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能源互联网”雏形初现 企业转型路径展望

“能源互联网”雏形初现 企业转型路径展望

丁民丞 2015-12-14
能源互联网具有战略与商业属性,不仅能建立新的物理连接,更能提供捕捉新用户和新需求的增量市场,必将成为商业维度更高级的生态系统。

最终,能源生产与消费商业模式的互利。传统能源供应商、可再生能源生产商、能源输配优化商、终端能源解决方案集成商、系统资产运维服务商等能源互联网的参与成员都能利用数字技术不断进化,在新的商业生态中形成互利共赢的“能源产消共生体”。

基于中国国情和产业现状,埃森哲认为能源互联网至少应包括多种能源的生产与协调系统、智能化控制调度、分布式能源利用、微网等新型配电服务、能源交易市场等关键环节(如下图)。

能源企业的转型挑战

从以上分析来看,能源互联网具有战略与商业属性,不仅能建立新的物理连接,更能提供捕捉新用户和新需求的增量市场,必将成为商业维度更高级的生态系统。埃森哲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从投石问路到繁荣发展,将经过“有容乃大、平台论剑、无远弗届、乾坤易位”四个标志性发展阶段(如下图)。

在这四个阶段中,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用户价值创新、数据价值创新、能效价值创新。要实现这些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企业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用户资源、输配资源和技术资源,提供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赢利模式甚至投融资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能源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应当把彼此看作战略同盟,通过业务与客户群的有效融合,分阶段共同创造商业模式。在能源互联网中,它们都是“能源产消共生体”,需要跳出现有思维模式的框架,从自我的重新定位开始起步(如下图)。

当然,除了企业层面的转型,实际上,健全的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是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应当具有完善并且明确的法规和监管体系。政策制定者需要结合市场改革进程,借鉴但不照搬国际经验,引导各类企业以“能源产消共生体”的差异化角色,置身于开放创新的数字化能源产消生态系统中,一边完善物联网等数字化的技术基础设施,一边吸引社会投资、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我们相信,在未来能源互联网环境下,能源企业只要能够领悟好中国能源政策价值导向的深刻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实践能源互联网逐步开启的创新商业模式,就可以在资产组合、角色选择和服务范围等战略层面实现突破,开辟出以服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增量市场,锁定新的收入来源,使新业务成为既能自我生长、又能抵御颠覆性冲击的“息壤”。(财富中文网)

作者丁民丞为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本文内容摘自《中国能源互联网构想与展望》报告,点击此处下载完整报告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