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与生物技术:郎情妾意?
与此同时,制药厂开始大幅削减自身的研发费用,而在此前十年,其研发成本的增长简直是突飞猛进。辉瑞制药公司(Pfizer)宣布将裁员数千名,并且到2012年将研发预算削减20至30亿美元。阿斯利康表示,将在未来4年削减1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一些制药巨头开发新药的成本,已经增至平均每种药40至50亿美元(用研发总预算——包括失败药品的研发成本,除以成功上市的药品的数量,便得到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因此,大幅削减成本实属当务之急。
对于生物技术行业而言,制药巨头的热情追求正可谓求之不得。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该行业已被资本短缺折磨得体无完肤。几十家公司已经宣告失败,其他的则廉价卖身。就连盛大的BIO年会,参加者也从几年前的1.7万人,减少到了今年的1.5万人。
“制药厂注定要达成更多的交易。”总部位于西雅图的Alder生物制药公司首席业务官员马克•利顿(Mark Litton)表示。Alder最近达成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重要交易,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签下了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其中有8,500万美元是出让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创新性产品获得的预付款,该药刚刚完成第二阶段的人体试验。
“鉴于市场不景气的现状,很难筹到资金。”利顿介绍说:“这笔现金能帮上大忙,我们不必再到风险投资商那儿去求爷爷告奶奶了,也就不会再继续稀释股东权益”。
制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的联姻,眼下似乎倾向于采用合作形式,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并将之整合到母公司旗下的行为,并不总是成功之举。另外,制药业最感兴趣的是处于最后阶段的新药,因为它们的成功机率最高。但收购这些新药的交易往往费用过于高昂,于是有些制药厂将目光转向了风险相对较大的早期项目。
但是,爱得过深,也会闹出麻烦来。“我认为对于生物技术行业的宣传太过头了。”原史克必成公司(SmithKline Beecham)研发总裁、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健康创新专业教授乔治•波斯特(George Poste)表示:“如果制药业过于执着于此,可能会物及必反。生物技术行业拥有大量创新技术不假,但那不是万能药。”
我们无法预知这桩婚姻到底能持续多久,因为往往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但我斗胆猜测,至少这种新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推出创新性药品的几率。波斯特认为,这可能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盼望新婚双方早日诞下后代,美满姻缘早日开花结果。
译者: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