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创意思考,思考创意

创意思考,思考创意

周瑷玛 2011-11-30
服务型、知识型、创意型的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而国内的创意文化产业如今还局限在小众圈子内,要如何突破瓶颈?生机勃勃的香港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生态参考。

    何为创意?简单说来就是人无我有。近些年已经从产业经济逐渐过度到消费经济的香港特别流行创意一说,而一些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创意文化产业)也特别受到关注,香港本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工作室或孵化基地,街面上也能找到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本土制造。

    风传为文艺青年朝拜圣地的库布里克书店(Kubrick)偏安油麻地众坊街一带,周围除了地标性的油麻地警署,还有令人雀跃不已的非常具有本土风情的庙街街市,杜琪峰很喜欢用的美都餐室也在这里。这些都罢了,紧邻着库布里克的便是家不走寻常路的电影院,上映的都是有别于大众影院的文艺电影或独立电影,一街之隔的上海街是香港近年最引人注目的创意工作室集群之一,寒酸的老楼里搬进了不少焕然一新的新生代工作者,家居设计数码娱乐人文关怀,也都着实让人激动一把。而库布里克的店里大量收藏着的也是文艺类、设计类、电影类的图书,逛得累了,还能在店里自设的咖啡吧里喝一杯明媚忧伤的拿铁。

    从经济形态上看,香港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的阶段,也即是常说的第三产业,服务型、知识型、创意型的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腾飞,香港市区如西环、上环、深水埗等地方集中了非常多的工厂大厦,现在也都逐渐没落,多数工厂都已经北迁,不是搬去临近深圳的新界北,就是干脆直接搬入深圳或东莞。这些空下来的工厂大厦反而为后继的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绝佳的灵感,工业化混搭文化艺术,创造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香港印象。

    这不少的创意中心中,有些给人高屋建瓴的空灵感,如歌德学院和港岛东区的太古坊;有些创意较为成熟向艺术倾斜,如香港艺术中心、Artis Tree和牛棚;另外有些则具有草根情节,如赛马会创意文化中心。我想说的却是最后一个,盖因为“草根”一词与国内如今蓬勃兴起的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更多的共通点。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在深水埗的石硖尾。深水埗是香港的平民区,工厂集中,不过现在大概也只剩下”嘉顿“这样较大的品牌还维续生存,当然街巷里还是藏了许多老店:吃大包的早餐店、马口铁的铁铺、跌打损伤的推拿铺、剪头绞面的理发铺、定做红纱旗袍的禧铺,甚至还藏着一座汉代时期的古墓——李郑屋……这一区也许是香港旧时建筑保留最多的地方了,就连《岁月神偷》、《老港正传》这些反映老香港的电影也都将取景的视角落在了深水埗。而石硖尾大部分都是籍籍无名,除了1958年圣诞的那场大火,烧掉了成片的棚屋,烧出了香港的公屋改革。也大概因为这样,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保留了平凡工厂大厦下的一份朴拙,口字形的回廊隔出一间间不大的门脸,转角处总会撞见生了锈的老机床。制作古琴的、探讨中华文化的、研究装置艺术的,隔三差五的还会有创意市集的不定期活动。单单一栋不大的大楼,就给了参观者多元化的空间感。

    这可能和香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长有关。早在2002年香港贸易发展局就发布了首份《香港创意产业》研究报告,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中也指出香港创意文化产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左右,对香港的经济而言,创意文化产业是个大有可为的增长点。而在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的分类之下,香港的创意产业狭义上分为三大类包括11个行业。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艺术品、古董与手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数码娱乐、电影与视像、软件与电子计算、电视与电台;第三类则是设计类,包括广告、建筑、出版与印刷。而如果从广义上来探讨香港的创意文化产业,还需要将美食、健身美容、文化旅游等包括进去,香港这些年确实扶持了不少本土的艺术剧团,比如牛池湾剧院,连着几场话剧都有朱茵来撑台。

    较为系统的规划也造就了香港创意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如果打开香港贸易发展局的网站,会发现短短的一年里弹丸香港却挤满了各样的展会,其中不乏玩具展、创意展、生活用品展、美食展、电脑展,甚至书展,以上都被算作香港的创意产业。这些新生事物,不局限于新奇,还鼓励将本土文化应用于新媒介中,更深入地去传播本土文化及精神,麦兜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如上,不仅唤醒了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还给了本土业者全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前景,也缓慢地改善着游客对香港”只有物欲没有灵魂“的成见。

    相比之下,晚了几年开展的国内创意文化产业显得单调而无序,虽然有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但受益者仍然属于小部分成型的公司,大多数的小工作室很难获得关注,只能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苦苦沉浮,而因为资金的关系,多数创意文化从业者还只能进行门槛低资金占比少的创作,所以见得更多的还是杯子、笔记本、文具、灯饰这样的家居生活用品。这一点在我2010年参观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的时侯印象尤为深刻,整个会场基本上呈两极分化,要么是贵到让人望而却步的大型家私,要么就是几近手工作坊的小型配饰;广州的城市画报搞过一个i-Mart创意市集,旨在全国挖掘有想法的创意工作者,我看过的几站,如昆明和上海,都还只是手工业者的赶集罢了。就算是淘宝的创意站似乎也无法免俗,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品牌比如“裂帛”、“Ze”等,但总体相比而言,那些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再加工甚至都比创意产品来得更加有创意有本土思考。如何突破创意文化产业的瓶颈而不再局限与若干小众的怪圈中,是国内创意文化产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周瑷玛,财富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社会学,曾在大型跨国石化炼油项目担任外方协调,目前是“美食玩家”网站创业团队主要成员。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