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中思想
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数家皆言“中”,如老子通行本:“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简本:“致虚,恒也;守中,笃也。”简本《老子》“守中”与“致虚”对举,“中”、“虚”皆指心境而言。稷下黄老道家秉承此义,《管子·内业》屡言“中”,如“定心在中”、“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于定、正、静的状态。《内业》并称内心达到这种修养境界的为“中得”。
老子有“守中”之说(通行本《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则提出著名的“养中”,这是顺着老子讲的。庄子的“中”也用来表示心灵状态,“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人间世》)。意思是说,顺着事物的自然而悠游自适,寄托于不得已而蓄养心中的精气,这就是最好的了。
儒亦重视持守“中道”,不过与道家解释“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儒家有著名的“执两用中”原则,“执”是把握,“两”指事物的两端,一端叫做“过”,一端叫做“不及”。
《论语·尧曰》篇:“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这是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传授给他的治国方略。尧说:“‘啧啧!你这位舜呀!天命的历数落在你的身上了,要真诚地坚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的境地,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把这番话传授给禹。”
《礼记·中庸》记载,孔子称赞舜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浅说),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坚持了“允执其中”的大政方针,既能看到“过”的一面,又能看到“不及”的一面,运用中道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众的事情,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
孔子把这种“中”的思想加以充分发挥,形成了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理念,这就是“中庸之道”。《礼记·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指的是世事洞察,万物通观;“道中庸”说的是行事圆融,不走极端。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就是“执中”。“执中”就是讲究适时、适当、适度。所谓 “庸”,就是规律,就是不变的法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庸”的另一解为“用”,“庸”就是“使用”。
由此可见,道家用“中”形容淳和的心境,儒家则将其指向不偏不倚、不趋极端的处世方式和道德原则。子思对孔子的思想做了专门的发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他把“中”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上来阐述,同时与“和”的观念结合,阐述了“致中和”的学说。
何谓“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中”强调的是内在的静寂平衡,“和”则是向外的融会贯通。
群经之首的《易》,也讲“中和”。《易》常以行事的时、位能否“得中”来期许、勉励占问者,得中,似乎就是“吉”的保证书。如讼卦九五象传“讼,元吉,以中正也”;就连艰困异常的蹇卦九五爻也有这般提示:“大蹇朋来,以中节也”。有大的艰难处境,却来了帮助的朋友,以居中的地位而能自我调节。而在解难的过程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之所以能达致美好的结果,也是因为“解,险以动……其来复吉,乃得中也”(《解·彖》)。中象征着美好,《坤·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意思是居中蕴涵着文采。
《易》有所谓“忧患九卦”之说。系辞传之作者三次陈述“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九卦,教人自修其德,以防忧患於未然。作者不厌其烦,反复教诲,其意图为何,实令人玩味。其中两次出现“和”:“履和而至”,“履以和行”。何谓“履和而至”?孔颖达曰:“言履卦与物和谐,而守其能至,故可履践也。”意思是,履卦使人和顺而达到至理;何谓“履以和行”?《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礼之用,和为贵。”俞琰《周易集说》曰:“君子之践履,以和为贵,不和则不可行也。”这是说,履卦是用来调和人的行为的。履卦,即是执礼以行而贵和之意也。
蒣卦象传则说:“蒣,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决就是决断的意思,是刚决去柔。健而能悦,决而能和。中、和为一,表明个人安顿了身、心、灵,并推行于外部,定能取得成就、达于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