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财经爽谈

“中国制造”还能走多久?(上)

王爽 2012年07月02日

王爽(Laura Wang),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曾任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执行制片人。现定居美国。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美国公司的中国战略。关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互动。王爽的联系方式:laurawangfortune@gmail.com
“中国制造”大概只能维持3年的相对优势,应该不是一个过于悲观的断语。

    上周,谷歌(Google)在美国加州发布了一款最新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 Q。据2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最令在场媒体感兴趣的不是这款家庭媒体播放器本身有多炫,而是在机器底部刻的一段简短铭文:“美国设计并制造”。

    嗯,这个词,“美国制造”,久违了!很明显,通过这款设备,谷歌的领导人和工程师正在尝试放弃“中国制造”,回归在美国本土生产。 “我们(在消费电子设备制造上)缺席太久了,所以我们决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看看效果怎样?’”谷歌Android业务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对媒体表示。

    谷歌已开始了美国本土制造的尝试,但其它的美国科技公司的生产基地依然在中国。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文章标题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文章用大幅版面对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富士康做了详尽报道,苹果的所有配件几乎都在中国组装。

    过去10多年来,包括苹果,还有之前的惠普、戴尔在内,诸多美国电子科技公司都已转型为设计、营销公司,而把制造业务交给深圳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厂商代工。基本上,美国已经不再生产消费电子设备。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充裕的低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监管环境,几乎毁掉了曾经非常活跃的美国制造业。

    但最近,这种趋势出现了“逆转”。谷歌只是“逆转”潮流中的“冰山一角”。大批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计划将生产迁回美国。下面稍列几个先行者:去年,美国通用电气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将组装业务转回美国;同一时间,美国惠而浦家电厂商把旗下最著名品牌Kitchen Aid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由中国转回美国……在这个名单上,还有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的名字。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两个月前发布的一个相关问题研究报告中称,在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该公司预计,回迁的制造业务可以为美国新增200万至300万就业岗位。

    “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究竟原因何在?“中国制造”还能走多久?

    先来看看“中国制造”的成本构成,就不难找到问题答案。在制造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据大头,如今,长期被依赖的中国工人低成本优势正在不断丧失。波士顿公司的报告指出,2000-2005年,中国工厂的工人平均工资和福利上升了10%;2005-2010年,中国工人平均工资和福利上涨19%,而同期美国工厂工人的成本仅上升4%。就生产效率而言,前者的增速只有后者的一半,因此造成中国劳动力单位成本的上升。最近的两年,从2009年中期到2011年,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呈逐年下降之势,而生产效率却高于中国工人。

    把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效率两个因素综合起来看,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大大低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一些美国企业迁回本土生产后可在不同程度上对冲劳动力成本的差距。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中国工人工资的上涨,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落后于工资增长,到2015年左右,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国低成本州生产将会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

    如果再把中国越来越贵的能源成本、运输和供应链风险以及关税成本等其他因素考虑在内,“中国制造”大概只能维持3年的相对优势,应该不是一个过于悲观的断语。

    除了斤斤计较地计算经济成本以外,“中国制造”还遭遇了什么样的国际政治、舆论环境的夹击?当“中国制造”迎击“美国制造”的逆潮时,不同行业会有什么样不同的分化?“中国制造”是否能绝地逢生,成功地升级换代?下一期专栏我将继续谈一下这些问题。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