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技术掘金

忍受地沟油,或者做点什么

熊伟 2011年09月27日

熊伟,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现任《中国信息化》杂志执行社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微信公号:蛮夷大熊。
地沟油问题的根源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正规食用油生产商利润率极低,而地沟油产业链攫取着暴利。

    在商业社会的演员表上,消费者常常扮演“屈辱的上帝”角色。地沟油的大片脓疮被刺破之后,习惯了忍受的“上帝”们恐怕要在沉默中爆发了。食品安全事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完全是好事,谁能看着别人在自己的饭菜里公然下毒而无动于衷?任由地沟油横流在餐桌上,文明应该感到羞愧。我们有法律,有专司卫生检查的政府部门,我们有种种技术手段,而且据说这个社会的良知还有一些残留——太幸运了,“屈辱的上帝”对抗魔鬼,并非两手空空。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吧。为了自卫,可以做的事情还不少。首先是修补法律。就像很多人已经注意到的,地沟油问题的根源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正规食用油生产商利润率极低,而地沟油产业链攫取着暴利。根据《食品安全法》,地沟油确实在“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之列,属于第二十八条第四款所列的“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但这一法条对应的只是民事责任,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执照。地沟油大面积曝光之后,有人翻出一千三百多年前颁行的《唐律疏议》来比较食品安全方面的法条。唐代这部著名法典规定:谁提供变质食品,让人受了伤害,要打九十杖;明知食物有害仍然出售或送人,致人生病,要关一年;闹出人命,食品所有者要被绞死。

    现在促成修改法律,让地沟油入刑,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只要联合30名全国人大代表(或者通过其他提案主体),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就能迈出第一步。

    应该加强卫生监督检查部门的问责制,把出现地沟油和其他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作为“安全事故”来对待——出现安全事故,则追究当地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责任。

    比法律和行政手段更有效的,是消费者自己的力量。在光明驱散阴影的过程里,一定存在商机,形成正反馈。考虑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实,在食品和餐饮行业的竞争者中,守法者一定希望违法者受到法律和市场的惩罚。让违法者无所遁形,就能让他们付出违法的代价,丧失信誉,失去客户。

    已经有一些第三方认证机构在监督食品和食品包装的质量,也有通过网上舆论形成口碑毁誉的机制,但第三方机构仍太少,口碑机制也不完善。比较理想的状况是,调研评估机构、非盈利组织和食客松散组织共同作用,为一贯使用安全原料的餐饮企业和食品公司贴上“小红花”,把那些使用过地沟油的饭馆写上黑名单。

    技术手段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物联网联结整个食品供应链,能做到从一颗细小的种子开始,让食用油的全部生产和运输环节透明化。如果我知道面前这道菜的各种原料是从哪些土地上产出,经过了谁的加工,又如何运抵餐馆,我愿意为这些信息多付钱,只要控制在菜价的一个合理比例就行。还可以跟踪垃圾回收过程,确保能炼油的垃圾成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另外,有没有化学研究机构和消费电子厂商打算联手推出便携式食品安全检验设备呢?把检验有毒有害食品的能力赋予消费者,监督作用将成倍增强。

    黑心食品致癌致病,不堪忍受,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哪怕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技术的手段都一时无从救急,我们也可以倡导合适点餐,把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让不怀好意的食品回收者空手而归。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