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第一考虑不应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规避风险。撇开政治社会因素,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最大的是杠杆,其次是时间期限,再次是价格波动。
杠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杠杆,也就是借贷,往往是盈利的第一大工具,也是投资的第一大风险。
理论上说,只要投资收益高于借贷成本,就可以用借贷来放大收益 。但紧跟在后面的,就是杠杆的麻烦。
一个著名例子是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家传奇公司的团队中曾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一位在任美国副财长。一群天才聚集在一起,利用套利工具博取外汇或债券市场中的1%甚至更小的利差,但由于使用20倍以上杠杆,公司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如果在公司1994成立时投入100万美元,到1998年初就达到400万美元。公司的高额收益使客户趋之若鹜,甚至在公司退回客户基金份额时有客户表示极度不满。但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使公司在数月内倒闭,高额的杠杆倍数使得当年收益率为-90%以上。
个人投资者对杠杆更需要警惕。一个香港朋友告诉我,最近几十年每每因遭遇股灾而跳楼的股民,几乎都是借钱炒股,亏得血本无归。只要拿自己的闲钱炒股,无论遇到什么股灾,都是不太可能亏完的。
时间期限:看上去很温柔
人们往往问某种资产的价格会涨还是会跌。对很多资产而言,只要没有时间限制,很多价格都是涨的。所以价格涨跌的潜意识问题,是“在某段时间内”价格会涨还是会跌。
很多股票指数从长期看都是上涨的,比如:
1990年上证综指创立时为100点,2008年收盘为1,820点;
1935年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设立时为100点,2008年收盘为4,434点;
1906年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100点,2008年收盘为8,776点。
房地产也是,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7世纪白人从印第安人手里换得纽约曼哈顿地区时,只花了价值24美元的东西,到现在都有印第安人仍为这笔“亏本买卖”而斗争。但这些长周期对多数人没有意义,大家更关心的是3年,甚至是半年内的价格变化。
比如期货的风险就在这里,期货合约都有时间期限约定,比如4个月、半年。假设你买多铜,如果理财在合约到期日价格下跌,又没钱补仓,那就只好接受平仓亏损的结果。不管2年以后铜的价格可能涨100%或200%,都与你无关。
所谓下跌,多数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暂时下跌,比如1周,1年,或者10年。如果你的投资在下跌周期内到期,亏损就来了。所以价格下跌不要紧,关键是你能否熬到回升的那天。
如果你的投资品价格变动周期小于你的投资周期,风险就相对可控,否则风险就很大,比如请不要用半年内要用的钱去炒股票。
波动率——大胆的游戏
多数普通人理解的风险就是下跌、亏损,而专业体系中,风险是指波动率。股票可能是最知易行难的东西,既然长期总体是上涨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亏钱?就是因为市场有波动,而波动会让人在不适合的时候离场。
如果从1990年起就能做上证综指的指数投资,一直持有到2011年底,21年的收益率约是2000%,收益非常高。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说中国股市风险大?我想他们实际指的是波动太大。从1998年到2009年的12年间,A股市场6%以上的单日跌幅就有15次。近20年来中国股市超过55%以上的下跌周期有4次,高于多数西方股市的记录。
投资中国股市就像是年轻人谈恋爱,浪漫又激情,虽不成熟但引人投入,同时情绪波动也大,容易闹矛盾伤神;投资美国股市则像是结婚多年的老夫妻,很少有出乎意料的激情和吸引力,平和稳定,既没有让你惊喜的感动,也不会让你太牵肠挂肚。
防范波动率风险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适度分散,把不同的投资品放在一起成为投资组合。不同品种价格相关度越低,该组合抗价格波动的能力越高。
风险管理要始终贯穿杠杆、时间期限、波动率这三方面。当三种风险叠加在一起时,杀伤力会呈几何倍数扩大。所以如果一个人,在想利用高杠杆倍数,借入短期信贷,买入价格波动性很大的资产时,就要非常慎重,这也是为什么我从不认为期货是适合普通人的投资品种的主要原因。
最新文章