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确定,滴滴事故的起因是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并非网传的“遭受攻击”,目前,滴滴App的所有服务已经全部恢复。
此次全面的功能瘫痪持续了接近12小时,也是近年来滴滴出行瘫痪时间最长的一次故障。据滴滴出行此前所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单季度中国出行业务总交易额为725亿元,日均单量达到3130万单,而以此次“崩了”的故障时长计算,估计将会让滴滴损失过千万的订单量和超4亿的交易额。
单看这组数据,滴滴的损失应当是非常大的,超4亿元的交易额和千万订单,就这样从12小时的“蹦迪”中飞走了,且不止于12小时,12小时后的若干小时,消费者也有可能选择其他平台,而不选用滴滴平台。如果因此而从此放弃滴滴平台,对滴滴来说,损失将更大、负面影响也将更大。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滴滴的损失实际并没有消费者大。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付出的是信任,得到的却是12小时无响应,特别是有急事者,关键时刻叫不醒滴滴,其他平台又没有安装,就有可能耽误大事。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其损失的比价,一定比滴滴高很多。对滴滴来说,如果事件发生之后,不能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或带来的影响进行认真的调查与评估,就难免会让消费者对滴滴的信誉和信用产生质疑,对滴滴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表示怀疑,并影响到今后对滴滴的信任。
滴滴作为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按理最应当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具有优良的服务环境,具有完善的信用基础。但是,从近年来滴滴的具体表现来看,似乎并没有能够完全做到。除了在乘客端发生一些具体案件之外,在管理端出现故障的频率也不低。如2022年9月22日,就有消费者反馈滴滴出行无法正常使用,当时滴滴出行回应称“由于机房网络故障,导致滴滴部分服务受影响”,当时故障在半年内已经得到了修复。而在此前的2021年、2019年、2016年和2015年,也都发生过系统故障。应当说,故障的频率还是挺高的。这样的故障频率,对消费者来说,可不是好接受的。
广大消费者使用滴滴作为重要的出行平台,就是对滴滴的信任。但是,滴滴却动辄对不起这份信任,动辄出现故障。如此,又怎能让消费者对其信任呢?消费者又怎么能够把信任的筹码交给滴滴呢?没有信任的筹码,滴滴又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扎下根呢?
眼下的出行平台,并不是只有滴滴一家,如果滴滴再不重视安全保障工作,不重视减少甚至杜绝各类故意的发生,滴滴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会节节下降。因为,这一切的发生,不像其他故障,可能存在一些客观因素。这类事故,都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是软件质量不高、承受力不强、风险隐患自我排除机制不强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滴滴仍然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谁也无法保证,滴滴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先机,陷入被动。
滴滴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系统问题,而是管理系统问题,也不只是技术人员的问题,更是管理人员的问题。滴滴的管理者有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是滴滴会不会出现技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滴滴的管理层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紧迫性、危机感,就不会真正重视问题,这些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消失。所以,滴滴应当从管理层入手,寻找问题的根源,发现解决难题的钥匙,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至少,要大幅减少问题发生的频率,切不能因为滴滴的原因,给广大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这些损失,会成为压垮滴滴的稻草的。(财富中文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杜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