争与系统性风险快速提升,并将成本较高的实体网点和现金业务甩给大银行和国有银行。这自然是后者所不愿意接受的,除非后者也普遍关闭实体网点和停办现金业务。但后者庞大的实体网点资产和存量人员,显然是短时期内无法消化的,而且存取现金还带有普遍服务性质,成本虽高,但也是国有银行和大银行的天然职责。
也就是说,现金管理新规可能引发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借机要求转型互联网银行,以及大银行和国有银行面临竞争力急剧下降的冲突。无法平衡现金管理新规落地实施可能引发的行业内冲突与矛盾,或许才是央行暂缓实施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要核实资金来源和真实用途这一新规的真正原因,而至于官宣的技术原因则更可能只是个说辞而已。值得注意的是,2月22日据媒体报道,近期刚发布公告称将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的北京中关村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做出最新回应,均表示将继续办理现金业务。(财富中文网)
作者柏文喜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