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来啦!
在我们的旅游团留美的最后一天的早上7点30分,我们集合去好莱坞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外面的温度接近38摄氏度,但即便是最年长的队员——一位80出头的老人——也精神抖擞地游完了整个主题公园。第一站是根据最新一集《变形金刚》(Transformers)打造的3D过山车。系好安全带后,我们所有人都拿起iPad,拍下整个过程。
尽管公园里的电车观光的导游只讲英语,但见到那些偶像,比如《大白鲨》(Jaws)里鲨鱼、金刚,旅游团还是很高兴。在穿过紫藤巷(Wisteria Lane)时,所有人都叫了起来。[《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在中国很受欢迎]。在观看老电影的画面时,导游取笑说,参加电车游览的一半人太年轻,不记得这些电影。接着又他带着讽刺说:“你们当中的另一半不会说英语。”
我感到不适。这不是我们团遭到的第一次不礼貌的接待。无论在观光景点还是餐厅,我都听到工作人员抱怨我们旅游团的规模和习惯。有些员工根本无视团员的要求。服务员在我们点热水而不是冰水时,感到很不理解。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专家吕晃说,美国公司还没有为中国的旅游热做好准备。他回忆起曾在迈阿密的一家很受中国旅游团欢迎的古巴餐厅用餐,但该餐厅却没有中文菜单。他说:“我觉得很多外国品牌——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确实没有为中国人定制好产品。”
零售商赶潮流的速度更快一些。折扣商城里的专卖店可以使用在中国非常普遍的银联卡。美国最大的商城运营商西蒙地产集团(Simon Property Group)庆祝了中国春节,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购物中心甚至表演了舞龙。手提包零售公司蔻驰(Coach)自2010年以来聘用了超过100名说中文的销售员。公司在曼哈顿的旗舰店目前有20%的销售收入来自中国游客,根据游客的需求来组货。蔻驰国际部的总裁维克多·路易斯(Victor Luis)说某些专卖店提供根据中国纸币大小制作的钱包。
美国的酒店在吸引中国旅客方面也取得了进步。在洛杉矶,我的旅游团住在希尔顿LAX酒店(Hilton LAX),这是美国最大的机场酒店之一。2011年,希尔顿启动了名为“欢迎”的项目。被打上中文“欢迎”字样的酒店提供茶壶、拖鞋和早餐粥等服务项目。万豪(Marriott)和喜达屋(Starwood)也有类似的项目。我们的旅游团喜欢这些表示。当罗杰对我们说,拖鞋可以带走,大家都欢呼起来。但我们没有人去吃价格为22美元的早餐。我也没有在用餐区看到任何中国客人。
在旅游团留美的最后一晚,我们在圣莫尼卡的巴布甘虾业公司(Bubba Gump Shrimp Co.)餐厅进餐,其坐落在一个能俯瞰海滩的码头上。我们吃的是套餐:样子难看的特色沙拉、煎鱼和薯条。甜点是一块小巧克力蛋糕。钟道吃了一口就推到一边,脸上很不高兴。“太甜了。”她对我说。
观赏着落日,我问钟道和狄平,他们喜欢美国什么。钟道说:“美国人非常诚实、勤奋、开放和友善。”她还说:“卫生间很漂亮。”
狄平赶紧点头同意:“非常干净。有传感器。”
钟道对我说,他们计划明年再来美国。他们想去夏威夷。她还说,她的很多朋友对来美国旅游很感兴趣。她说:“这只是个开始。现在很多游客来自北京或上海这些大城市。与整个中国相比,这真算不上什么。很多的人会来,他们来的时候,会看到在中国见不到的东西。”
译者: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