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能超越苹果和三星吗?
目前,联想尚未打入的一个关键领域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这个策略存在争议,公司有可能在这些关键市场沦为长久的看客。但联想高管坚持,首先聚焦于动态与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是合理的。公司在中国市场已经实现盈利,发布了20多款手机,价格一般远低于三星的可比产品。在此之后,联想又于去年将它的手持设备带到了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俄罗斯。它计划到今年年底进入16个国家。
罗曼说,他希望在他向美国发布手机之前,让联想品牌在美国更加知名,目的之一是避免HTC公司那样的业绩不能保持一致的命运。不过,联想手机对美国消费者的吸引力似乎在不断增强,至少是那些喜欢大屏幕的消费者。公司刚发布的K900拥有5.5寸屏幕,是手机中的巨兽,但外观轻薄,运行迅速,在最近一次的消费电子展上大获好评。根据目前计划,联想的手机可能于明年对美国市场销售。前戴尔公司高管、目前主管联想美洲区业务的盖里·史密斯(Gerry Smith)说:“我非常渴望在未来进入这片空间。”
在惠普于帕洛阿尔托的一间车库里开始创业之后的45年,联想也在一间同样不起眼的建筑里诞生了: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的一间警卫室。这是一座像气缸座似的小房子,木制的窗户周围红漆斑驳。它的复制品保存在联想的北京总部里,供后人瞻仰。如今的联想总部是一座现代化的公司园区,遍布水泥和玻璃大楼,大楼之间以水池相隔。1984年,就是在那间警卫室,中国科学院的一位工程师柳传志与9位工程师一起创办了联想。除了让这个团队使用警卫室,科学院还提供了2.5万美元启动贷款。
公司早期的英文名字是“Legend”,它起初开发了一种能让中文使用者操作微机的技术,后来开始在中国倒卖国外制造的计算机。
1990年,它开始自己生产电脑。在随后的一年,柳传志任命时年29岁的杨元庆管理计算机部门。[柳传志现仍担任联想控股(Legend Holdings)董事长,该集团至今仍拥有联想的股份。]杨元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生长于中国东部城市合肥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拼命推动团队,以快过竞争对手的速度创新。在他的领导下,联想成为第一家将奔腾电脑引入中国的计算机厂商,销量因此飙升。到1997年,公司成为本土市场的冠军,这一地位至今未变。
但柳传志一直梦想到中国以外扩张,公司改名为“Lenovo”——“Le”是“Legend”的遗留,“novo”是拉丁语“新”的意思——他的指定继承人杨元庆主持了一次大胆和难以置信的交易:收购IBM的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IBM这一业务的规模是当时联想的4倍大。这次收购让人非常意想不到,以至于出现IBM与人谈判的传言时,《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以“谁?”为开头做了一篇报道。参与这次交易的人看到了其中的逻辑。当时为IBM工作的霍腾休斯说:“很明显,IBM不给这项业务投资了,我们都知道最后的去向是哪里。如果有打算让这项业务获得新生的人来,你会听他说什么。”
联想并购IBM花了17.5亿美元,起初遇到些波折,由于文化差异和财务危机,一度更加困难。但随后,这次并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主要归功于杨元庆决定从一开始就放手旁观,只担任董事长一职,让美国方面的经理人负责管理。为了学英语,他搬到了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住了几年,他下令英语为公司的官方语言,并让自己沉浸在美国的管理风格当中。他还让手下几位高管到美国长期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