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上海复工复产的五个产业梯次

2022-05-30

根据《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通知,6 月 1 日起全市将取消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复工复产节奏快于市场预期。本文分析复工复产节奏,最终目的是描绘出复工复产进程中的产业梯次,即哪些产业复工复产较快,哪些产业复工复产相对迟滞。综合考虑政策加持,以及供应约束、需求韧性以及生产弹性,我们将各行业复工复产进度从快到慢分为5个梯队:第一梯队:汽车、医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第二梯队: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制造业。第三梯队:木材加工、家具、钢铁、燃料加工等行业。第四梯队:纺服、化纤、化学原料、皮革羽毛、有色金属等行业。第五梯队:纺织业、造纸、非金属建材业。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近期全国疫情有所缓解,各地复工复产逐步推进。2022年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发布,复工复产节奏快于市场预期。未来各行业复工复产呈现怎样的节奏,不同行业复工复产进度如何,对此市场高度关注。

逻辑上未来复工复产面临两种可能情形。第一种情形,疫情缓解,经济逐步走向正轨。第二种情形,疫情在全国各省出现零星反复,全国层面的复工节奏并非一帆风顺。第二种情形中,哪些省份面临封控,我们无法做出提前预判,进而无法判断复工复产节奏。

根据《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通知,6 月 1 日起全市将取消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复工复产节奏快于市场预期。这也意味着,未来全国层面的复工复产大概率朝着第一种情形推进,即经济逐步走向正轨。

本文分析复工复产节奏,最终目的是描绘出复工复产进程中的产业梯次,即哪些产业复工复产较快,哪些产业复工复产相对迟滞。

观察复工复产梯次节奏的三个线索

本轮疫情对经济有着较强压制,各项经济指标滑落至接近 2020 年一季度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复盘 2020 年的复工复产特征,并在考虑当前经济情况与 2020 年的异同后,对后期复工复产的节奏进行预判。

2020年初武汉疫情扩散,全国经济停摆。经历一轮有效抗疫之后,经济逐步修复。观察2020年年初的经济修复节奏,或为我们思考本轮复工复产带来一些启示。

2020年复工复产过程中,制造业修复快于地产和基建,消费服务业复最慢。

2020年1-2月工业生产增速仅为-13.5%,但是到了3月和4月就已经恢复至-1.1%和3.9%;投资方面,1-2月固投增速为-10.9%,3月和4月的读数则为-10.1%和0.1%。2020年1-2月社零增速为-21%,但是直至当年9月才转正至2.3%。

2020年有趣的经济结构修复特征,我们认为与两点因素密切相关,一是需求韧性,二是供给弹性。

疫情之中需求受压制越深,疫情褪去之后需求反弹越大,则相应经济板块修复节奏越快。疫情之中生产供给受约束越强,疫情褪去之后供给反弹越强,则相应经济板块修复节奏也越快。

先理解2020年制造业修复最快原因。以此供需视角观察2020年一季度经济修复节奏,中下游制造业生产最快修复,修复弹性也最大,原因在于供需共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需求扩张,带动中国出口强力反弹,2020年4月以后出口同比甚至远高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出口强势扩张为中下游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需求环境,同时,得益于有效防疫,工业生产有序开展。需求弹性强,生产供给足,最终2020年迎来了极为快速的中下游制造业生产修复,并进一步带动整体工业生产快速修复。

再理解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修复较快原因。2019年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已经企稳,四季度住宅新开工增速甚至达到10%,地产需求本就不错,只是受到疫情干扰。在突发性疫情冲击后,全国按揭贷款利率转头下行,刺激房地产景气度在2020年在二季度后进一步好转。基建方面,为对冲疫情影响,专项债发行前置,一批全国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基建投资在二季度表现良好。

最后来理解服务消费修复较慢原因。餐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疲软,导致2021年整体社零表现偏弱,并且呈现典型结构分化的根本原因。2021年社零存在典型结构分化,线上消费强于线下消费,限额以上消费优于限额以下消费。究其原因,2021年社零面临供需双弱。我们知道2021年中国大大小小经历三轮本土疫情扰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则挫伤线下场景消费,二则拖累居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需求低迷。不仅如此,服务消费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常态化防疫对服务业供给存在客观约束。

本次复工复产还需要关注供应链

本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仅次于2020年一季度,2020年全国物流、人流等方面也有诸多限制。然而我们必须关注到本轮疫情冲击与2020年初有所不同。正因如此,考察本轮复工复产节奏,我们需要关注供应链问题。本轮疫情对供应链冲击的影响是差异化的,有些省份受影响较弱,有些省份所受影响甚于2020年一季度。

通过整车物流指数和反映人流量的相关指数,我们可以捕捉到各省和各行业的供应链面临三点特征。

一是上游采掘业基本未受冲击,原材料工业受到一定影响,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受影响显著。换言之,越靠近下游的行业越依赖于物流的稳定,因此受物流冲击也越深。

二是疫情在各地严重程度不一,东部沿海地区是疫情的主要聚集地,这影响了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

三是本轮疫情中病毒传播性强于2020年年初,各地防控面临更大压力,消费所受影响要更加深远。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结论:

供给角度,东部沿海地区的下游装备业的复工复产可能会最快,上游采掘业几乎不受影响。需求端角度,需求相对稳定的终端,其上游的恢复速度要强于需求可能明显下滑的行业。供应链角度,本轮受供应链冲击大的产业,反而在本轮复工复产进程中会表现出更大的修复弹性。

疫情是引发本次工业生产大幅下滑的最大因素。因此,把握疫情对当前生产及后续复工的差异化影响,关键在于捕捉三项核心要素:

一是供应约束。疫情之中受供应约束冲击越强,疫后复工复产节奏最快、幅度最大。

本轮华东疫情扰动之下,华东、东北等地区物流供应链明显受损,西南、西北等地几乎不受影响。受损最严重的是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吉林,不妨将这五个地区称为“物流约束地域”。

中国经济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集聚在“物流约束地域”的产业,本轮疫情中遭受供应链冲击最为强烈;当然一旦供应链约束放开,这些产业必将率先修复。

二是需求韧性。疫情之前需求越强、疫情之中受冲击最小,需求韧性越强,疫后复工复产,相关需求板块的产业修复节奏偏快,修复幅度最大。

疫情之前,需求强弱排序为出口>基建>地产和消费,疫情冲击对各部门需求的冲击程度排序为出口<基建<地产和消费。

后续复工复产过程中,出口驱动的产业链修复最快、弹性最强;房地产和消费驱动的产业链修复最慢、弹性最小;基建驱动的产业链处于其中。

三是生产弹性。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产成品库存,增速上低于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后续复工复产中,中下游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修复节奏快于上游原材料行业;消费品制造业修复节奏相对偏慢。

产成品存货越高,企业复工复产节奏越慢。本次疫情期间,上游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好于下游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因而原材料工业的成品不断累积,例如螺纹、热卷、玻璃等原材料的库存处于高位。因此如果下游生产和终端需求快速恢复,上游制造业仍然有个消耗库存的阶段。换言之,当前库存越高的行业,疫情后生产恢复越弱,而当高库存缓解后,生产才有更多空间恢复。

这一点恰巧能得到2020年的验证。2020年1-2月份疫情较严,下游装备制造业弱于上游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原材料工业的产成品存货大幅上升;当年3月全国开始复工复产时,下游装备制造业生产恢复较快,原材料工业的工增恢复较慢。

此次疫情中,整体上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产成品库存增速低于原材料工业。例如,汽车制造业、非汽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的库存较低,钢铁、化纤、化学原料及制品等行业的库存较高。

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越慢。此次疫情中,工人无法正常上班是影响行业生产的因素之一。由于此次疫情确诊病例较多,我们预计复产复工并非一蹴而就,根据各区、各街镇的确诊情况,解封的时间可能会有差异,从而导致多批次的复工。

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恢复,可能会慢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我们将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越低的行业定义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那么这一类行业包括纺服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不难看出此类行业基本属于消费品制造业。

综合推断各行业复工复产节奏

基于供应约束(物流)、终端需求和企业生产这三个角度,我们可以对各行业的复工复产梯次做一个打分模型,该模型将以下五要素进行归类:行业是否位于“物流约束地”、出口对行业营收的贡献比例、内需稳定性、产成品存货、劳动密集型等。我们按照各项要素是否有利于行业的复工进行打分,最终加总得到总分。

打分遵循如下5个原则:

1)产业处于“物流约束地域”占比较高打3分,占比较低的打2分;该项打分参考了各省的工业产值的占比,但是由于所得数据不完整,含有一定主观成分。

2)出口依存度越高的行业,打分越高;这里主要参考2020年出口交货值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比值在20%左右的打3分,在10%左右的打2分,在5%左右的打1分。

3)内需贡献方面,对下游偏投资的行业打分高于下游偏消费的行业,对下游偏基建的行业打分高于偏地产的行业的打分;该项打分较为主观,主要参考投入产出表和过往疫情后的恢复经验。

4)产成品存货越低的打分越高;该项打分参考了最近一期各行业的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库存越高,分数越低。

5)产业越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打分越低;这里主要参考了各行业2020年的人均工业营收和人均利润,该项打分有一定主观成分,但是比较符合市场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该打分表假设了所列五项因素权重一致,而真实的复工复产要复杂地多,因此只能作为一个复工复产链条整体排序的参考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分析框架中并未充分考虑政策层面的推动,政策通常在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对不同行业带来影响。例如,根据上海政府5月29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一方面将汽车、家电作为消费刺激的着力点,另一方面政策也要求“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充分考虑政策以及三因素考察,可将各行业复工复产进度从快到慢分为5个梯队:

第一梯队:汽车、医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

第二梯队: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制造业;

第三梯队:木材加工、家具、钢铁、燃料加工等行业;

第四梯队:纺服、化纤、化学原料、皮革羽毛、有色金属等行业;

第五梯队:纺织业、造纸、非金属建材业。(财富中文网)

编辑:KZ

作者周君芝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